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linux运维
Ubuntu硬盘分区笔记

Ubuntu硬盘分区笔记

作者: 小鱼干ju | 来源:发表于2019-11-25 13:39 被阅读0次

无论是安装Windows还是Linux操作系统,硬盘分区都是整个系统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环节,Ubuntu有自动分区选项,但不利于初学者学习,结合网上的一些Ubuntu Linux安装教程,总结一下分区知识:

硬盘一般分为IDE硬盘、SCSI硬盘和SATA硬盘三种,在Linux系统中,IDE接口的硬盘被称为hd,SCSI和SATA接口的硬盘则被称为sd,其中IDE硬盘基本上已经淘汰,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SATA接口的硬盘,第1块硬盘称为sda,第2块硬盘称为sdb……,依此类推。

一块硬盘最多有4个主分区,主分区以外的分区称为扩展分区,硬盘可以没有扩展分区,但是一定要有主分区,在主分区中要有一个激活分区即boot/用来启动系统,在扩展分区中可以建立若干个逻辑分区。

在Linux系统中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 16个分区,硬盘上的4个主分区,分别标识为sdal、sda2、sda3和sda4,逻辑分区则从sda5开始标识一直到sda16。

分区方案(500G硬盘为例):

1.  (1)根目录, /, 格式ext4,主分区,大小500G;

     最节省的方案了,相当于windos只有一个C盘,启动分区、系统文件、用户文件都放一起,但是有点没有条理;

2. (1)  根目录,/, 格式ext4,主分区, 大小100G,

    (2) 交换空间,swap, 逻辑分区,大小10G,相当于“虚拟内存”,大小为物理内存的两倍(1-4G),或等于物理内存(8-16G),

    (3)用户工作目录,/home,逻辑分区,剩余空间390G,尽量设大,

      推荐此方案,简洁而且把用户文件都放在/home,方便管理;

3.还可以基于方案2,单独设立/boot启动区,格式ext4,主分区,大小200M,此时根目录可以不必设为主分区;

4.基于方案2,依个人口味酌量添加分区,如/bin,/root,/dev,/usr....下面列出来的是Linux系统下重要的分区及其作用:

/bin :bin是binary的缩写;

/boot :存放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

/root :root(超级管理员)的用户主目录;

/sbin :s就是Super User,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dev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这个目录下是所有Linux的外部设备;

/etc :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 :用户的主目录;

/lib :存放系统最基本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当系统不正常关机后,一些丢失文件会存放到该目录下;

/mnt :空目录,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

/proc :虚拟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usr :这是个最庞大的目录,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以下内容:

/usr/X11R6 :存放X-Windows的目录;

/usr/bin :存放许多应用程序;

/usr/sbin :存放给超级用户使用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存放Linux文档;

/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需要的头文件;

/usr/lib :存放一些常用的动态链接共享库和静态档案库;

/usr/local :一般用户的/usr目录,在这安装软件最适合;

/usr/man :帮助文档目录;

/usr/src :Linux开放的源代码就存在这个目录;

/var/log分区,是系统日志记录分区,如果设立了这一单独的分区,这样即使系统的日志文件出现了问题,它们也不会影响到操作系统的主分区。

/tmp分区,用来存放临时文件。这对于多用户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有必要的。这样即使程序运行时生成大量的临时文件,或者用户对系统进行了错误的操作,文件系统的其它部分仍然是安全的。因为文件系统的这一部分仍然还承受着读写操作,所以它通常会比其它的部分更快地发生问题。

/var :存放那些不断在扩充着的东西;为了保持/usr的相对稳定,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可以放在这个目录下;其中,系统的日志文件就在/var/log目录中  hadoop生产环境/var/log最好单独分成一个100GB以上的分区,如果只是测试的话可以不单独给/var/log分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Ubuntu硬盘分区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wd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