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万小时”理论与“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理论与“刻意练习”

作者: 戒得草堂 | 来源:发表于2017-06-28 18:29 被阅读0次

    “一万小时”理论对很多人来说,不再新鲜,但由此引出的”刻意练习”的概念,对正在成长路上的我们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马尔科姆 . 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书,它告诉我们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而且要练习一万小时。

    然而,有反对者反驳道:家庭主妇每天料理三餐,几十年下来,用在烹饪上的时间远超几万小时,可她们也没成为顶尖的厨师。

    还有,我们每天都在练习语言沟通,但也没有随着时间的增加,就成为了演说家,相反地,与人沟通是有些人一辈子都感觉很困难的事情。

    以上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分析起来,其实两者之间忽略了一个“刻意练习”的概念。

    "刻意练习" 是个什么毛?

    最早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安德森 . 埃里克森,此后又有许多学者对“刻意练习”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各种解读。

    我总结一下认为,“刻意练习”是指采取一套统一、有效的方法,跳出“舒适区”,集中注意力,进行有针对性大量重复练习的过程。

    “一万小时”应当说是成为某项领域高手的充分条件,而“刻意练习”则是必要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想要成为某领域的顶尖高手,没有大量时间的练习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一点,很多人都能达成共识。但有了这些时间的付出,是不是就一定能成为高手?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大多数人并不能!因为他们缺失了“刻意练习”。

    那么,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

    1,必须在“学习区”内练习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了解,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的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这种技能;最外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就是“学习区”。

    所谓的在“学习 区”内的刻意练习,就是要脱离舒适,安稳的状态,把自己放到一个感觉比较困难的点上,“刻意”练习,不断进步。

    人都是有惰性的,都喜欢呆在“舒适区”内,不断重复已经熟练的技能,这种的练习,就如同是主妇们,料理每日三餐一样,仅仅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谈不上练习,更谈不上刻意练习。这种重复对成长没有丝毫帮助。

    2,必须有统一、有效的训练方法

    “刻意练习”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掌握足够多的“套路”,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比如,围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都是套路。

    不同的技能套路,在大脑中对应不同的神经元网络,这些网络结构互相连接,形成大脑中的信息高速公路。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技能是长在大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

    有什么方法能迅速地吧技能套路“长”在身上呢?关键在于两点:

    必须进行大量低重复训练;

    训练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刻意练习是件非常不好玩的事,伟大的成就的取得一定是放弃了很多东西。

    钢琴家朗朗在自传中曾讲到,他的父亲郎国任曾因为误会朗朗贪玩,没有按时练琴就逼他自杀的事情。吼吼!可怕吧?

    总结一下:

    想要在某个领域取得傲人的成就,“一万小时”理论是绝对必需的,但仅仅有长时间的付出是远远不够的,“刻意练习”才是制胜的关键。

    题外话

    007er,在写作成长的路上,“刻意练习”应当是我们刻意重视的概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万小时”理论与“刻意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tp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