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儿子回了寝室,蒲慧和老公在大学体育馆的草席上,倏然体会到相依为命的忐忑与惆怅。
他们自千里之外兴冲冲赶来,没想到这所名校附近的宾馆早在一个月前就被送子上学的家长抢订一空。
安置完儿子,他们发现要么连夜赶往10公里外住宿,要么只能去学校后勤部领一张草席,在硕大无棚的体育馆里凑合一晚。
为了第二天早上还能见儿子一面,他们选择了后者。
在两三百张草席组成的壮观阵容中,夫妻俩感受到了一丝安慰。
这是生活在城市的他们,头一回不顾体面地席地而卧。
两人不由得隔着草席握了握手,带点自嘲,带点安慰,更带点“以后要把日子过出滋味,让儿子放心”的激励意味。
回到家中,老公外出应酬依旧频繁,少了儿子这个吃饭主力,炖一只蹄膀,蒲慧要吃五天,炖一只母鸡要吃六七天。
为了防止菜变得不新鲜,她养成了习惯一做完荤 菜就立刻速冻一部分。
金秋十月,老公的大学同学来家中做客。
连老公都以为,留客吃饭会令蒲慧很慌。
谁想.蒲慧立刻从冰箱里拿出了干切牛肉、卤鸭爪、糖醋排骨梅菜扣肉栗子炖鸡等七八个菜,上笼复蒸,色香味俱全。
客人听说了这些菜的来历,由衷地对蒲慧老公说:“咱都到了重新回炉学做夫妻的时候。你呀,太粗心,不妨将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推掉,多回家陪陪嫂夫人。”
老公倒是听劝,不过,他们已经不过二人世界很多年,如何陪伴对方,也要重新琢磨。
各种甜宠电视剧,他看不下去;财经新闻和足球赛,她也看不下去。
一开始,两人晚饭后能想到娱乐,就是外出像陀螺般一圈圈散步。
后来,两人终于找到了充实感十足的休闲方式——当朗读志愿者 ,帮图书馆把热门小说、诗歌录制成音频,供开车在路上或视力不佳的读者使用。
蒲慧的闺密是图书馆读者联络部主任,正为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陆续毕业离开发愁。
而且新招募的朗读者都是蒲慧儿子这般年纪的孩子,声音浅亮单纯,难以演绎那些有内涵,有寓意的名篇。
蒲慧带着老公一起去试读。
谁想,专家组对两口子的声音非常肯定,蒲慧是沉着又温暖的女中音,音色像琥珀一样迷人,毫无杂质和毛刺:老公居然是少见的男低音,宽厚性感笃定安然,音质“有肉头”,听着极其舒适。
专家组:立刻给他们分派任务,都是文学作品与科普著作的精彩片断。
从此,两个人再也不觉得生活空虚茫然没着没落了。
他们恢复了在大学广播站里共事的热诚。
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相关创作背景,了解作家性格秉性,探讨作品内涵;研究这些特定的段落,是振奋精神提高音量来演绎更恰当,还是压低嗓门,以慵懒迷人的声线来朗读,更能深人人心。
为了寻找恰如其分的背最音乐,蒲慧为家里添置了德国唱机和黑胶唱片,老公特意自学了音乐剪辑。
为了寻找恰如其分的发声方法,两人把二三十年前的广播剧找出来听,寻找表达情绪的声调与气息运用方式。
为了表述作品主人公激烈情绪后的从容,两人开始健身,并爱上了徒步登山。
他们变成了志同道合的伴侣,稍稍一对眼神,就知道对方想说什么,想做什么。
她不再是科普盲,一见到量子力学的比喻就昏昏欲睡;他也不再是诗歌盲,一见到古灵精怪、纷繁多样的意象就有抵触情绪。
他的理性与她的感性,在朗读作品中完美融合,让他们终于感受到情感的密切交融与智力的惊喜对等。
放假归来的儿子对此都怀有小嫉妒:“自从老妈和老爸成了朗读界的神仙眷侣,我可惨了,回家连吃冰箱速冻剩菜也成了奢望。这件事情很要紧吗?”
儿子才抱怨完,就见蒲慧给他递上了烹饪课的上课通知单,而他老爸在一旁露出了同谋的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