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北岛,是某种意义上的诗和远方。
诗人是浪漫的职业,漂泊的诗人,是浪漫的双重叠加。这是一本记载回忆的书,带着客居他乡的疏离感,带着冷眼旁观的萧索气,行文节奏恰到好处,偶见点睛之笔直击心灵,透露着洞察世事的冷静与克制,以及无力改变的无奈与释然,对我脾胃,读来一点都不乏味,是目前读到的最好的散文集之一。
辑一,讲述了记忆里的故人。北岛记述的年代,于我而言十分之陌生,那时的人们似乎总是很坚定,踌躇满志,勇于斗争,却抗拒不了时代的浪潮。“与死亡干杯”是我最喜欢的章节,刘羽的一生,令人唏嘘却特别真实,是被历史、被命运裹挟的普通人的残酷写照,而谁又能力挽狂澜?北岛的身体里的还是老灵魂,残留着时代变迁留下的烙印,充满对高效却冷漠的世界的悲观色彩。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们自以为与时俱进,其实在不断后退,一直退到我们出发的地方”,喜欢这种抗拒变化的态度,即使是挫败的。
辑二,讲述了辗转过的地方。书中,诗人这个集体的理想主义体现无遗,坚决又固执,有强烈的信念。地域对性格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东方人往往含蓄而坚韧,西方人则更具有反叛精神,个人主义浓烈。在“他乡的天空”里,有一段描写乡愁的话,“这个普普通通的美国小镇,就是我的家,一个人在大地上的住所。对于漂泊者来说,它是安定与温暖的承诺;对于流亡者来说,它是历史之外的避难所;对于父亲来说,它是守望女儿的麦田”,非常打动我,联想起苏东坡那句豪迈的“此心安处即吾乡”,隔着时空,表述了同种情形下的不同感受,可我更理解北岛,世事变迁,迷失在时间里的又何止是家乡。
守在故土,也不意味着就不会迷失。谁也不能让时间倒流,我们再也退不回出发的地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