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问,看你经常出去学习,也没有看到你有什么大的变化呀?你为什么还要出去学习?
可能在很多熟悉我的朋友这里,我这些年并没有做太大的变动,还是那份工作,还是那个城市,那变化的是什么,是我的心态,是我的情绪,是我的思维……
我其实是性格有点急性的人,是个有焦虑因子的性格,童年原生家庭并没有给到我足够的安全感和配得感,内心力量并不强。因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不如意,才会让自己不得不走出来,不得不成长自己。因为我发现自己想要的只有自己能给,与其去抱怨,去想让别人改变,不如让自己改变。
真的走出来以后才发现原来生活就应该这样过,为自己而学习,为自己而生活,让自己开心快乐起来。当我一点点的进步,慢慢有了自信的时候,勇气也来了,于是我选择突破自己。不再想按父母想要的模式生活:我要去我想去城市,我想去我喜欢的地方上班。最初的出逃,父母是百般的不放心和各种想把我拉回去的念头,但是当我逐渐去坚持,并且把自己照顾的很好,把孩子照顾的很好的时候,他们的声音也渐渐的小了。
有时候人和人的关系很奇怪,真的,当你变好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对你好。当你不好的时候,周围的人也给不了你好。
这些年我渐渐喜欢上这种隔一段时间去学习的状态,当他们反对的时候,我就说就当作我出去旅游了,不要你们出钱,不要你们担心,只要你们照顾好我的孩子就好了。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学习是件很辛苦的事,舟车的劳顿,来来回回的折腾,但是对于我而言真的是一种能量的加持。有时候因为见到一些高能的人而开心,有时候因为又学到了新知而兴奋,在不同的场域看到很多爱学习的人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也许你不知道,学习力这个东西是越学习越有方法的。我现在最大的感悟就是只要到学习场域,一定有学霸存在,她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你可以悄悄去模仿。比如养育孩子这件事,有很多家长经常因为养一个孩子恨不得把自己养成抑郁症。其实根源在哪里,用耶娄老师的话来说,其实育儿要先育己。当你自己好了,孩子就自然好了。虽然有时与智商有关,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心态,修心才是第一。
我的感悟也是如此,孩子最重要的是内驱力的培养,内核的打造。一个内核稳定的孩子,有理想和目标的孩子,不会太差,只是早晚而已。今晚郭老师找我提美好生活社区的意见,娃一个人忙完这个,忙那个,完全没有被我们影响。因为学习已经是他自己的事,背书自己要打卡,因为老师会加分给他;和同学要讨论分享的内容,因为这是组内的活动,要提前准备,否则就给组内掉队了。当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当作他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他每做完一件都特别有成就感。
而这一切其实都源于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在重视学科学习的同时,更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和能力的培养,让他知道他的学习是他的事,而不是我的事。
学习带给我的快乐还有很多,比如工作上的,人际关系上的,思维方式和过去都有很大的调整,而这些调整给自己最大的好处就是:坏事背后必定有资源,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身体,一切都会过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