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三到工作第一年,六年的时间我基本上每个月会写一到两篇日志,但这两年基本上没有再写些什么。高中时有记日记的习惯,记了三年日记后再翻看发现基本都是流水账,千篇一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高三后学业沉重,慢慢也放弃了记日记的习惯。到后来有时去网吧玩厌了游戏,找个角落在空间敲打些文字,花两三个小时写一篇日志,七八百字像是写作文一样,倒也觉得挺有趣,逐渐也就发展成了新的习惯。
有私人电脑之后我会先在Word里敲出来,把不满意的保存在电脑上自己没事翻翻,觉得语句通顺不算言之无物的再发到空间。那时候写日志的同学也不少,互相交流评论倒也是增进感情加强了解的一个渠道。等到毕业后同学各奔东西,工作越来越忙,交流越来越少,理念差别也越来越大,朋友之间的日志逐步都是友情点赞而不再有什么讨论。及至微信发力,QQ连带着空间都不再怎么登录,日志也明显发的少了。Fashion一些的同学有在个人博客常年保持更新的习惯,这两年也慢慢停止了更新。
文章越来越难引起共鸣,自己翻看之前的日志也觉得记录的想法其实十分肤浅,无甚回顾的价值,开始怀疑是不是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无用的思考上。后来家庭出了变故,工作逐步繁重,写日志的习惯也就慢慢中断。
我这个人有些三分钟热度,没有什么特别持久的爱好,看书和写日志是两个我坚持最长的习惯,虽然大部分看的不是什么正经书,日志也写不出什么深度,但回想起来还是这两者促使我成长地最多,看书是输入,日志是输出,自己的思考是个加工地过程,很多繁杂玄妙的想法在真正用文字记录描绘下来之后,我才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
这两年甚少动笔,记录的频率下降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对遣词造句的掌握日渐生疏,有些想法也不知道该如何记录了,经常不知道怎么理顺逻辑关系,怎么分隔段落。词不达意,文章变得散乱,没有中心,两三百字便感觉已经牛头不对马嘴,很多时候也就搁置不写了。
工作三年后看待以前的自己,会有些后悔自己成长地太慢,错失了许多机会。尽管保留着看书的习惯,但眼界依旧局限,而且过多的事情都是浅尝辄止,对于接触过的知识也吸收的太少。这两年细细品味着一个道理:花费精力、时间去做些看似无用功的事情并非毫无意义,它对一个人长期的思维模式和成长来说意义重大。功不唐捐,对蔡永康那句“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越来越有体悟。
而回到我写日志这个习惯上,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反思,是否应该重新拾起这个习惯,每月至少一篇,有时间不妨做到日记的地步,把每日思考的重点记录下来作为践行“三省吾身”的一个笨办法。人生的前二十五年已经知道了太多的大道理,现在了解新的道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想那些道理适合自己,然后怎样落实到行动。
吾日当三省吾身,事毕乎?有无增进者乎?虚度光阴乎?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离开了学校,依旧希望每天可以进步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