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祖法宝坛经浅说》,作者使用谦虚的“浅说”二字,对坛经中行由品、般若品、决疑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品、顿渐品,品的意思可能是章节分类,还表示大师们的修行成果总结,类似于名医大家临床经验集的意思。书中的字体太小,读起来费事;无任何插图,像一个了无生趣的木讷人。读翻译过来的内容,对坛经有了粗浅的认识。作者的解读注释为内容理解搭建了台阶。一个不平凡的人,一定要配备不平凡的传奇故事。不论真假,反正有就有其存在的理由。六祖惠能父亲去世的早,是母亲将其拉扯大,据说当年他母亲梦见白鹭之后怀孕,别人都是十月怀胎,惠能母亲怀孕6年才生下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人敲门,他父亲去开门,见门口站着两个和尚,直截了当地恭喜他,并表示给孩子取名来了。
《六祖坛经》的思想源流始于拈花微笑,灵山会上佛陀传法给摩诃迦叶,经次第传承,至二十八祖菩提达摩东来,播下禅的种子,为东土禅宗初祖。此后五传至弘忍,其下六祖惠能,南宗巍然卓立,波澜壮阔,大放异彩,开演为五家七宗,应验了达摩祖师“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预言,也奠定了隋唐禅宗的黄金时代。
“经”这一字,是经的通名。佛教经典,有七种立题。这七种就是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三,就是单人、单法、单喻。复三,就是人法、人喻、法喻;这是重复的,叫复三。具足一,就是人法喻都有。
所谓单三立题:1.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阿弥陀也是人,是人修行成佛的,所以才叫人,这叫单人立题。人就是佛,佛就是人,所以中国的“佛”字,有个“人”在旁边。2.单法立题,如《般若经》;般若就是法。或者《涅槃经》;涅槃也是法,涅者不生,槃者不灭。3.单喻立题,如《梵网经》;佛所说《梵网经》,言其戒律很容易就漏,很容易就守不住。戒律好像网似的,网有孔,你不小心就会破戒。
所谓复三立题:1.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2.人喻立题,如《如来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比喻,言其佛所说法,好像师子吼一样。3.人法立题,如《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
所谓具足一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坛经》是中国的经典,不是印度的经典,所以在这七种立题之外,又多了一个。六祖是人,法宝是法,坛是处,这是人法处立题。所以这部经的题目,与前面七种不同。
“和尚”,是梵语音译,“尚”也写作“上”,印度语为“亲教师”之意。又有一解释:和,为三界之统称;尚,为高上之意。和尚之名,在华藏世界本只有释迦牟尼佛可以称得,但后世把比丘也都称为和尚了。
“苦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四句,是六祖顿教法门的提纲。自性,即本身具有的佛性,所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直了,就是直截了当了脱生死,即顿悟,这是禅宗主张的修行觉悟法门。六祖在这里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诸法不离自性,三界唯自心造。只要当下了解证悟了自己的这个本心,就能立地成佛。
有一位教授,已经退休了,也是学佛的。他的朋友想,一个退休的教授,又有信仰,晚年生活一定很幸福吧。每次见到他,都很高兴地向他问候。可是,他总是叹口气说:“唉,无常啊!”朋友问:“怎么了?”他回答:“我的爸爸前不久往生了。”过了一段时间,朋友看到他,又问候他:“你好吗?”他又叹一口气:“唉,无常啊!我妈妈也往生了。”再过一段时间,朋友再问候他,他又说:“无常啊!我的老伴也走了。”
后来,朋友再见到他,就问他:“你的孩子好吗?”他朋友知道他的孩子很好,这样问,也是为了让教授高兴起来。结果他回答:“最近生了一个男孩子。”朋友说:“老兄,你添孙子啦!这是一桩大大的喜事啊,恭喜你!”可是他又叹口气说:“唉,无常啊!”朋友很不理解,问他:“才刚刚生孩子,你怎么说无常呢?”他回答说:“她生的孩子是她的,没有孩子以前她还跟我住在一起,有了孩子以后,就搬出去过她自己的家庭生活了。”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要是都执“有”,就是把那些假相、虚妄相、空相,都当成是真实相。无常是基本的佛法之一,什么东西是无常?我是无常,整个我的身心都是无常,而了解了无常,也就明白无念、无相、无住了。
虚云老和尚是近现代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他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他曾以对联自述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坐阅五帝四朝,不觉沧桑几度;受尽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据说,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去,下火车时信众密密麻麻,挤得老和尚动弹不得,但他们不知道老和尚尿急,大家五体投地一直拜。虚云老和尚只好向后转,面对铁轨撒尿。如果他为了面子,想:“为了这一泡尿,我的声名就毁了。”一个修行人,他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然你叫他怎么办?所以,我们说修行一定要自然,自然一定要符合生活,生活就是时时刻刻,能够时时刻刻才是真正有觉知觉性的人。
一位大师,修行中不见长进,于是三步一拜,用了一年时间从南方拜到五台山,也叫清凉山,他想见文殊菩萨,给他指导开悟。到了五台山,路上遇见一个老人,请大师进凉棚喝茶,谈了几句修行相关的问题,老人留下“前三三后三三”的妙句,至今无人能参透,老人见大师没有任何开悟,让侍女把大师请出凉棚。大师再回头时,凉棚。老人、侍女都不见了。大师在五台山没有任何收获,回去继续苦修,后来顿悟之后在僧团里做饭,供应大家的伙食。在他做饭时,文殊菩萨出现在天空中,亮出身份说“我是文殊菩萨”,没想到大师挥起饭勺就打,并大喊“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每个人都能成佛,只是苦修的程度和悟性、机缘不同。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在成佛前的俗世修行途中,遇见几个小孩在玩沙子,一个小女孩捧了一把放进他的饭钵里,诚恳地说明用沙子供养佛祖。同行者奇怪,释迦摩尼为什么会接受一把沙子。释迦牟尼对同行者解释,如果不接受造成的业会在几百年后显现,女孩会成为某国王,破坏摧毁佛像寺庙,阻碍佛法弘扬。接受的善缘则会使她在几百年后帮助佛法发展,利益众生。有一种说法,小女孩就是中国的武则天,她重视佛法,建寺修庙抄经雕像,为佛教繁荣做了不少实际的工作。可是她有没有皮肤病我们不得而知。另一个版本的小孩是一位男孩,他是之后的阿育王,一辈子被皮肤病所困扰,就因为那一次供养了一把沙子。
在红尘中取得巨大成功,拼出一番事业,在众生看来那是成功,是幸福,会快乐,但那只是短暂的欢喜,却不能长久,真正的离苦得乐在于通过精进修行进入极乐世界。
2、《守一不移》是十多年前禅七法会开示的说法内容汇编。各佛祖故事相当传奇,当初四祖遇见一位老人,老人想让四祖传法给他,但四祖嫌他年纪大了,说如果年轻一些肯定传位给他。老人请教四祖该怎么做。四祖告诉他,逢港则止,遇周则住。老人就开始动身,后来走濯港,他遇见一位河边洗衣服的女子,聊天中得知女子姓周,老人就问女子愿不愿意允许住在他们家。女子同意了,但是说得问她父亲和哥哥。后来女子回家第二天就怀孕了。未嫁而孕在当时被认为败坏道德,家人把她赶了出来。女子生下孩子后扔进河里想让别人捡到抚养,可是孩子在水里不是顺水往下游漂,而是泥流而上。村里人认为孩子不是一般人,就捡回来还给了女子。女子辛辛苦苦一个人带孩子,有一天遇见四祖,孩子问起,能不能传法给他,四祖说太小了,要是大一点才可以。小孩有些着急,“嫌太老的是你,嫌太小的也是你,到底要怎么样?”,在征求女子的同意下,四祖把小孩带到了寺院。当时走过道场,钟鼓自鸣,在佛教思想中,那是非常吉祥的象征。后来小孩成了五祖。
基础的打坐在文中也有提及,禅修过程中,基本会盘腿坐2个小时。看来还得加强练习,目前50分钟腿就有些不太适应。打坐时数息是一方面,另外身体中正也很重要,因为中正时呼吸是最舒服的,气息比较通畅,容易摒弃杂念静下心。
四祖倡导,只管坐禅,不要说话,也不要看经,不要打妄想,只要守一不移。守的“一”系念一佛,即此念佛心便是佛。不要向心外求佛,求心就是求佛,即心是佛。有人问四祖,还要不要求生西方呢?四祖说,心净即佛土净,心净当下即佛土,不要求西方。西方就在目前,西方就在当下,能够自己心地清净,十方国土悉皆清净。有一念心与佛相应,就能念念与佛相应。能与一佛相应,就能与无量诸佛相应。无量诸佛共一法身,我此一念与诸佛共一法身,不需要向东向西。向东向西,就是在向外驰求,向外驰求与佛了不相关。四祖的禅法,强调“诸佛心第一”,他是把“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作为修行的根本。
四祖是最早以系心念佛作为禅宗修行法门的倡导人,一直到五祖、六祖,也都在沿用这一法门。虽然六祖没有明显地叫人念佛,但是六祖经常讲“无念、无相、无住”这“三无”。怎样才能达到“三无”呢?首先是“以无念为宗”。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佛心就是无所念,念佛心就是无念。什么是无念呢?即念佛心名为无念。无念不是什么都不念,无念是只有一念,没有第二念。无念是无能无所,非有非无。不要把无念和有念对立起来,以为有念的反面是无念。如果有念的反面是无念,那还是有念。这里所讲的无念,是“即念佛心,名无所念”。念佛的这一念心达到清净无染、无能无所的地步,当下就是无念。
一切诸法的本来面目,也要在一念未生之前,在所有的名言分别还没有生起之前来认识。在一切诸法上面不起分别、不起爱恶、不起贪嗔,你所见的就是诸法实相。实相无相,离一切相就是诸法实相。无什么相呢?无佛相、众生相,无迷相、悟相,一切相皆无就是实相,就是诸法的本来面目。
禅宗是心地法门,四祖禅法的特点,就是以念佛法门使我们的心有所依托,从而使我们的烦恼能够在念佛的过程中逐步消融。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问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守一不移”,就是要以般空的眼光、以清净的心态来观察某一对象,悟得彻底,使生命有一个新的开始。
3、《用“因门六义”成就花开见佛》,像一位戴眼镜的先生坐在讲堂上给学生们灌输高深的理论,全文辞藻精准,深刻,但是读起来不够灵动。作为大师,肯定具有能把高深莫测的佛法讲出来让未入门的小白都能明白,不断点头肯定的能力。书中核心是阐释华严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三部分内容分别对应“能诠”——知道自己是佛,“所诠”——知道为什么是佛,“行证”——实践自己成佛。能证的是人,所证的是理,证得的是佛。达到事事无碍而升华我们的人格之花、理事之花,证得法界之花与诸佛温暖之花,而成就生命的大花园,安住于庄严灿烂而光明神圣的法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西周时周王让太史占卜。太史占卜以后,告诉周王:“西方有大圣人出世来利益众生,教化众生。根据因缘来看,千年之后他的教法会流传到我们的东土。”在菩提树下,佛陀和真理的这么一种链接,住于法乐,一切众生都受其鼓舞,受其加持。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还不明白,这是佛陀的一种功德,因为这是要靠兑现对于生命的付出才能收获的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
佛来到这个世间是双方面的缘起:众生的福德、智慧、资粮、善根以及堪闻佛的教化。这当中有两种状况,第一种状况,佛是最后一生来人间成佛。另外一种状况,佛久远劫已经成佛,这次属于示现。他这一生是为了我们众生的利益而来,他自己的利益在无量劫前已经成就。按照《华严经》以及《梵网经》当中的记载,此谓一花一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报身佛“卢舍那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相当于世间究竟的真理,所以佛有三身:
法身、报身和化身。大乘中这么说,原始佛教不这么说,它说佛陀是最后一生在人间成佛。这两个说法从根本上是不矛盾的,就好像我们与一个人的相遇一样,你首先看到这个人的形象,但是你很难了解这个人的境界,更不知道这个人的作用。所以智慧、德相和业用,这也是佛陀真实生命的存在。我们按照世间的角度也会发现它的合理性。你需要和一个人来往很多年,才能了解他的智慧、德相,他的思想、见地,做人做事的方法手段。
在法界当中有一种比喻,日照高山。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时,高山之巅首先就会有太阳的光明遍照,里面含藏着无量的生机,人会感受到生命内在的力量和生命内在的感动,生命内在的波澜壮阔与美好。这些高山是谁?这些高山比喻的就是大菩萨。他们的生命境界非常不可思议,充满了觉悟,充满了慈爱,充满了光明。这些大菩萨,他们的生命是非常浩瀚无边的,他们首先收到了佛陀闻道的信息,都从十方世界前来感受妙法。
四大天王作为民意代表,作为生命的保护神,他们请佛陀来说法。佛陀以慈悲心接受了他们供养的钵,把四个钵重叠在一起,所以佛陀在人间教化的因缘就是一个钵。所谓钵的意思是净命而活,清净的生命才能够在污浊的世间延续,这是因为人心还没有失去对自己的希望,这也就是钵。
佛陀端着钵,来到人间交流,接受众生的供养,与众生结缘。在接受和交流之间,生命发生了链接,真理就得以有一个渠道流通,这就叫作福报。对于佛陀来说,没有违背度化众生的本怀;对于众生来说,把自己的希望、把自己对生命的诉求也传达于佛,这样就形成了佛陀在人间四十九年教化的缘起。两个四十九:第一个四十九是佛陀在菩提树下受用法乐四十九日,与诸大菩萨分享生命的境界;第二个四十九是佛陀因四大天王的劝请而教化人间,说法四十九年。后来佛法流传于世间,这就是佛教的起源。佛教的起源,它是以真理为核心,以生命为背景的。佛教是一种存在。佛教并不是无因之存在,佛教的因是真理。当时佛陀生前讲法授道,菩萨们将内容汇集储藏在龙宫。佛祖涅槃三百多年后龙树菩萨显现,去龙宫尽可能多地记忆佛经,才把它们带回世间有了经法的流传。
佛是用华来庄严起来的,华是因,佛是果,所以叫作华严。华严的本质在于苦萨道的精神,发起菩萨的六度万行,上求下化,这是华严三昧的本体。而海印三昧是毗卢遮那佛所证悟到的甚深的法界缘起之所受用的广大、清净、无碍的本性、法性与佛性。佛性当中起用,起誓愿,流露出华严三昧无穷的因;因华庄严,果地圆满,所以佛对应的是大,华对应的是方,严对应的是广。大方广,佛华严,它是华严三昧。大方广也可以称为海印,海印三昧。大方广是说佛自受用的境界,佛华严是呼唤诸菩萨,向着这个目标去,庄严万行。所以这个《大方广佛华严经》无尽的缘起、无尽的境界,它超越了我们相对的思维,犹如帝释天的因陀罗网。虽然在我们有分别的心里面,有空间的区别,可是它的境界有无穷无尽。所以《华严经》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主要是谈境界无穷无尽,非时间、空间所能限制。
人的感受是最重要的生命表现、生命特征。然而,我们平常对于感受的思维是颠倒的。我们不知道感受是缘生的,我们认为这个感受是我的。那么当这么认为的时候,我们会有两种判断或者应对:对抗,抑或逃避。对于好的感受,我们特别渴望一直拥有;当失去的时候,我们就不断地祈祷它回来。这也是一种对抗的模式。对于不好的感受,我们一直不断地回避,但是,最终不好的感受并不因为我们的回避而淡出我们的视线。我们的回避,实际上是对它的一种加强和给力。所以这个坏的感受会不断地因为我们自身的熏习而加重。
一个人,一个生命体,会因为熏习而渐渐变化成一种模式的存在。而这个变化加强本身来源于分别、妄想和执着。这就是我们对于感受的妄想。希望好的感受出来,这是妄想。当好的感受或者不好的感受现前的时候,我们就执着。妄想、分别、执着是我们现在的生命常态。通过诸法缘起,“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执、分别、妄想,就可以得到净化,得到提升。
我们总认为有了钱,就能够得到幸福、安乐。但是,有时候生命会陷入自我的困惑和矛盾之中。
古人比喻这个矛盾有一个故事,叫作“老鼠算卦”。老鼠很聪明,它也在想自己的未来:“猫老是天天地围追堵截,我得有个对策。但是猫也不在我的心里,它在老鼠洞的外面。它不就是一只猫吗?那么我知道它在哪里,我从另外一个洞口出去不就行了吗?”所以老鼠就算卦。蹲起来,前爪一合,和天地相应。算卦就是挂起来,挂起来才能看见,就是立体的思维模式。它挂起来,用十个指头算:这个地方没有猫,那个地方没有猫。最后,知道了猫在哪里。明白了,朝那个方向走。一走就完了。两个爪子一放地,和天不相应,和智慧不相应,分别产生了。分别产生的时候,它第一个念头是——咦,它忘了那边有猫,它说那边有一堆粮食。那是概念,它内心的妄念。我们人也是这样。妄念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目标在哪里,应该回避什么了。它算好的,在它意识的相续流里面,就只知道那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对它来说很深刻。算卦的时候,是那个地方有猫,但是分别心生起来的时候,光记得那个地方了。所以它算好地方,它就去了。然后,刚好碰上了猫。碰上了,缘就起来了,就对上了,就跑不了了。老鼠会算卦,所以才会被猫逮。我们人也是算卦。算了,要幸福、要安乐,必须要有金钱。好,知道了,要有金钱。可是金钱本来是要去升华生命的,他又忘了。好像还不安全,钱要多多的······多多的。不知道挣钱是需要时间的。一生都在追求钱,所以没有时间去受用这个幸福。所以老鼠会算卦,被猫逮;人要追求幸福,却在违背着幸福,逃避着幸福。这一切都是非理作意,也就是分别、妄想产生的。你能够算卦,但是,你算卦的结果却相反,是因为你有妄想、执着、分别。所以我们的生命就是一个矛盾体。
在我们的概念当中,自我隐藏得很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对生命的感受与理解,都背离了生命的原则。当被生命原则所抛弃的时候,人就没有了生命的根,就好像被放弃了,被流浪了。我们在三界之中不断地流浪,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找到生命的方向,我们不能做自己的主人,所以我们从一个境界入一个境界,两个境界是矛盾的。从黑天到白天,念念迁流。今天只能做今天的事情,不能够沉淀历史的经验和圣者的教诲。在这个分段的时间变迁当中,我们和自己的过去不能够连贯,生命就进入了局部。
我们的意念像水一样,静止就会慢慢沉淀。人静下来之后,生命当中意识的波动就会慢慢地衰减,不和外缘发生作用。它独立地安住,不再执着于世间的感受、自我、胖瘦,这些虚妄的分别,生命会变得充满了质感。生命只是生命,生命和生存无关。精神的高贵和你拥有金钱多少无关。修行是不难的事情,我们的理论虽然多,但是最后都要落于实践。而实践就是不假功用,实践最重要的就是照顾念头,念念回观返照。所谓“观”,是去掉了自我的主观臆测、主观判断、情感困惑,而如实在我们自己的生命当中所显现出来的理。理也被称为我们所拥有的法界。
具体修行可以持诵《普贤行愿品》,要用有限的时光,为普贤行愿,为探究生命的真相。念诵这个频率,这一种波动,就会为无量的众生带来和谐安乐,驱除掉每一个角落的黑暗,能够照亮每一个众生的过去和未来。要带着这种行愿去念,不是无聊地去念,不是去强念。
(2019年4月30日,周二,多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