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地图上我们找不到名为"奥斯曼"的国家,它早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瓜分。而我们对一战的了解,可能仅限于书本上的"萨拉热窝事件"。而谁和谁打起来了,谁打赢了,最后怎么样了,却统统说不上来。《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书正好填补上了一战中东这段空缺。
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幅员辽阔,大致相当现在的土耳其、希腊、伊拉克、巴勒斯坦、叙利亚、阿拉伯半岛、埃及、叙利亚等地区。实力远超同期的大明,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强国。到了20世纪初,奥斯曼的国力变得非常衰弱,而沙俄一直垂涎奥斯曼在地中海北岸的港口。虽然和刺杀事件并没有什么关系,奥斯曼帝国还是选择和俄国的敌人——德国结成了同盟。
奥斯曼帝国主要由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组成。在战争初期奥斯曼节节败退,帝国将原因归结于亚美尼亚人的背叛,并对其种族进行大规模屠杀。1915年至1918年间,大约有150万亚美尼亚人丧生。讽刺的是,驱逐亚美尼亚人之后,奥斯曼并未阻挡住沙俄的进攻。
正当协约国(英、法、俄等)认为奥斯曼不堪一击、想要令其永远的退出战争时,帝国却展现出了无比的坚韧和勇气。在高加索、达达尼尔海峡、美索不达米亚的几次战役中重挫英军,并将其拖到战争末期。而在此时,英国煽动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人,并许诺建立阿拉伯民族国家。哈希姆家族在麦加的起义连同巴勒斯坦战役,最终导致了帝国的覆灭。
有趣的是,俄国此时发动了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掌权后,立刻交出占领的全部领土,并全面停战。不过接连失去麦加、巴格达和耶路撒冷的奥斯曼帝国早已无力回天,和他的德国盟友接连宣布投降。
战后,哈希姆并没有得到许诺的土地并被英国支持的沙特阿拉伯打败;同被英国支持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开始定居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的矛盾从未停歇;而土耳其人,再次凭借努力保住了安纳托利亚。
时间表:
-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斐迪南王子被杀,引发萨拉热窝事件
-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 1914年8月,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 1914年11月2日,奥斯曼帝国宣战
- 1915年4月24日,奥斯曼帝国开始屠杀亚美尼亚人
- 1916年6月10日,谢里夫侯赛因在麦加发起阿拉伯起义
- 1917年3月11日,英军占领巴格达
- 1917年12月9日,英军占领耶路撒冷
-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苏维埃俄国宣布退出
- 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投降
奥斯曼帝国作为"西亚病夫",和"东亚病夫"大清很相似:都是绝对君主制度,都试图西化强国,都是多民族国家,都在不断地失地。然而结局却截然不同,可能仅仅是参加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或者距离西方列强更近吧。
推荐阅读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