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父母像这个时代的父母一样,这么操心孩子的教育;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父母在投资了这么多的金钱和精力到孩子身上后,对回收却全然没有把握。
“孩子大了越来越难管了,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
“他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和我说话了,把自己关在房间,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出来”;
“孩子自从到了青春期,和我的关系越来越差,经常发脾气,和我对着干”……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情况不同,从这些现象反映出来的问题本质是一样: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不好,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教育难题。
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要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我们需要先赢得孩子的心”。
试问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愿意与谁谈心,愿意接受谁的建议,通常是那个尊敬自己、信任自己的、与我们关系好的那个人。
如果孩子和父母一直有一个良性的互动,尊敬和信任父母,那么父母说的话更加会让他信服,和父母对话时的情绪也更加理智、平和。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不好,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减弱,教育的有效性也随之大打折扣。
这就是今天说的这个主题,亲子关系大于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 懂得克制
孩子放学回来,看到孩子玩一会,家长就忍不住说“快写作业啊?”、“今天怎么又错题了?”“我为你操碎了心,真是不想管你了”
这样的提醒并没有起到作用,反而每次家长越是说,孩子越是拖延、不行动,面对她的时候一脸不爽和不耐烦。
看情况没有好转,家长干脆也不说了,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想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靠自觉。
没想到这样的“不作为”,孩子却发生了变化,慢慢地开始规划自己的作息与计划,每天回家吃点水果,休息一会就主动去完成完成作业,做笔记、写错题,母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和谐。
后来他和孩子聊天时,孩子坦言:“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你越是让我做什么事,我反而不想做了,你一说,我就会觉得好像变成这件事是为你做,于是非常不情愿、很抗拒。其实妈妈,我都这么大了不是吗?我可以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你也应该给我充分的空间。”
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恰恰就是以“爱”为名,行“包办、控制孩子”之实。
他们总说“为孩子好”,却没有想过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没有问过孩子“喜不喜欢”,更多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某些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父母的爱,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厢情愿的干涉与控制,孩子挣脱束缚、渴望独立的行为,逐渐演变为对父母的不满与反抗。
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尊重孩子成长发展规律,不做孩子走向独立路上的阻碍。
克制那颗包办的心,永远不要在孩子请求帮助前干涉、插手,让孩子充分体验、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克制对孩子的控制欲,尊重孩子的喜好、个人想法,给他可以做选择、做决定的自由。
做一个有界限感的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舍得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
二、学会信任
生活中也有许多父母,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待孩子:
孩子用手机时,就觉得是在玩游戏;
学习发一会呆就认为在偷懒;
孩子明明说的是实话,却认为他在撒谎······
知乎上有人问:成长过程中,是什么导致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了?
有个高赞回答:“失去信任”。
不信任孩子的父母,也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好感,只会变得更加反叛,亲子关系更加冷漠、疏离。
不管是何种关系,一旦出现不信任,肯定很难变得紧密和深厚。
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不要总是用怀疑、质问的语气去猜忌孩子。
父母给孩子信任,孩子会更有自尊和自信,更加自觉自律,因为他会不自觉地想要对得起父母的这份“信任”。
否则,你越是怀疑什么,孩子反而越是会变成你怀疑的那个样子。
三、注重有效沟通
其实,教育孩子重点在于沟通方式上面,通过正确的沟通方式,开启走入孩子内心的大门。
当孩子感到的学习压力或受事情困扰时,回到家会以一些事情为由,发脾气或闹情绪,这是他们的一种排解情绪的方式,作为家长首先要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正确接纳他们的行为,认真倾听,给到孩子理解与关心,等到孩子情绪平静后再与孩子好好沟通,询问孩子是否遇到困难,家长能给到他什么支持与帮助,当孩子平静后,再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帮助,很多事情就很好解决了。
亲子关系中,比起道理、对错,情感和感受上的接纳和理解更为重要。
父母与孩子之间多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增强亲子链接,亲子关系得到良好发展。
让孩子心灵根基稳固的三个准绳:1.孩子比东西重要;2.感受比方法重要;3.关系比事情重要。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让我们一起做爱孩子更懂孩子的父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