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现象,思维是反映,规则是本质。现象是规则的外在表现形式,思维是规则的主观反映,规则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规则和现象统一在同一类事物中,需要借助思维来揭示。
人是环境的产物
人生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人要想在环境中生存,就必须满足环境的条件和要求,做出符合环境的反应,否则就会在环境中被淘汰。正如达尔文所说:“那些能存活下来的物种,从来都不是那些最强壮,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非洲大草原上,狮子捕猎羚羊,如果狮子懈怠了,跑慢了,就会抓不住羚羊,结果只能饿肚子;如果羚羊懈怠了,跑慢了,就会被抓住,结果只能丢掉小命成为狮子的晚餐。狮子懈怠了还有改正的机会,但羚羊懈怠了只能被淘汰。这就是环境的法则——适者生存,优胜略汰。
人在“社会大草原”上的行为与动物在非洲大草原上寻求生存之道本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在适应环境。而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按照环境要求做出合理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环境的材料参与到环境的过程时,人就会不断地被环境给塑造,塑造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从而融入到环境中,以此实现生存。
我们也可以说,人在环境中生存,本身是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参与到环境中,按照环境的条件和要求,做出符合环境的行为或反应,从而将自身融入到环境中,最终在环境中获得生存的机会。
如果人在环境中,作出的行为或反应不满足环境的要求,未能符合客观规律性,人就会在环境中受挫、碰钉子、失败,受到环境的惩罚。只有吸取了教训,重新做出符合环境要求的行为或反应,才能继续存在于环境中,否则只能被环境淘汰。这整个过程即是人适应环境的过程。
因此,我们说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一部分。
换个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在环境中生存,不可能不经由外界的刺激而通过纯粹的内心自省的方式去行动。
你所有的反应都是基于外在环境的刺激。你的成长、收获、习惯、性格、能力、思维、知识、经验、领悟……你所获得的一切,都是环境赋予你的。环境决定你的经历、想法、行动,它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你的生活习性,思考方式,行为处事的能力,情绪的调控……这种种反应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成习惯,融入到你的性格,成为你思维的一部分,进而决定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而同样的环境,必定会造就同样类型的人。
如同每个人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在同样的教育制度下长大,都是从差不多的教育环境中成长出来。从小到大,基本都会经历一个十几二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再到大学,统一的教材,统一的知识,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教学标准,统一的进程……一切都在限定的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教育计划进行着,最后培育出的人,无论在价值观、道德观、还是人生观上,都相差无几、大同小异,都成功地被塑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中的一员,然后分配到社会各个不同的角落,进行不同的工作,准备继续接受新一轮的教育……人人不过是教育的产物,环境的产物。
那么,为什么同一个班级中会出现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呢?
人所处的教育环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只属于环境中的一部分,只保证公共环境的一致性,并不保证每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经历相同,这也导致学生之间的不同。
重视教育的家庭会在日常中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思考方式,情绪把控,行为处事等方面的能力;
不重视教育的家庭则会放纵学生的行为,缺乏管教,拖延、懒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逃避………
这些在潜移默化中会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行为、性格、习惯等,造就出不同品质的学生。这些品质又会在新的环境中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即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中,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皆因所处环境的不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环境,造就出不同品质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中,必定会造就拥有相同特质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环境的改变必然造就人的改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人的改变,必定是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
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懦夫可以成为勇士,强盗可以干出善行,一毛不拔者也可能一掷千金。人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环境的改变而被塑造,就算我们不去改变,环境也会来改变我们,环境多少会留下一些痕迹在人的身上,尽管不易察觉,但迟早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一些变化。
例如,一个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爱学习的人,突然某一天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改常态,不再懒散、拖延、无所事事,开始变得努力、刻苦、发奋图强,学习成绩也跟着突飞猛进。他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改变。
一个人的醒悟,靠纯粹的内在自省的方式而获得是不现实的,必定是由某个契机引发的,而这个契机肯定是环境的改变。环境的改变决定他是继续沉沦,还是醒悟。
也许他看到父母双鬓斑白,日见苍老,天不亮就起床赚钱养家,又或者看到姐姐为了让他继续读书,毅然选择退学打工……这些都是环境的改变,环境的改变导致人的改变。醒悟不会凭空产生,人也不会平白无故的顿悟。“悟”需要基础,没有外界环境的作用,你不可能顿悟。顿悟的时机、方式、内容全因环境决定。
再比方说,你不会凭空产生看书的想法,一定是环境对你的作用。其次,你通过书本学习到的知识,是以你的认知能力为基础,而你的认知能力由先前的环境所决定。如果你没有从小到大由环境培养的认知能力,你根本学不会。
人存在于环境中,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永远在改变,人也跟着在改变。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时无刻的。
人只能听天由命吗?
除了变化是永恒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环境随时在变,人就算不去改变环境,环境也会来改变人。人有选择吗?还是只能听天由命?
在环境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环境中的条件和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条件和形式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从而造福自己。
换言之,人虽是环境的产物,但人是有意识的环境性的存在。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人也在改变着环境,人靠着主观能动性存在于环境之中。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认识,又在认识的引导下适应环境,而适应环境的过程又将改造环境,改造的环境又将引起人的改变……整个过程循环往复的进行着……
因此,人并非只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也可以凭借主观能动性参与到环境改造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如果更加详细地解释,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认识与实践的过程。认识是人对环境的能动的反映,实践是人对环境的能动的改造。
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实践,在实践中形成了认识,又在认识地引导下在环境中从事实践。实践能改造环境,认识能指导实践,那么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认识与改造环境的过程。
总而言之,无论认识,还是实践,两者都是为了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这就是人主观能动性地适应环境的过程。
环境造就人,人改造环境,环境塑造人
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当人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参与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时,人可以凭借主观能动性来改变环境,而环境的改变又会引起人的改变,从而间接性地实现自我的塑造。
可人要主观能动性地改变环境,首先就要改变自己,通过自我改变来改变环境。因此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人靠主观能动性改造环境,环境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
或如何理解“要改变环境,首先就要改变自己,通过自我改变来改变环境”这句话?
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认识,认识是人的大脑中对环境的反映(即客观世界反映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然后在认识的引导下在环境中从事实践(即人凭借主观世界来指导自己在客观世界中行动),从而实现生存的目的。
整个过程中,人是通过认识指导自己在环境中的实践,实践能改变环境——我们暂且可以把实践理解为改变,而要改变,首先就要有认识的引导。
因此,改变环境,首先就必须改变(或形成)认识,而认识是人的一部分,改变(或形成)认识就是改变自己(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改变客观世界首先就要改变人的主观世界,通过主观世界的改变来指导自己改变客观世界)。所以,要改变环境,首先就要改变自己,通过自我改变来改变环境。这即是主观能动性。
简单说,人要改变环境就需要进行实践,实践不会自动地发生,一定是认识的指导——这是人主观意识上发生了改变;其次,实践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这是人行为上发生了改变。因此人改变环境,首先改变的是自己,无论是认识还是行为上的改变,人都是通过改变自己,再以自我改变来改变环境,而环境的改变又将引起人的改变。
比方说,整理房间,当习惯了干净整洁的环境,人就会无法忍受脏乱差的环境,如果房间出现脏乱差的情况,人就会焦虑,坐立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最后就会主动地收拾房间,消除紧张、焦虑。(整个过程,人首先改变自己的行为——认知与行为上,通过行为改变了环境,环境又作用到人身上,影响人的认识与行为)
换个解释,人本身就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改变自己也就改变了环境。人不一定非要强硬地要用武力来改造自己以外的环境,改变自己是改造环境最简单的方式,强硬地用武力改造外部环境往往需要费大力气,而个人可能有时并不具有这种力量。
比方说,跳槽换工作,一个人很难改变公司的制度,但可以换一家公司,跳槽等同于换了一个工作环境。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久了可能会产生职场厌倦感,厌倦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工作环境,换一家氛围好,轻松自由,和谐互助的公司,心情也会不一样,人也会变得积极、乐观、向上。
人身处于环境中,本身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切换自己所处的环境来达到改变环境的目的(也可以理解为切换空间或场所),而环境的改变又将引起人的改变,从而实现自我的塑造。
比方说,想要读书学习,但家里环境太吵,无法静下心,集中注意力。如果切换一下场所,去图书馆或自习室,找个安静没人打扰的地方,人就可以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专心读书学习,久而久之,人的内在气质也会跟着改变——变得心平气和,不再浮躁。
再比方说,长时间的工作,或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又或重复的做一件事情,人会产生厌倦、消极、低落、失望等负面情绪。如果改变一下环境,出门溜溜弯,旅个游,吃顿美食,逛个街,看场电影,或听场音乐会,找个朋友聊聊天等等,这些都能起到消除人精神上的疲惫,排解人的负面情绪的作用。
切换个场所,改变下环境,调整下心情
人所处的环境可以分为大的环境和小的环境,大的环境指宏观环境,如,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就业环境等;小的环境指微观环境,如,工作环境、居住环境、用餐环境、学习环境等。
宏观环境由无数个微观环境组成。人不一定能改变宏观环境,但却可以改变自己所处的微观环境,通过改变自身所处的微观环境,引起自我的改变。(宏观环境的改变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
当然这里的“人”指个人,不指一群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难靠一己之力改变大的环境,可一群人的力量却不一样。历史上,很多社会变革(改朝换代)都是一群人共同造成的。
宏观环境的改变是由无数个微观环境的改变叠加而形成。人们共同或独自做出的那些决定,聚合起来,制造了历史上的每一桩单独事件,如同沙粒不计其数,可叠压成沉积物,最后变成了岩石。
人对环境的改变,主要集中在微观环境上。也许,你不能改变大的环境,但却可以改变小的环境。比方,整理房间、听首音乐、出门旅行等。通过改变微观环境,由小到大,不断的累积,从而实现更大的环境的改变,而环境的改变又将引起人的改变,如此,人就是在能动的利用环境来塑造自己。
例如,整理房间,需要改变一系列的微观环境,把桌子擦干净,把书码整齐,把地板拖干净,把衣服叠好,把垃圾清理掉……这些微观环境的改变聚集起来,构成了宏观环境的改变,即把整个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
从更具体的层面讲,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与环境之间是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在改变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
比方说,心情不好时,出门走走,沐浴在阳光下,心也会跟着明媚起来;黄昏、落日和晚风,给我们一份纯粹的快乐;路途中所见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皆能纾解心头的失意。
烦躁时,整理房间。整理房间的过程,是去繁留简的过程,也是整理思绪的过程。随着环境变得整洁,内心的焦躁也会被慢慢抚平。
迷茫时,多读书。书籍是永远不离不弃的伙伴,静下心来,和书中的主人公共历悲欢。当你见过不一样的人生、收获不一样的思想后,见识和格局都会大有不同。
……
……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它是隐性的、缓慢的、不易察觉的,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最重要的,最容易被人所忽视的因素。
良好的环境使人积极、乐观、奋进,催人向上,促进人的发展;恶劣的环境歪曲事实,使人消极、悲观,陷入萎靡,阻碍人的发展。环境的性质不同,对人的影响自然也就不同。
生活在富足、安逸、舒适的环境中,人会变得懒散、拖延、放纵,缺乏意志力、没有斗志、精神萎靡;生活在紧张、繁忙、激烈的环境中,人会变得自律、高效、自觉、克制,积极进取,充满活力……
如果你想要通过改变环境来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议选择良好的环境。好的环境让人事半功倍,糟糕的环境让人事倍功半。古有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等等,皆是很好的证明。
当然,如果你是想培养毅力,磨炼自己的意志,那就另当别论了。
变化是永恒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创造人,同样,人也创造环境。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能动性地改造着环境,环境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与环境之间永不停歇地进行着相互改造,在变化中不断的变化,用变化改造变化,用变化适应变化。除了变化,任何东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改变自己,从改变环境开始;改变环境,从改变自己开始!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过限制,我梦想着改变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人是思维的产物
思维是对环境的反映,产生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并为实现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服务,是人脑对环境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并且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形成,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完善,是一个高度动态的,活跃的过程。
一方面,思维能反映、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它又能预测和把握事物的未来。
换言之,思维是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脑对环境的反映----对环境中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人生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即思维----也是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认为人适应环境的过程(或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思维具体化的过程,思维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运用,不断的形成,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完善,而人正是作为这一过程的产品与结果而存在。
因此,我们说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人是思维的产物
(通俗的讲,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即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我们把这一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之为思维。
思维产生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为实现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服务。
人凭着思维在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能动地认识环境,能动地改造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换个解释,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是环境中有意识的存在。这种“有意识”即代表思维,思维指导着人在环境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能动地认识环境,能动地改造环境————思维影响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环境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概言之,思维是人所特有的能动地反映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和作用。它深藏于环境背后,是人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展而来,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产生,并为实现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服务。它是认识中的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人在环境中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思维的基础
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即是认识与实践的过程,人在环境中实践形成了认识,认识发展成思维,思维又指导着认识,认识又指导着实践,实践改造着环境,环境又反过来作用于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思维的基础,思维结合实践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与改造环境,整个过程循环往复的不断地进行着,发展着……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形成,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完善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认识过程,思维过程,“认识—实践”过程就是认识着的主体、思维的主体、行为的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思维的对象、客观的对象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适应环境的过程。
另一方面,思维产生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并为实现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服务。
思维是认识,但认识不一定是思维。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它从认识中发展而来。思维能指导认识,认识能指导实践,实践能改造环境。环境是思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思维深藏于环境之中,人需要在环境中实践才能形成认识,认识经过实践反复验证才能发展成思维。思维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与改造环境,使人融入到环境之中,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环境是现象,思维是反映
环境中存在着各种思维,思维隐藏于环境之中。
环境是现象,思维是反映。现象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关于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外在联系,反映是环境中的根本性内容---是决定或支配现象的主要方面。也可以说,环境是形式,思维是内容,内容需要通过形式来表现。
换言之,环境和思维统一在同一类事物中,环境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对环境的反映,思维深藏于环境背后(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需要通过环境来表现。
因此,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思维的产物。从外在的表现上看,人是环境的产物;从内在的反映上看,人是思维的产物。
思维存在的方式
环境和人都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一种抽象化的存在,并不能直观的表现出来,必须依附于物质,需要通过介质才能存在和表现——即思维需要有载体。
比方说,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思维,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此时的大脑即是思维的载体。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思维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承认人是思维的产物也就承认人是环境的产物,不能片面地认为人是思维的产物就不再承认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产物”与“人是思维的产物”并不冲突)
环境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思维隐藏于环境中。人只有在环境中从事实践才能发现思维,获得思维,并将它保存于大脑中。
单纯的思维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环境,只能在实践中指挥着人使用一种物质去作用另一种物质,从而引起环境的改变。因此,思维必须通过载体才能发挥作用。
思维创造语言,语言塑造思维
为了便于保存与获取思维,人类通过思维创造了语言,利用语言表达和记录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
比方说,英语是建立在26个英文字母的基础之上,通过这26个字母组成了整个英语体系。
思维是语言的内涵,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人可以通过语言直接获取思维,也可以通过语言直接将思维表现出来。语言是静态的思维,思维是动态的语言。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将静态的语言转化成大脑里动态的思维的过程。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从识字开始,语言在无形中塑造着每一个人的思维,伴随着成长,而思维又左右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决定每一个人的发展境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思维创造语言,同样语言也创造思维。
例如,前文提到的教育,教育就是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的思维。整个教育过程都是按照统一的思维来设计,统一的教材,统一的知识,统一的教学策略……每个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都被限定在同一思维范围之内,最后每个人的思维被塑造的大同小异——相似的思考方式,类似的价值观,相同的道德观,差不多的人生观……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皆因思维,思维在无形中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思维影响言辞,言辞影响行为,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良师出高徒;书香门第出才子;将相门内出贵人。人是思维的产物。
同理,为什么同一班级中的学生会出现差异?
教育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只保证校园教育的思维一致性,并不能保证其他两类。
重视教育的家庭会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思维,如:阅读的习惯,思考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视角,良好的生活作息,情绪的控制……
忽视教育的家庭未能在思维上给予孩子任何帮助。
于是,思维与思维之间的差距必然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成绩自然有优劣之分。
思路决定出路
每一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家庭的出生,却可以选择未来要走的路。
人虽是思维的产物,却可以主动改变自己的思维来塑造自己。通过改变思维来改变自己的认识,通过认识的改变来改变自己的行为,通过行为的改变来改变环境,而环境的改变又将作用于人……人就在思维的引导下不断地塑造自己。
改变思维是实现自我改变的最简单方法。(这里需指出一点思维一样来源于环境,不可能凭空产生)
正如前文所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可以能动的认识与改造环境,而要改变环境,首先就要改变自己,通过自我改变来改变环境。
这里的“改变自己”首先指的就是思维,思维指导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这是行为上的改变,实践改造环境。
因此,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思维的产物,改变环境,首先就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首先就是改变思维,通过自我改变来改变环境。人在环境与思维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隐性的、间接的,并不明确的;思维对人的影响是显性的、直接的、明确的。
当外在环境无法改变时,人是可以通过改变思维来改变自己对外界的看法、认知或观念。
有时候,换个思维,海阔天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换个视角,会收获不同的东西,世界也会以另一个面貌展示在你面前。
193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家中失窃,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要太在意。他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乐观者在一种灾难中会看到一丝希望;悲观者在一丝希望中会看见一种灾难。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生活很艰难,但换个思维,也许就豁然开朗了。
如果你死抱着“打工者的心态”做事,那么永远会觉得自己在被剥削、被针对。可换个思路,你是为了生活才工作,不是为了工作而去生活,多想想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些,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反而身心舒畅,工作顺利。
换个思路,人生会轻松许多。
不墨守成规,不固步自封
一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思维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决定人生的高度。
积极、乐观的思维使人奋进,催人向上,这是成长型思维;消极、悲观的思维使人萎靡,丧失斗志,这是固定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勇于挑战,敢于承担,接受挫折,愿意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他们乐于尝试与探索,从不怨天尤人,愿意不断的修正和发展自己,对他们而言,人生不过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成功不过是挑战后附带的结果。
固定型思维害怕挑战,畏惧失败,逃避困难,安于现状不愿做出任何改变。大多数时候,他们会抱怨出生环境,埋怨社会不公、奸人当道、遇人不淑、自怨自艾却又不愿做出改变,最终难有大的作为。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思维的产物。当环境不可改变时,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思维。逆境与困苦虽不尽人意,但换个思维,它就是磨炼意志的大烘炉,完成人格的增上缘。
出生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许多人从社会的底层爬到社会的高阶层,都是因为他们将自己贫寒的出身看作一种挑战。
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适时改变一下思维,不墨守陈规,不固步自封,就会豁然开朗,天地自然宽。
人是规则的产物
规则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在静态层面上,规则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动态层面上,规则是使人以一类动作对一类刺激作出反应,即“刺激—反应”。可以说,规则是使人按照规则的要求作出符合规则行为的反应过程。
规则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当规则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则就必然发生;当规则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则就不会发生。
规律是现象中同一东西。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着规则,如四季更替、昼夜交替、新陈代谢……规则贯穿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开始如此,过程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没有规则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这里的规则主要指客观规律,但又比客观规律复杂,或者说,规则是规律的演绎与发展,起始于对规律的阐释,建立在人对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
客观世界是由规则构成的,规则深藏于现象背后,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现象是规则的外在表现形式,人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思维才能揭示规则。———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环境是现象,思维是反映,规则是本质
通俗上讲,客观世界由环境组成,环境即代表客观世界。环境是现象的集合,现象是规则的外衣,规则需要通过现象来表现。而思维是规则的主观反映,人只有借助思维才能揭示规则。
概言之,现象是规则的外在表现形式,思维则是规则的内在表现形式,规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本质的联系,规则和现象统一在同类事物中,需要由思维来反映。
人生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按照环境的要求做出符合环境的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本质就是规则。
规则构成了环境,环境是规则的聚合。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就是规则具体化的过程,人在环境中按照规则的条件作出符合规则的反应,以此实现在环境中生存。整个过程本身即“刺激—反应”的过程,人作为规则的一部分参与到规则过程中去,从而实现了规则。
(人在这一过程中习得了规则,并把它保存于大脑中,形成了思维,而思维即是对规则的主观反映。)
换个通俗解释,一个人在环境中生存,不可能不经由外界的刺激而通过纯粹的内心自省的方式去行动。你所有的反应都是基于外在环境的刺激。而“刺激—反应”的过程本身即是规则——或规则具体化的过程,人不过是作为规则的对象参与到规则的过程中,按照规则的“刺激”作出符合规则的“反应”罢了。整个过程本身即是规则,只不过人身在其中,很难察觉到这一点。
因此,我们认为人生存于环境中,本质上,人是规则的产物,是规则塑造了人。
例如,前文提到的教育,教育现象是环境中众多现象中的一类现象,其类型和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虽其具体形态不同,但蕴含其中的教育规律却只有一个,即教育是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的工具。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个体都按照教育的规律被塑造成特定的“模式”——具有差不多的思维,相似的人生观,类似的道德观……
(知识是思维的结果,又是思维再加工的材料,当知识作为思维的加工材料参与思维的过程时,知识就会不断地被加工成新知识,这时头脑中主观形态的知识就成为思维的一部分)
人虽是规则的产物,但人在规则面前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规则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则,改造环境,造福自己。
一方面,人能够利用对规则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取得预期目的。
如,“庖丁解牛”,“草船借箭”,人工降雨,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
另一方面,人可以利用对规则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则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免受伤害或减少伤害。
如,天气预报、地震仪、接种疫苗、瘟疫的防疫等
一个人的命运,靠自我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历史不会重复,但某些趋势及其结果却是永恒不变的。规则隐藏于历史中,如果你不懂规则,就会目光短浅;如果你懂规则,就能着眼未来,高瞻远瞩。
人要想在生活中获得预期的目的,取得成功,有所建树,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认识和尊重规则,按照规则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则的惩罚----在生活中遭到失败、挫折、碰钉子……只有吸取了教训,改正了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于规则,人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他妈”,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能认识到环境、思维和规则对自己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你就能利用环境、思维和规则设计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能动地认识与改造环境,有针对性的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理想的生活。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是思维的产物,人是规则的产物。从环境—思维—规则,从实践—认识—思维—规则,这一系列的认识同样遵循着规则——认识的规则。
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事物及其规则的认识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规则隐藏于现象背后,并不是一下就能认识清楚,总要有一个过程,都需要在实践中经过多次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经过不断的探索,才能逐步认识清楚。———这即认识的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