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着急,让我们先看个视频——
腾讯视频
初二的时候看到《夏至未至》的小说,总对于篇外陆之昂的自述耿耿于怀,每次看到“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我爱”都潸然泪下,不能自己。然后现在的中年妇女再看这些文字,都不记得当时的弯弯绕绕了……
现在理性的想起来,整个初中都弥漫着“郭敬明现象”——夏至未至当时总是供奉在我的书桌前,每天擦拭一遍,谁都不借;直到当代的“初中少女”依旧如此,可见“初中少女与郭敬明”的缘分绝非偶然。
内省自己,觉得有这样几个原因:
1. 郭敬明勾勒了每个少女平行世界中,理想的学生生活:现实中的学生时代其实回想起来有大片大片的空白,这些空白又被大片大片的试卷、书本、考试所覆盖了——因为中国学生的主要职责是考出好成绩,所以大部分时间自然花在了课桌前孜孜不倦,煎熬孤独;而小说中却把这一块淡化了,反而将点点滴滴的美好片段演绎成了青春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完成了曾经的遗憾,放肆的喜欢,放肆的表达,放肆的追逐;父母、学业、老师和青春的不成熟都是无可奈何、无法掌控的外力,有时还能成为结束的借口。
2.书里的匪气:现在再看夏至未至,发现小说里的那一点点梁山好汉的匪气始终很吸引中年妇女的自己——当强制收费补课的化学老师要求每个人都考到80分,而主角三人配角一人只能去偷卷子帮助集体作弊,导致全班站起来承认作弊行为公开反抗的时候,不禁让人联想到很多成人社会的种种。在踏上社会之后,不知道是曾经的自己看到了更多的灰度,还是情感更加成熟懂得权衡利弊和后果了,决计做不出类似的事情,因而产生了羡慕——不单单羡慕主角光环,还很羡慕这份不计得失、不管不顾的匪气。毛主席也说过做人要有匪气和猴气~
3.对未来黑白分明的评说:在小说里的同学们对于青春的象牙塔和成人世界的想象可以这般演绎:要去到未来的成人星球需要做一艘名叫“高考”的飞船,大家都不一定想去,但是都不约而同在18岁坐上飞船。成人世界的星球呢和青春的星球是相反的,比如青春的星球没有钱、权、名利,但成人世界星球呢每个人都在追逐钱、权、名利、身份和地位;于是价值观的强烈颠倒导致了故事里的同学不知如何是好,产生了激动人心的纠葛;这也是为什么——初中少女强烈欢喜而社会大众极其反感的原因——豆瓣打分为什么才4.4呢!
最后!这篇文章狗屁不通,逻辑混乱,缺乏内在的沉淀和笃定,既不导向初中少女,也不支持中年妇女,缺乏主见。因为写这篇文章的妇女还没有长大,内心还有个“初中少女”,在面对成人星球的是是非非,还在探寻自己内心的声音和答案!
于是联系开篇的视频,名叫《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烦恼》,才发现这篇文章写了这么久简直浪费时间,你看了这么久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去抄心经。对了,心中住着初中少女的中年妇女最近总是一烦躁就念心经,特别有用!推荐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