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传3000年前,普兰的洛桑王子在美丽的孔雀河边建起一座华丽的宫殿,并与他的嫔妃们生活于此。可好景不长,善良淳朴的王妃雍卓拉姆因不堪忍受众嫔妃的嫉妒与迫害,在一个月圆之夜幻化成一只漂亮的孔雀,飞过白茫茫的雪山,消失在夜空中,从此杳无音讯。崇尚善良与自由的普兰人为了纪念这位贤良淑德的王妃,手工缝制藏袍,将名贵的绿松石、蜜蜡、珍珠等宝石作为配饰,做成了现在的“飞天服”服饰。
至此,“飞天服”服饰的故事拉开序幕。
巴桑欧珠家墙壁上的飞天服饰的相片
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飞天服“服饰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服装羔皮袍的面料以毛呢为主,领、袖、襟底镶水獭皮;披风里子用的是羊羔皮,面子一般用昂贵的绸缎、水獭皮镶边,呈方形。带制作精细、装饰典雅的饰品,整套服饰是普兰服装中最精美、最独特的。
我们跟随藏西藏北冬季越野体验游的团队进入普兰县,向东南方向行驶30公里,大约20分钟左右抵达科迦村。
在这个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农村里,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普兰“宣”服饰中,飞天服尤为著名。
进入科迦村的巴桑欧珠家,通过狭小的木梯进入二楼,科迦村的妇女们正在相互帮忙整理服装头饰、系披风,男子们在一旁做最后的整理。“飞天服”主要是由服装和配饰两个部分组成,缺一不可。
“宣”服光款式就有18种,每一套服饰都大不相同
图/巴桑欧珠提供
“全村698户人家,这样的飞天服饰仅存8套,我们家也就只有1套。”男主人巴桑欧珠给我们讲述着服饰的故事。如果仔细观察,在古格王朝遗址里的上千年的壁画中会发现有“宣”服的踪迹。“宣”服饰普兰服饰的一种统称,这种“宣”服光款式就有18种,每一套服饰都大不相同。
巴桑普尺(巴桑欧珠的妻子)便是“飞天服”服饰的拥有者之一。
披风的图案有上百种,有的来源于汉藏文化的融合,这是巴桑普尺的披风图案 图/巴桑欧珠提供
巴桑普尺“飞天服”的牛皮藏靴 图/巴桑欧珠提供
“服饰的历史,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有一千多年了吧,反正祖祖辈辈就这么传下来了。”巴桑普尺在整理衣服时,巴桑欧珠站在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服饰的袖子会比较长,穿的时候就会把袖子内镶翻在外面,好看也不会影响干活。”
一套“飞天服”大概有20斤左右,最轻的也有10斤,这跟着装上的饰品的大小、重量有关,服饰上的红珊瑚、蜜蜡、绿松石、珍珠等饰品的数量没有固定的说法,巴桑欧珠介绍着服饰。“飞天服”的穿戴非常讲究。一般先穿内衣、靴子、藏袍、佩戴饰,所有的服饰都穿戴整齐后,才能披上雍容华丽的披风,这样的一套“飞天服”才算是完整。
不仅如此,佩戴饰品也要注意其细节。佩戴饰品要先佩戴胸前的项链,短一点的链子就直接佩戴上去了,长的链子就需要两根绳子在胸前左右有序地排列后,分别用一根绳子绑着,绳子的末端绑在身后,这样一串串长短不一的链子便错落有致地摆放在藏袍的前面。
然后佩戴的是脖子上的饰品,藏语为སྐྱེའུ་(读音giu)。用两根绳子将饰品固定在脖子上,一般以珊瑚为主;接下来便是肩饰,用两根绳子作为固定,一根系在脖子上固定,另一根系在背后腰带上;头饰是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头饰的脑后勺处有两根拇指粗的深色绳子,把它固定在头上末尾还有一根细绳子拴在背后腰带上起到固定的作用。
穿戴普兰服饰时,要按从脚到头的顺序穿戴,最后佩戴头饰。脱的时候从头饰开始一件件脱到靴子。
“飞天服”服饰华丽且端庄,是祖祖辈辈十几代人不断积累流传下来的。藏袍、腰带、披风、藏靴等每个主要构成部分都记录了这个地方近千年的文明历史。当我们询问巴桑欧珠仅有的一套”飞天服“会传承给哪个孩子时,巴桑欧珠认真地说:会传承给儿子。
在以前,只有达官贵人家有”飞天服“服饰,这不仅显示了家族的财富,更象征家族权力威望。现在,依旧可以看到当地百姓们,在婚庆或重要节日穿着贵重、精美的“飞天服”,戴着最为珍贵耀眼的首饰,身上缀满银镶的红珊瑚、玛瑙、绿松石、蜜蜡等珠宝,然后双臂在胸前交叉相连,以“宣舞”舞步边唱边舞。
-Tips-
1.宣服传承:如果家里有一儿一女,无论有几套服饰都会传承给儿子;假如家里面两个儿子,便会传承给大儿子;如果家里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就会将服饰传承给女儿。
2.“飞天服”披风,藏语吉韧(音译),平时科迦村的村民也会有穿戴披风的习惯,贵重的披风只会留在重要的节庆中才会穿戴。
3.服饰和头饰的绳子大多采用牛皮绳或者羊毛细绳作为固定。
4.普兰“宣”服饰上装饰有黄金、白银、绿松石、玛瑙、红珊瑚、珍珠和黄田等珠宝,价值连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