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你的上一条朋友圈发送是什么时候?你是从哪一刻不喜欢发朋友圈的?你又是从哪一刻看朋友圈不喜欢留下足迹的?
我想,这几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有人会说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人围观;有人会说朋友圈互动太带有社交属性,累人;也有人会说朋友圈只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自己开心就好。
恰好我属于第三种,平日喜欢分享生活的趣事,但又张弛有度。我不喜欢怨声载道的人,也不喜欢天天喊口号不做的人。于是,朋友圈成了我自己的一方见地。
看世界与白日梦成了每日理想,记录世界之大,思考人生百味,当是这个社交圈存在的意义。
有一次和姐妹出去约会,我们在朋友圈一起发了合照,时间相差不多。结果她发现我们的共同好友只给我点了赞,没有给她点赞。她因此事闷闷不乐,半开玩笑地说要把人家屏蔽。我没有接话。后来,又和这个小姐妹相约出去玩,我们像往常一样拍了很多照片。当我准备分享朋友圈时,她有点傲娇地说,上次不给我点赞的那个人,我这次要给她屏蔽。瞬时,我点击了取消发送。
慢慢我关注她的朋友圈,大事小事都要发一发,很多属于无病呻吟。比如今天吃撑了,昭告天下要减肥;没过几天,她又吃撑了……所以后来遇到她分享的内容,我也没有了点赞的欲望。逐渐地,我也变得不太喜欢发朋友圈了。想的是,这样就可以大胆在朋友圈消失了。
过了三个月,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痕迹在变少。休息日和以前一样,还是和朋友出去玩。但是从以前会很认真的拍照变成随手一拍,实际是没几张符合构图、取景标准;从以前从头到脚都要认真准备一场出游,变成休闲轻松就好,实际是松松垮垮,不讲究搭配。并且相册的照片,大都是工作相关,少了过去那种美颜、滤镜下面的风景、人物、美食……自然那些照片都不太好看,我朋友圈便发的更少了。
有次晚上失眠,我无意间翻到自己以前的朋友圈。发起以前的自己会注重生活品质,个人状态也可以称为精致、从容。并且还非常热爱生活,经常能捕捉生活中的小美好,和现在大相径庭。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朋友圈真不是发给别人看的,是自己在用心生活的痕迹。
嘿,正在看的朋友,请你保持更新朋友圈。毕竟生活需要一点仪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