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拿单反拍照的时候,有一个叫等效焦距的词语,一直不太明白它的意义。
它本身描述的内容是,非全幅相机的镜头和全幅相机相比的焦距。在我看来,拍照时既然是从取景器观察按快门的,是所见即所得的,那么这个等效焦距有什么用呢?后来看到某些历史景点或者特殊的风景区,由于机位受限,只能在固定的地方拍摄,有些取景比较好的机位,就变成了口口相传的固定机位。拍到好照片的人,会把照片的技术参数分享出来,那么下一个需要在同样固定机位拍摄的人就有了参考,甚至就参考到自己镜头焦距是多少的问题,所以换算等效焦距就变得有意义了。
但正因为这个理由,让我不禁想,你能拍出来的,别人通过技巧也能拍出来,那么乐趣在哪里呢?摄影是一种创作,创造出和别人差不多的东西,这一定不是创作激情自己的初衷。
从那时起,我觉得在创作这件事上,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风格。无论水平如何,都能让熟悉自己的人一下子看出来:哦!这很可能是XX写(拍)的。
其实还是因为懒。创作这种东西是很容易产生和人比较的情况的,即便自己没有比的想法,也很难在环境中全身而退。我个人感觉作为一个天赋不明显(咳咳,也可能一点都没有)的人,如果并非主业,实在没必要在基本功上跟人一决高下,相同类型的伯仲难分时免不了争吵和“文人相轻”,终于技高一筹了也不见得有什么好结果,相同的爱好如果不能带来友谊反而发生了无休止的竞争,那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拍照上,我倾向于布列松的“决定的瞬间”,这样说可能不太要脸,布列松是什么级别的,轮得到我“倾向”?我只不过为了让读者容易了解的追求的风格。不过我也拍到不少有意思的照片,《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个最后去做摄影师的人,兰彻参观他家的时候他的墙上贴了很多动物的照片,显得和谐而又有趣,我自己认为这些自认有意思的照片就是那种风格的。
写作上,我倾向于普鲁斯特的意识流。这其实是因为我生活经历很简单,阅历不丰富的原因,但平时发呆思考的时候却也不少,如果客观条件上有相似符合的情况,可能就是意识流了。我在写作基本功上平平无奇,但是倒是可以做到去审视自己的意识本身,就像练内功的人做到丹田自视一样,我也常常观察自己刚刚意识是怎样流动的。所以如果写作上如果能有一点比别人擅长的,可能会在意识流,不过意识流的作品有影响力的非常少,这也就是说,不是我写作的风格是“意识流”,而是我仅仅在风格上追求意识流,偏好意识流。论水平,论风格的完整要素,我还差得远着呢。
最近在写人,往公司报纸副刊上投投稿。刚选好了主题,就是反差萌。
之前偶然在节目的时候,有个姑娘内向不多话,当主持人让她表演的时候,她也一脸害羞和紧张的表情。但是一旦音乐出来,或者主持人说了“开始”,那么她的表情就突然变了,做得相当认真,水平和之前的表情相比也可以说令人刮目相看。
反差萌真的能突然抓住人,真的很迷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