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给3月的CP情书甜度打分,我跟阿轴是0分,真真是刺激到我们俩了。
决定去学习一下如何写“情书”。
我没有“问世间情为何物”的疑问,也没有“曾虑多情损梵行”的烦忧,更发不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慨叹……
在我看来,世间情分亲情、友情、爱情多种,且这几种情之间是存在转化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对“情”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情书”我还真得去学写。
微信读书上找了一本《世界名人情书大全》。开篇第一文是林觉民被害前写给他的发妻的,说是情书,实则是遗书。看得我心情十分沉重。
第二篇是梁启超写给他妻子的两封家书。说是情书,是因为其中提及“情事”。梁先生旅居海外时,不太懂英文,在一次宴会上遇到精通西语、年方二十的“蕙珍”(他妻子叫蕙仙),梁先生细述对其欣赏之情,后有友人建议梁娶一通西文的妻子,梁拒绝了。后再与蕙珍相见,蕙珍并无不虞之色,梁视其若妹。
梁启超将此事说给妻子,大抵是妻子告诉了父母。第二封信时,梁启超开篇先言大恐。总之,这不像情书,更像“近况汇报”。这同我和阿轴的情书并无太大不同。
在我理解,简书上的CP以友情为主,写些日常琐事也挺好的。
不过,现在的小朋友们似乎对“情”有了不同的理解。
闺女回家说,班上一对小男生、小女生互生情愫,二人经常互动,全班同学都知道了。班上另外一女生暗恋小男生,他们都默契地不在该女生面前提此事。今天,原配小女生发现小男生跟其他班的同学聊天了,小女生不忿,将此事告知班主任,而后班主任找小男生谈话,成为全班又一笑谈。
这事儿要发生在初中二、三年级,也算正常。关键问题是,他们才六年级呀,早熟就不说了,还敢跟老师说,这是不是要“上天”的节奏?
我们很少将“情、爱”挂在嘴上,写个情书还难够呛;现在的孩子已完全不避讳了,想着法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这是时代的进步、思想的进步,还是文化的被侵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