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课学了很有心得,也很有践行欲望。但是操作起来就没那么容易。我接纳你的情绪,但不接纳你的行为,什么鬼?
父母来了,多好的践行机会。以前是怕怕的,觉得父母就是随时会点燃的火药桶。这一次,发现其实骨子里,父亲是逃避情绪,母亲则是不断的寻找机会发泄情绪。最后,父亲的逃无可逃,无原则的满足着母亲,同时,父亲的无原则也用在他自己身上,回忆过往种种,那些雷霆一怒,我怕到现在,就在瞬间理解了。
但是理解是理解,接纳却是太难。压抑情绪,不等于没有情绪。我在父母这里学会的,也是压抑。我学着给孩子疏解,妞妞的反应是,我的情绪很激烈,我的权利要伸张。说实在的,我羡慕她,这样个性的孩子,以后不会受太多委屈的。但是她的大哭大喊,实在不合时宜,实在让我这当妈的在自己的父母面前为难。
妞妞和丫丫两个人为争夺权益打了好几年,相爱相杀的桥段里,丫丫作为妹妹,让的多。她总是睁着一双大眼睛,眼里饱含热泪,要不在冲突未起时放弃,要么努力的争了半天,最后哭着,也是隐忍的哭,最后,善解人意的放弃。
我不想做裁判,总是说,你们自己来商量,但是往往矛盾最后交到我手里。妞妞的武器就是,凭什么我是大的我就要让,我是小的是不是我也要让?仿佛这里面藏了几千年的怨恨。我做不来强制的事,也说不出,你就必须让的话。
父母看我并没有这样期待中的表现,就拉着丫丫走了,丫丫嘤嘤哭着,居然就跟着走了,要是妞妞,绝不可能。从两个孩子的交锋里也看出,谁争到最后,谁就能赢的可怕现实。但是,妞妞真的赢了吗?
遗憾的是,好像真的赢了。父母老了,什么事都嫌麻烦。我试图让孩子们好受一点,父母则是一再的说,不要说了,不要说了。对孩子们的关心,也就是体现在那一碗旮瘩汤上。
清晰的意识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里,父母的教育缺少了最主要的引导环节,不过我必须自己成长,不能让自己继续停留在幼儿阶段啦!对孩子也是,一定要跟随她,让她真正长大。
至于情绪,虽然是疾风骤雨时,惧怕也无益,相比而言,我更愿意要激烈表达情绪的妞妞。丫丫那么小,太让人心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