前两天有个爸爸为了孩子作业心梗住院,做了两个支架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妈妈太有共鸣了,他们说的不就是昨天晚上发生在我们家的事情吗?
“一写作业就喝水,尿尿,摸橡皮,踢凳子,各种事情分分钟想揍他。”
“以前我是淑女,现在瞬间变泼妇,我实在忍不住啊,每天作业都要我盯着。”
“你说我白天要上班,回家还得跟孩子斗智斗勇,每天弄到十来点,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
妈妈们的讨论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五年前,是的,我跟所有的妈妈们一样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记得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孩子因为放学早先回家,我常常在单位电话遥控孩子:“天天,今天作业多吗?”“天天,你在干吗?”
过了两个星期的监工生活,我突然觉得好心累,我希望上班的时候可以安心工作,没事还可以刷个淘宝,我希望累了一天回家能够在沙发上多点葛优躺。我甚至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好让我也早点加入“广场舞”的队伍。
有一天单位要求做数据汇总,我一下子被“高深”的EXCEL数据公式搞晕了。知道了操作的来龙去脉,可是做的时候就各种“卡壳”,好不容易做好了,领导不是嫌我慢,就是告诉我哪里错了。我心里充满了委屈:我没有学过,怎么一下子就能如你所愿呢?我已经很上心,还要挑三拣四的。
那几天我各种挫败,回到家看到孩子作业磨蹭,忍不住对孩子大叫:“你能不能快点!”
“妈妈,你总是催我快点,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快呀。”
看着孩子撅着小嘴,一脸委屈状,我突然觉得自己好过分,孩子生来就会“写作业”这件事吗?孩子为什么会拖拉呢?作为一个妈妈,我为孩子做了什么呢?
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儿子刚刚进入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晚上做作业时常常会三心二意,一会去吃个零食,一会再对着橡皮发发呆。时间就这样悄悄地溜走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买了一个定时器回家。为了引起儿子的兴趣,我对他说:儿子,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妈妈猜你这项作业需要二十分钟才能完成,你认为可以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呢?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儿子说他可以在十五分钟内完成。接下来房间内鸦雀无声,只有定时器的旋转声在急促而又平稳地响着。“妈妈,我作业完成了!”一看时间,离规定的时间还有几分钟。儿子一边中场休息一边等待迟到的铃声,心中的成就感满满的。
小贴士:一开始设置时间的时候你可以悄悄把时间拖后几分钟。比如规定20分钟,你设置成22分钟。让孩子体验“先进分子”的喜悦感。
让一个好行为成为好习惯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为了让儿子养成快速写作业的习惯,我制定了“每日作业签到表”,就是在老师每天的作业清单后面加了两项,分别是“是否完成”和“时间”。每天在“是否完成”栏内打钩,在“时间”栏内写上每项作业的用时。儿子很喜欢这项工作,每天很享受自己给自己打钩的过程,也经常为自己提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而大声欢呼。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儿子已经成为能管理作业的主人,他在帮自己做作业了!
作业后的“快乐时光”
有一段时间儿子突然对魔方着迷,每天做完作业就开始静静地研究魔方,魔方似乎成为了他课余生活的全部。有一天我遇到一个同学的妈妈跟我抱怨:“你家天天现在晚上作业做到几点啊?”
“六点之前基本就结束啦!”
“为什么我们家每天都要拖到七八点,真是愁死了。”
偶然的聊天一下点醒了我,我似乎明白了儿子为什么每天晚上都有那么多空余时间。通过进一步聊天,我了解到这位妈妈喜欢在孩子做完作业之后给他“加餐”,俗称“妈妈的作业”。
回家我跟孩子聊天:“妈妈发现你现在作业比以前更快了,你有什么秘诀吗?”“妈妈,我在学校就会抓紧时间写作业,回家我还要练习魔方呢?”
看着孩子专注地练习魔方,我看到了作业之外的另一个魔力,就是孩子的内驱力,课余兴趣一直让他对作业有很高的热情。当孩子全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内心就会滋生满足感,通过不断地练习,孩子的魔方技能逐渐提高,兴趣越来越浓,速度越练越快,就会产生正向循环,带来由内而外的自信,这种自信又会带动他学习的提高。
一通百通,当孩子尝到兴趣带来的乐趣之后,还会把过程中的方法和经验用到学习之上,效率自然提高了。
父母的催促,唠叨,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厌烦甚至对抗的情绪。当孩子才接触作业的时候,父母要像战友一样帮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能力后,我们要像朋友一样对孩子充满了信任,让孩子在自我探索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