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姨的故事节选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78405/ffdff29ef2820d3c.jpg)
退休了,清河中学的同学段耕、李伯群、李良松几个人商量一起办本诗刊,取名《思韵》,由我负责版面设计。我欣然加入,觉得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重新找回办报办展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思韵》是一部纯手工制作的诗集。同学们的诗稿源源不断的交到我的手中,有手写的、有打印的、有白板纸、有作文纸、五花八门。我必须一篇篇地将他们的文字抄写工整,并按不同内容装饰好题头尾花和插图,然后再拿去打印部复印。这个活工作量很大,我又是个一根筋,着手工作后就夜以继日地又写又画,忙得顾不上吃饭睡觉,为此老伴没少说我,他说你这样下去眼睛要瞎了,腰也要受不了啦。我一边答应着他,一边却怎么也停不下来。终于,经过一连十多天的辛苦工作,我们独一无二、精美绝伦的《思韵》终于初见雏形。扉页上的诗训“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有情必抒,有话就说,赏心悦目,健康活泼,陶冶情操,精彩生活”32个隶书字是我亲手书写的,里面的插图是我一笔一画画上去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78405/258f8ced4a8c2a19.jpg)
看着自己精心设计的图文并茂的手工诗刊,我无比欣慰,正在我得意洋洋,拿着诗本独自欣赏的当儿,老伴走进门来,他先是看到了我红肿的双眼,后又看到那一沓诗稿,便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夺过诗稿,扔在地上,怒气冲冲摔门而去!
我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哭完过后,心绪渐渐平静下来,我知道老伴的这种暴力阻挠是因为心疼我已经红肿的睁不开的双眼。但是因此而撂挑子,就是牺牲了个人的所爱,打击了同学们的激情,这也不是我能做出来的事啊!想来想去,这件事还得坚持下去。我擦干了眼泪,小心心翼翼的捡起散落的100多张册页。从这之后,我开始注意劳逸结合,放慢了工作节奏,养好了眼疾,《思韵》历时 半个多月的辛苦编辑,终于出刊了。
没想到,《思韵》首刊号一经刊发就火了,尽管我画的彩色插图,同学们的彩色照片复印后都成了黑白册页,但却还是让人眼前一亮,毕竟是独一无二的自己的作品,亲切无比!外班的同学发现了我们这个平台也羡慕不已,争相投稿,诗刊不断需要加印,印刷店老板为老知青的才气和热情感动了,每页只收两角钱的印刷费,每册只收20元的成本费,全北京市再也找不到这样低廉的价格了。有的同学还不过瘾,要求加铜版纸的彩印册,一算成本,每册要150元,那也要订购,他们说:《思韵》里不仅有自己的激情,有人生的感悟,有自己的彩色照片,还有田服敏的书画和心血呀!
我们成立的诗社,手工制作的诗刋也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赞扬。政治老师李科就曾为我赠诗如下;
赠田服敏同学
作者 李科
久别田服敏,今日得新颜。
气宇冲霄外,体韵遂内涵。
笔画三原色,舞幻九重天。
诗作合为事,文章时而篇。
艺在书画界,身形闾里间。
延安养成红梅质,清河育就出水莲。
我观思韵书画作,尤喜琵琶做反弹。
踮脚曲膝目探海,背肩琵琶欲飞天。
人生有价须正道,艺术不厌曲里翻。
天才只为勤奋备,成就还需苦钻研。
我为同学生骄傲,更为自己做长鞭。
夕阳有色红似火,与君为伴可延年。
其他老师也为我们的创刊欣喜万分,鼎力支持,语文老师高惠民,物理老师邵玉林,数学老师田静然,英语老师郑怀仁等都要求加入我们的诗社。他们不仅积极供稿,还在50年后又重操旧业,为我们面授诗词歌赋的写作技巧,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他们还建议我们做专题出刊,并联系社会活动。如联系到亚洲最大的监狱“垦华监狱”去参观,以诗词歌赋慰问干警,教育犯人,开展书法笔会,赠囯画,演节目。诗刊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我常想,《思韵》诗社的参与者都是古稀同学,耄耋老师,但总是那么激情四射,文采飞扬,展现出不同一般的才情与抱负,是否因为当年的清河农场是劳改农场,清河中学的同学许多都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为此我也赋诗一首:
悟
青春遭遇动荡年,延安插队落乡间。
学业无成多荒废,花季流逝成遗憾。
探究科学无从起,五易岗位样样干。
转瞬花甲古稀岁,重读书本费钻研。
费钻研,休畏难,老来写诗心地宽。
方才仿佛梦仍在,基因激活别洞天。
学海茫茫再度游,抒发情感作词填。
诗画歌舞慢中悟,迟到精彩金不换。
《思韵》诗刊从2013年创刊到现在已经10年,出刊39期,至今仍在坚持。 我虽因身体原因在三亚长住,不适合繁重的手工绘制工作,美编工作便改由精通电脑的陈会勇在电脑上完成。 但是,我和《思韵》的联系从未断绝,我会和诗友在微信上交流、对诗刊的发行提出建议,我还会收到他们定期寄来的新刊。
《思韵》是我退休生活的又一个园地,是我极为珍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为诗友们不懈的坚持、不减的激情,任劳任怨的精神感动和激励。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这一代知青的风采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