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第145/365天
今日阅读《用得上的哲学》
——破解日常难题的99种思考方法
作者:徐英瑾
第一章:逻辑论证:思考的方法与原则
11、相关出发,慢慢抵达真理。
11、1真的还是假的?
“真”“假”是对于单个的句子或者命题性质的一种描述。当句子或命题符合事实的时候,它就是真的。反之它就是假的。
“真的”与“假的”可以与各种命题内容相互匹配,只要这个命题是有意义的。
11.2兼容或不兼容。
“兼容”“不兼容”它表达的是两个句子或者两个以上句子之间的关系。“兼容”就是两个命题可以是同真的,“不兼容”就是它们不可以是同真的,也就是说,一者之真可以推出另一者之假。
判断两个命题是兼容还是不兼容,就要对这两句话的关键词语进行含义的分析。
11.3相关或不相关。
“相关”“不相关”和“兼容”“不兼容”一样,讲的是两个命题和两个以上命题之间的关系,而非指单个命题。但是“相关”“不相关”和“兼容”“不兼容”在其他方面还是不太一样的,比如两个命题彼此兼容,并不意味着彼此相关;两个命题彼此相关,并不意味着两个命题彼此兼容。
判断两个命题相关不相关的标准,是这两个命题讨论的话题是否重合。但必须指出,如果把联系范围扩大到全人类,所有的命题都是有关联的,因此我们在判断一件事和另一件事是否相关时,还要服务于特定的经验目的,譬如破案。
11.4从“相关性”出发,慢慢抵达真理。
真、假;相关、不相关;兼容不兼容,这三组词在论证过程中都很重要,但还是需要把握一个次序。比较理想的秩序是:
第一步保证相关性,保证谈话对象讨论的是同一个问题。
第二步保证每个人说的话都是彼此兼容的,最后再来确定说出来的都是真话。
因为相对于检查命题的真假,命题的相关性、兼容性是相对容易被检查的事项。所以我们从容易检查的事情出发,慢慢抵达真理,这才是讨论问题的正确途径。
12、一个比喻的自我修养。
“类比论证”俗称就是打比方,也就是说,当我们说两个事项A和B相关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打比方提取相关性。
类比思想的一个重大功用,就是能够帮助你快速的理解问题,把握问题,同时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
类比思维在问题解决途径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被抽象为这个样子:假设有一个要素叫A可以达成目标C,现在我们又知道B与A很类似,所以B也可以做成目标C,这就是类比论证。
但类比乱论证不能乱用,要打好比方仅保证两件事像还不行,还要保证两者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上像才行。要知道哪些方面是关键的,需要运用“因果归纳”的思维。
13、推理中的预设。
预设即预先在论证中所作出的那些设定,也就是所谓的“背景知识”。
在日常对话中“预设”或者说“背景知识”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生活中常见的抬杠,从哲学的角度上看,就是破坏谈话预设的共识前提和背景知识,使得讨论无法进行下去。
谈话的预设不是不能挑战,但是谁来挑战应当自己先备好证据,否则就是“不讲武德”。
对于一场建设性的谈话来说,保持说者与听者彼此预设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15、如何识别预设?
预设牵扯到了很多经验层面上的信息。但关于预设的语义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仅仅通过对于谈话表层意思的挖掘,来加以确定。掌握这一技巧,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别人的思想,构建良好的谈话互动关系,是非常有益的。
技巧一:名词的预设。
谈话时,我们总是会使用到名词,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人们只是在一个陈述句中谈到一个名词,这些名词所指涉的对象就应该是存在的。
技巧二:状态副词的预设。
除了名词的预设,很多状态副词的使用也可以体现预设。例如,在苦情戏里会说:“妈妈能再爱我一次吗?“这句话里面出现了“再”。“再”这个词它的预设是妈妈曾经爱过我。它预设了与字面词语所描述的事件类似的事件,在过去已经发生过了。
技巧三:动词的预设。
很多动词的使用也包含了相关的语义预设。
比如下面的这段对话:“小曹,你最近在干嘛?”“我在写小说。”另一个人问小曹:“你难道还没有停止追求文学梦?”那么“停止”这个动词,它给人的预设是小曹一直在追求文学梦,而且提问人是知道这一点的。
为什么“停止”就牵扯到“一直”?因为停止是个动作,一个动作戛然而止,就说明这个动作曾经开始而且曾经持续。
技巧四:心理动词的预设。
心理动词是非常复杂的预设。心理动词是指你的心理活动,比如“你知道”“你相信”“你怀疑”“你抱歉”“你后悔”“你期望”等等。
以动词相信和知道之间是有区别的,可以被总结为当你说别人相信一件事的时候,你本人不一定认为这件事是真的,而当你说别人知道一件事的时候,你自己也认为这件事是真的。这就是知道这个词所具有的强大预设力,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一个更加复杂的案例是“忘记”。“小张出门忘记带钥匙了”,这句话预设的是小张应当不忘记带钥匙,而且小张应当是知道带钥匙这件事的。它还带有一个具有规范性色彩的预设,即他应当知道并应当记起这事。
技巧五:条件句中的预设。
在条件句里面所涉及的预设会更加微妙。
比如:
第一句话,如果约翰认为我有个80后的弟弟,他就会更好的理解我现在的做法了;
第2句话,如果约翰知道我有个80后的弟弟的话,他就会更好的理解我现在的做法了。第一句话“如果约翰认为……”没有预设我一定有个“80后”的弟弟。但第二句话“如果约翰知道……”却预设了我一定有一个“80后”的弟弟。“知道”出现在这里就是反复的提醒你:它说的是成立的,即使前面有一个“如果”,也不会影响这一点。
15、预设的误用将会给论证带来的麻烦。
15.1循环论证:墨索里尼总是有理。
对于预设的种种误用,都可以被视为一种论证谬误形式的衍生品,这种论证谬误形式,就是所谓的“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的特点是在前提里已经预先的表达了结论的内容,或者说,结论已经提前出现在前提里了。换言之,预设的内容就是论证的结果。这种论证是无效的,因为论证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思想摆渡,而不是从“未知”到“未知”的同义反复。
循环论证是胡搅蛮缠者最喜欢的思想搅乱器之一。
15.2“循环论证”衍生品的误用形式。
1)诉诸后果:治不好病的都是庸医
诉诸后果的论证特点是:在论证之前,论证提出者已经做出了这样一个预设:他主观上希望出现的那个结论,就肯定代表了真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喜欢听他希望听到与乐意听到的事情。
2)诉诸传统:祖宗之法不可变
“诉诸传统”指的是:在自己的论证前提中,无原则的诉诸传统,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
3)诉诸人格:差生怎么可能做出这道题
诉诸人格就是在做逻辑论证的时候,预设一个人的人品或者人格好,他的行为与信念就是靠谱的;一个人的人品、人格不好,他的行为与信念肯定就是不靠谱的。
这里的人格不仅仅指道德,也可以泛指人的一般意义上的能力。
15.3最恶意的预设误用:故意催眠别人
预设催眠是指论证的构造者,明明知道这个论证是有问题的,但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故意通过类似于催眠的方法来使得别人接受该论证的特定预设,由此接受了这个论证本身。由于此类论证的使用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所以他们对于预设的误用是带有明显的主观恶意的,而在前面提到的几种预设误用中论证的构造者,可能是自己真糊涂了,而不是装糊涂。
16、明显不靠谱的归纳论证形式。
1)归纳论证。
归纳论证的特点是:前提的信息没有办法涵盖结论的信息,前提的信息比较少,结论的信息比较多,所以结论要跳出前提的范围,给出更普遍的结论。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使用归纳论证,因为人类的生活太复杂、案例太多了。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普遍性的概括,让我们抓大放小,这些概括就是从归纳中来。
归纳论证的问题是,尽管它的确很有用,但是它有时却很不靠谱。完完全全靠谱的归纳论证,其实是不存在的。为了入门,我们不妨先讨论哪些归纳论证,肯定是非常不靠谱的,把它们先加以排除。
2)三人成虎式的“仓促概括”与“幸存者谬误”
第一类非常不靠谱的归纳论证就是所谓的仓促概括,意思是说从一部分很小的样本出发,仓促的得出了一个很具普遍性的结论。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谬误与仓促归纳,有点像即幸存者谬误。
为什么仓促归纳在日常生活中如此常见,就是因为一个“懒”字了。换言之,人类在搜集案例的时候,总是从身边比较容易搜集的那些情况出发,而忽略那些自己看不到的事情。但是请注意,恰恰在你看不到的事情里面,或许就藏了很多“魔鬼的细节”——所以当我们进入经验之理的层面来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要伸长“触角”、多听多看,摆脱私见可能带来的误导。
3)拒绝归纳:3万人都不成虎
第二种归类谬误就是所谓的“拒绝归纳”:即使在样本量已经足够多的情况下,也拒绝归纳出一个结论来。
与“三人成虎”的毛病相比,这种毛病更为致命——因为仓促概括依然有机会蒙中真理,而拒绝归纳则永远不可能得出任何结论。
4)基于“吸睛度”:死于心脏病人的人真的更多吗
基于“吸睛度”的谬误意思是:当海量的事物在我们心理世界中呈现出来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机制会天然的对其中的某些具有吸精度的事情感兴趣,而对另外一些事情加以忽略。
5)基于趣味性:越八卦越好玩
第四种是基于趣味性的谬误。任何案例,只有变成语言形式,才能在公众之间流传。但容易被流传的往往是故事,也就是具有有趣情节与人物的事件构成。换言之,越八卦的故事就越容易得到流传,尽管并非越八卦的故事越容易是真的。
6)排斥重要案例:意大利军队最厉害,除了不会作战之外。
第五种是排斥了最重要的例外的归纳概括。
大家都知道再好的归纳概括也肯定有例外,但如果例外太多了,或者把太重要的事情也当成例外了,上述的这种概括法就会被质疑。
以上我们总结了归纳论证形式中明显不靠谱的5种:
第1种就是所谓的仓促归纳,
第2种在有很多论据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归纳,
第3种基于表征的“吸睛度”的归纳,
第4种是基于故事的趣味性来进行归纳,
第5种是在归纳的例外中放置了过于重要的事项的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