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网络上关于陆晓娅及她的影像生死课的介绍,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的缺少了生活乃至人生的自主性,她的看法令我陷入深思。
她说,上了她的生死课程的学员,假如看到他们重新拿起画笔或者学起架子鼓又或者学习别的喜欢的,她便可以确信学员在课程中获得了一些对他们有价值的启发。
人的真正魅力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个体的自主性创造,但自主性创造很难,假如个人缺少了自我自主性的思考,加上环境的重重束缚,恐怕就是浑浑噩噩度日了。
我很看重自主性,即便现实令人很绝望、无助,可是自主性的掌控却令我内心充满期待,自主性意味着我可以有一个通往自我价值全面实现的通道,缺失了自主性,我看不到一个有价值的自我,我也便无法真正地改变自我的心境。
高云,《思维的笔迹》一书的作者,真实姓名汪宏杰,是一位在我看来自主性十足的律师,也是一位为我们尤其是学习法律的人做出很好的自主性实现榜样的人。他通过优雅精湛的文字传授无数法律学习、工作者法律的思维、实践的艺术。
读者从来不是傻子,把别人当傻子的人自己才是真正的傻子。市场上好的产品、作品从来就是稀缺的,做好一份产品、撰写一部作品,她也许并不能成为畅销,但是她好不好还是由你决定,这很难,但是今天,我们作为个体已经很幸运,因为有许多的通道可以助你通向未来真正的自我。
认识到自主性的不可缺失并寻找到自主性的自我通道,我们其实就不会有逃避和追求安逸的心态了,因为所有真正的自主性是自我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来源于自我在理论与实践中行走思考,思考的产出才是不可替代性的根本。
我曾经想一辈子在象牙塔之中做学问,这样可以逃避社会险恶,但现在看来,未必那是很好的一个选择,虽然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因为生活永远在现实实践中,生活的哲学需要生活本身的体悟,实践中的问题更加需要智慧去破解。在实践中,自我自主性有更好的实现方式,持久努力、用心发现探索,意义自在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