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无意中知道了正面管教, 抱着好奇心参加一期家长课程 ,从此为我开启我对教育的新认知,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课程,教我们怎么做父母,做老师。
一路开始各种学习。狂看老师给的书单,实践正面管教工具,在2018年6月学习正面管家长教讲师课程。不过在心里对正面管教的理论基础一直没有弄明白,使用工具也是生搬硬套,总觉那里不对,也不清楚问题在哪里。在同行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一位很优秀的正面管教导师----北京正面管教杨潇老师。于是又抱着好奇心来学习正面管教学校讲师课程,原因是想听听男老师的课又会是什么样的。在北京的三天课程里科班出身的杨老师用喜剧表演、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员积极参与,课程设计逻辑线严谨,分享方式风趣幽默,让我的任督二脉好像一下被打通啦。许多的WHY,WHY,WHY……都迎刃而解,明白原来正面管教是这样的,工具是这样使用的。
比如:
“和善而坚定”-----这是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那什么是和善呢?什么是坚定?以前导师给解释是表达要尊重 ,原则要坚定。那原则又是什么呢?每个人对原则的认知又是不同的?让我们在践行的时候很难把握分寸 。杨老师给我们的解释是CONFIDENCE&RESPECT,坚定意味着当你使用恰当的管教方法是要有信心,和善意味着当你使用这些管教方法时,要保持对孩子和自己的尊严和尊重。用理论知识给我们详细解释这个理解原由及出处 。
“私人逻辑 ”。在家长和家长讲师课,老师们都是通过故事的方式给我们学员将“私人逻辑”,但是我始终不明这个东东是什么。杨老师给我们绘制一幅逻辑图 ,把各类知识要点有针对性的解释。对比感受和感知的区别。由于感受不同就会产生不同信念,做出不同决定,而基础的感知又源于孩子被对待的方式和家庭行为模式。原来私人逻辑是这个意思。明白为什么每次活动完毕后,为什么会问“你的感受”,“你的想法”,“你的决定”。也明白行为目的背后的理论基础。
基于这些理念的理解,让我在使用的时候会得心应手。
案例:
我们托管机构有一个孩子。来机构是之前妈妈就和我们说这个孩子适应能力弱,需要我们有更多耐心。在开学初期表现就是,反正我就是不听你的。你让我写作业,我就到处乱跑。你让我上兴趣课,我就发脾气。反正我就不学习,就是要和你对着干。最初,我对这个孩子有点逃避也有点束手无策,可是孩子已经来到我们这里,我们不能不管啊。于是先和他建立联结---聊天,聊家庭,聊他的兴趣,爱好,慢慢发现这个小家伙特别善于沟通也善良。比如:他说,老师我是奶奶带大的,我特别疼我奶奶,并且我希望我奶奶永远都不要死,我要他好好的活下去。等等。多次沟通让孩子对我的信任和安全感逐渐增强,也对我们机构的归属感增强。
在他的各种反抗、愤怒中总透着那一丝丝害怕和胆怯。比如,写作业总是拖拉,磨洋工,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其实他是不会,又追求完美,但是爱面子不好意表达自己。又害怕失败就表现出逃避、发怒等行为。后来和他妈妈沟通了解,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才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是幼儿园出现什么情况,影响孩子个性的改变。于是我每次看到他不写作业,我就会问,你不会还是不想写?有时候是不好意的说,我不会。那我就会手把手给他做示范,并且故意写的错,然后不断的修正几次,用实际行为告诉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很正常,学习就是一个反复习练的过程。所以现在遇到困难他就会举起小手说:“老师我不会,你能帮我下吗?”
在我和他相处的过程中,我对他用传统方式控制他,可是好像就是当时有效果,过几天他又恢复原来的样子。于是又把开始使用正面管教的各种工具,比如教授孩子技能,给孩子有限的选择,共同制定规则,等等。(按杨老师的话当对孩子束手无策时随便抽一张卡片,获取一种工具使用效果都会不错。)当然不是某一个工具就可以把孩子问题就解决啦,需要多种工具,长时间灵活应用。
这个孩子在我们机构3个月从一个爱闹情绪,不善于表达,不爱学习的小朋友,慢慢成长为一位对学习有兴趣,也知道适时表达情绪,愿意成长进步的孩子。每次看他,我心里特别感谢这个孩子与我的共同成长。试想如果没有学习正面管教,如果不明白工具背后的理念,如果使用不能融会贯通,孩子和我又会怎样呢?
正面管教不光是让我们拥有工具,更重要的是灵活使用工具,从思想认知到行为改变,才能让52种工具成我们的好伙伴,让正面管教溶于我们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