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鬼谷子》,通篇都在讲一个字:变。变得主体有自己以及他人,变的载体有语言、行动、思想。
首先,为什么要变?
非常犀利甚至是功利的一个回答是:为了达到目的。
每个人的目的都不一样,或好或坏,或容易或简单。因为有想要的东西,想完成的目标,想做成的事,所以,我们为了达到这样或那样的目的,会动脑思考,采取行动,甚至是使用计策,总之,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接着,怎样变呢?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要慢慢回答。
一、对于自己来说,如何变:
1) 知己。一个人,无自知之明,就很难发挥所长,连自己的长处都发挥不了,难道还指望自己的不足去对抗一切艰难险阻,别逗了,这种情况下会赢的概率比中100万的福利彩票还要小好吗。
2) 脸皮要厚。厚到什么程度呢?要厚到自信地面对不熟悉的人和事;要厚到勇敢地面对难事,并坦然地接受挑战;要厚到淡定从容地应对他人的刁难。不然怎么能够面不改色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3) 能力是关键。这里的能力指的是知识技能及应变能力。晏子、烛之武、蔺相如等人,能在侃侃而谈的时候,保住本国的威严或利益,这与他们的应变能力,及知识储备有着必然的联系。至于他们在历史故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能力是什么,就要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二、对他人时,要通过知彼来制定策略使他人变。
了解对手的好恶,习惯,行事风格等等,是应当提前备好的功课。楚汉相争,在垓下之战中,楚军被汉军包围,韩信命士卒夜唱楚歌,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因此知己知彼,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及时看清事态发展的本质和走向,也就能及时规避风险或改变策略,不能无方向地前进,也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譬如张良,出身韩国贵族,先祖多次出任韩国的宰相,于是在投奔项梁大军后进言立韩王成为韩王,之后韩王被项羽所杀,张良相韩的幻梦彻底破灭,且张良早已看出项羽非明主,此前有多次对刘邦出手相助,于是投奔刘邦。若是张良对刚愎自用的项羽忠心耿耿,说不定也难逃被杀的命运。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
总之,如果有目标,就要想办法去实现它,并且要相信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更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