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四川诸市
广汉:“房湖”与“古雒城”

广汉:“房湖”与“古雒城”

作者: 2018栏杆拍遍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09:12 被阅读7次

             本文关键词:房湖公园   房琯与杜甫  古雒城/遗址   广汉民俗:“保保节”      共90张照片

             四川省德阳市下属的广汉市,历史上称为”雒城“。 雒城镇是广汉市委、市府所在地,是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汉高帝(公元前201年)为雒县治所,名“雒城”。元置汉州,为州治所,清末名城会,1913年废汉州改置广汉县,为县治所,称“城守镇”。1950年置城关区,1956年设城关镇,1980年改称“雒城镇”。

             房湖唐代著名宰相房琯谪任汉州刺史时主持开凿的。房琯:字次律,河南洛阳人(生于公元697~卒于763年)。上元元年(公元760年)罢相,谪任汉州刺史。《绳乡记略.古迹》中载:“房公次律罢相后,为汉州刺史,凿巨浸,人号为‘房湖’”。湖面约4000平方米,湖畔竹木浓荫,亭台楼榭,是房琯公余休憩之所。现公园更名为“房湖公园”,湖旁修建有“琯园”、“留琴馆”、“信可居”、“清怀轩”、“冰光阁”等仿古建筑,并将“房公石”移入“留琴馆”内保存。1991年4月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广汉火车站。从绵阳火车站乘车到这里,仅需7元。(2010年价格)

    下图、从车站乘公交车可已进入市区,我选择步行,大约800米即可到达古雒城下。沿途可以看看市容。

     下图、  小城广汉的建筑颇具时代风格

     下图、  位于房湖公园路口的路标,从广汉车站到此仅步行约10分钟

     下图、 古雒城对面的商场和民居

     下图、 古雒城遗址正在维修        脚手架和安全网还未拆除

      下图、 古雒城近景        城楼上匾额“雄临天府”

             房湖公园西面园门是雒城古城的雉堞大门,雉堞500米,城楼三层,高耸巍峨,金瓦生辉,檐柱流丹,庄严雄伟。只可惜不能拍摄楼上的3副对联。

     下图、 城门口的石狮

            房湖公园:位于广汉市雒城镇西南隅,被誉为“川西明珠”,为唐代名相房贬任汉州刺史时所建。占地528000平方米,在川西各县中均属罕见。园内古色古香,既有苏州式园林小巧玲珑的特色,又有巴蜀园林中古风的神韵。房湖公园又名房公湖。在广汉市内,现为广汉公园。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房琯迁任汉州刺史时所凿。房琯,唐朝玄宗时丞相,刚直不阿。肃宗即位后嫉琯,命琯征讨安史之乱,因兵力悬殊战败,贬官汉州(今广汉)刺史。房琯在汉州多善政,深得民心。曾凿二湖,一为西湖(后称房公西湖),一为城湖(后称房湖)。

     下图、 古雒城内残存的日晷

       下图、  抗战烈士纪念碑,向英雄们致敬!

     下图、 古雒城城墙上看市区

     下图、 房湖.信可居  外景

      下图、 信可居 旁门         对联: 小舫浮溪添古趣   老梅映水吐真香

      下图、 信可居  院内

          下图:房琯纪念堂

            对联: 进谏缘出拔贤应众望以兴邦壮怀义胆      凿湖岂惟避暑益农耕而济世雅有巧思

     外侧对联: 漫劳旧雨明心迹     自有焦桐见性灵

             据史书载:房琯,字次律,河南河南人。父融,武后时,以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元年,贬死高州。琯少好学,风度沈整,以廕补弘文生。与吕向偕隐陆浑山,十年不谐际人事。开元中,作《封禅书》,说宰相张说,说奇之,奏为校书郎。举任县令科,授卢氏令。拜监察御史,坐讯狱非是,贬睦州司户参军。复为县,所至上德化,兴长利,以治最显。

             下图、房琯传

      下图、 房琯塑像

              房琯与杜甫画像

             房琯与杜甫为好友,房琯在唐玄宗来到四川避安史之乱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唐玄宗逃往四川后,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担负起领导全国抗击叛军的重任。至德元载十月初三,唐肃宗由灵武南下,抵达彭原(今甘肃宁县)。由成都刚到不久的宰相房琯,上疏唐肃宗,请求领兵收复两京(即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肃宗急于克复长安,见疏非常高兴,立即任命房琯为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并准其自选将佐。唐至德元载(756年)十月,房琯以中军、北军为前锋,十月二十日,进至长安西北的西渭桥。二十一日,中军、北军与叛将安守忠部在咸阳东面的陈涛斜相遇。房琯搬出古兵书上的车战法,以牛车2000乘,两旁配以步骑,摆开阵势,冲向敌阵。安军顺风擂鼓呐喊,牛皆闻声惊骇。安军又纵火焚烧,唐军人畜大乱,牛踩马踏,你挤我推。安军乘机掩杀过来,唐军死伤4万余人,幸存者仅数千。二十三日,房琯又亲领南军出战,复遭大败。杨希文、刘贵哲都投降了叛军。新朝廷刚刚召集起来的兵力损失将尽。这就是唐代著名的“陈涛斜之战”。

               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因房琯指挥平定“  陈涛斜之战”失败,为唐肃宗所贬。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谏,结果得罪肃宗,也被贬。

     下图、 房琯弹奏过的古琴

      下图、 房公石,现置留琴馆中,是较珍贵的历史文物。相传为房琯开凿西湖发现的一块红沙石,形状如心,两尺多高。房公珍爱,将此石置于大堂公案上,寓意秉公无私,执法如石,州人缅怀房公,将此石陈列于州署二堂前。明代知州柴广建亭保护。后石亭坍塌,此石曾多次迁移他处。现保存于此,堪为世之珍宝。

        下图、杜甫“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

            留琴馆,即“房琯纪念堂”,是园中的主干,宽敞雄伟,庄重肃穆。大厅正中竖房半身镀铜塑像。橱柜中陈列有关他的史料、照片和字画。塑像后的漆木屏正面镌刻《房琯传》,背面刻杜甫《祭故相园清河房公文》,这是广汉老书画家阳熙写的隶书,笔力刚毅稳重。馆内的“西湖夜月图”为名画家岑学恭的手迹。

     下图、留琴馆正门   

    前排长联:

    杜陵飞盖当年兴寄新鹅春雁情牵流水高山诗魂剑胆常系竹岛花溪宦海风波相怜故朋挚友厚意薄云天一代知音传佳话

    房相鸣琴旧地秀含东岭西池清浴朝晖夜月胜境名区频来骚人墨客琼楼玉榭具见巧手匠心芳声播遐迩四时好景赞明珠

     后排对联:

                  旧相思追有块石犹抒×池堪证近水遥山遗惠在     名园制巧喜琴亭幽韵蘭畹清芬春风秋月好怀多

     下图、 心碑      对联:刺史百姓千秋一石     百姓刺史一石千秋

      下图、 琯园回廊内景

     下图、清怀轩       对联:满座春风鼎沸茶香喜迎客      一庭秀色莺歌燕舞最宜人

            琯园坐落在湖西北岸,由留琴馆、怀清轩、信可居和冰光阁等厅堂廊阁组成。建筑富丽典雅,设计匠心独运,古色古香,典雅另致。

             下图、琯园     李一氓题

     下图、 琯园正门 廊柱    前排对联: 回首忆沧波水光潋滟晴方好    怀君属秋夜琴韵依稀月更明

                                     后排对联: 如是匠心同造化     宛然唐相旧经营

              下图、  房公湖中门 “房湖公园”  赵朴初题

                对联:房杜有遗踪雒水清漪怀远泽      湖山增胜概名园秀色鉴流风

      下图:这是位于“房湖公园”内的“广汉文庙”         (关于“广汉文庙”本博客另有专文介绍

    下图、   字库        位于广汉文庙外,实际功用就是烧废纸的火炉

    下图、覃子豪纪念馆(未开放)     关于覃子豪其人其事,详见本文:附件二

            覃子豪纪念馆,位于园艺园中的兰苑内。覃子豪(公元1912/1963年)出生于广汉连山覃家沟,病逝于台北,是本世纪东南亚最著名的“海洋诗人”。抗战中,他从日本归国参加抗日文化活动,创作诗歌,主编文学副刊。1947年去台湾,成为“诗坛三老”之一,被誉为台湾“诗的播种者”及“蓝星象征”。纪念馆门口的对联:“平生宦境同江水;一代诗名继海峰。”这是台胞谢树楠对他一生及其歌成就的赞誉。 

              下图、 覃子豪纪念馆庭院内绿荫匝地

    下图、 覃子豪纪念馆外墙

    下图、荷花池,即古代房公湖,为唐代名相房琯贬任汉州刺史时开凿。湖畔的亭台楼榭、竹林树木,是房公公余休息之场所,也是文人骚客饮酒赋诗唱和之佳景。荷花池水面约13000平方米,湖面有水上折廊,日照水映,波光粼粼。折廊通往湖心“饮碧亭”。亭中小憩,神清气爽。凭栏四顾,可见满池青翠,粉黛出水,风流丽质,似亭亭玉立的仙子在碧波中美目流盼。微风骤起,掀起一片绿浪,送来阵阵荷香。在此可尽情领略荷花的娇美、幽雅和高洁。

     下图、  兰苑内景

     下图、 兰苑外的奇石

    下图、对联: 大观饮岱色      小住听泉声

            远香凝翠楼,俗称“红楼”,水榭式仿古建筑。一楼一底,楼顶飞檐翘角雍容古朴。楼底片根云龙大石柱浑厚壮实。楼底三面临水。楼南为林荫长廊,明代十二古柏凌空盘曲,俗称“十二相”。这里是川西每年正月十六“拉保保”最热闹之处,人山人海,数百年不衰。

           下图、正在维修中的“远香凝翠楼”

     下图、荷花池中“饮碧亭”

    下图、  《房湖公园纪略》碑          著名诗人流沙河撰文      一九八八年立

    下图、 翠山下的房琯与杜甫塑像        后面的房公亭正在维修,惜不能登覧全湖景色

    下图、  隔湖相望的“信可居”

     下图、冰光阁          位于房湖西岸      可惜那副长联未拍摄清楚

                对联:鱼跃鸢飞相上下       波光云影共徘徊

        下图、 湖东拍摄西岸景色“琯园”建筑群

    下图、  信可居     全园最美的地方

                           对联:东借荷风西借柳  早听竹沥晚听泉

     下图、 位于房湖公园西南角的亭子,遮蔽在浓荫中,经过汶川地震损坏后,还未修复

    下图、  古雒城角楼,目前也是危楼正在加固,施工围挡阻碍了我的脚步,只可远观。

    附件一

                           杜甫  《别房太尉墓》诗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房太尉即房琯,他在唐玄宗来到四川时拜相,为人比较正直。公元757年(至德二年),为唐肃宗所贬。杜甫曾上疏肃宗为房琯力谏,结果得罪肃宗,几遭刑戮。房琯罢相后,于公元763年(宝应二年)拜特进、刑部尚书。在回川路中遇疾,卒于阆州。死后赠太尉(见《旧唐书·房琯传》)。两年后杜甫经过阆州,特来看看老友的坟,并赋此诗。

           附件二                   覃子豪生平简介

            覃子豪,又名:天才,原名:覃基,1912年出生于广汉县城西街。早年就读于北京中法大学,深受19世纪浪漫派诗人的影响,推崇象征主义诗风。30年代留学日本,开始进入诗坛,曾倡导“新诗歌运动”,主编文学副刊。1947年为谋生计漂流台湾,创办了第一家以抒情为正宗的《新诗周刊》。1954年,他与余光中等人成立了著名的“蓝星诗社”并任社长。1963年,因肝癌病逝。

              附件三        广汉“保保节” 

             “保保”是四川方言,意为为了保佑小孩儿长大,找命好的人做干爹干妈。所以单叫干爹(保爷、保爹)、干妈(保娘,需未婚者),也叫“保保”。拉保保是四川地区古往有之的特色风俗。拉保保即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这一川西独特的民俗在80的广汉确定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保保节”

            农历正月十六“保保节”。一年一度的“游毛病、拉保保”传统民俗活动也在这一天展开。近年来,正月十六到四川省广汉市参加和观看“拉保保”的人数不断增加。从唐代开始,广汉就有正月十六男女老少外出踏青“游毛病”的习俗,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驱除病痛,祈求一年平安和好运。明末清初,传说当地一位村姑随母亲到雒城“游毛病”,遭地痞纠缠不休。此时,姑娘急中生智,拉住出巡的县太爷称其“干爹”以求自保。事后,县官非但没有怪罪反而将其收为干女儿。此后,广汉民间便形成了每年正月十六“游毛病”和“拜干爹——拉保保”的风俗。

         随着时代的发展拉保保的含义与形式逐变。原来那种领子保关煞的迷信观念渐变为通过拉保保达到联络感情,互相帮助,共同关心下一代成长。

             起源地:四川省广汉市雒城      起源时间:清康熙年间,正月十六

            起源:清康熙时,有年正月十六日,有乡下母女俩进城游春,走进文庙,累了,就在城墙下的12株古柏树下歇气。几个无赖汉见姑娘漂亮,就说些不三不四的话。母亲拉着女儿起身便走,几个无赖也紧紧跟着。母女俩走到衙门口,母亲急中生智,转身对无赖们说:“你们紧跟着做啥,我女儿要进衙门去看她干爹!”无赖们摇头晃脑表示不信。母亲就对衙门的差人说:“麻烦你给老爷禀报一声,他的干女儿来看他了。”差人进去照禀,州官又惊又疑:“我是外地人,汉州哪有干女儿啊?”转念又想:“一般平民百姓怎敢到衙门来冒认官亲呢!必定事出有因。”于是,他出内厅来到门口一看,只见母女二人面带惊惶,旁有几个无赖汉嘻皮笑脸。

         州官心里明白了八九分,遂问几个无赖:“你们几个年轻后生跑来在这里干什么?”无赖们你看我、我后你,不知如何回答。母亲为了息事宁人,忙打圆场说:“这些年轻娃娃,是我们在路上碰见的,要跟着我们一起游春。”几个无赖趁机下台,说:“跟她俩娘母各处走走,没得其他意思。”州官说:“太平世界,朗朗乾坤,万民游春,各游各的,男女有别,你们这样成何体统!”几个无赖吓得额上冒汗急忙离去。母亲才向州官说明原委。州官见那母亲十分机智,女儿也聪明伶俐,就将错就错把女儿认为干女。后来,人们为了使子女健康成长,就在每年春社日(立春后第5个戊日)和正月十六日“游百病”时为子女找一个干爸爸,称作保保或保爷。

            保保节历史

            游百病与拉(拜)保保 正月十六游百病,清代即已成俗,有“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之说。这天,城乡男女老少多出门一游,到城内的一般要上城墙游览,并在文庙万仞宫墙附近古柏林中折一小枝柏桠,插在头上或帽檐,取柏字的谐音,喻“百事顺遂”、“百病不生”、“白头偕老”、“富贵白头”等以为吉祥。同时,也有携带幼婴于大柏树下拉保保(干爹)的。民国初年,文庙龛师黄某,事前准备一筐小柏桠,在正月十六将值年牌挂在文庙外泮池恰那城墙下的12株古柏中的1株上,从东到西依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年次悬挂,如子年挂在第一棵树干上,丑年挂第二棵,以此类推。并劝阻游人不要随意摘古树枝叶。游人就筐中取柏桠一小枝带上,随给一两文钱与龛师。稍久人们遂称十二古柏为“十二相”。每年正月十六游百病,在十二相旁拉保保也同时进行。

              保保节发展

          1950年以来,禁止封建迷信,拉保保活动一般是悄悄进行,但游百病相沿未断。

          70年代中期起,游百病与拉保保逐渐公开,逐年热闹。父母带着婴幼儿的帽子在树下等候,选择一个自认为合适的人,则把婴儿交其人抱着,并取下婴幼儿的帽子带在被拉者的头上,一同至茶馆或饭店认干亲。旁观者则在一旁哄笑取乐。

          1980~1985年,每逢正月十六,房湖公园内几无隙地。公园入口处的大连路和下南街、片马巷等处拥挤不堪,公园除在窗口售门票外,还在大门外设临时售票点多处。同时公安民警亦至维护秩序,至午后三四点钟,游人才逐渐减少。

         1990年,房湖公园于正月十六此日设立“拉保保”有奖活动。

          1991~1996年,每年正月十六日,房湖公园的游客均在10万以上,拉保保也从一二百增长到五六百。1994年起,金雁湖公园亦有人在十二生肖铜雕群前拉保保,当年为19对,其后不断增多。1993年~2002年这10年的“保保节”共“拉”成“保保”20000余对,累计吸引游客达400多万人。

          2002年,在广汉参与“拉保保”者达18万之众,其中,有1000多人幸运地当了“保保”,仅在房湖公园登记的“保保”就有514对。

          2003年,50万人涌进广汉“拉保保”,公园人扎堆,饭馆打拥堂,车站排长龙。当日公园光门票收入就有250万。截至下午5时30分活动结束时,两大公园拉出了“保保”近2000对。

           2004~2005年,广汉“保保节”气氛日渐走高。

           2006年,首届“广汉国际保保节”开幕。超女助兴广汉“保保节”,陆毅、张靓颖、易慧、叶一茜、冯家妹以及林爽等将齐齐现身广汉,众人不但将在当晚“爱与世界”大型文艺晚会高歌为“保保节”助兴,还将现场拍卖自己的私家藏品,以资助当地的贫困儿童。

          2007年,正月十六广汉国际保保节,25万人冲着“保保节”活动来到广汉,人山人海,万人现场拉拉拉。当年到组委会登记公证、成功结对子的“保保”和“宝宝”共900余对。

          2008年,无限资讯频道采访了广汉国际保保节。拉“保保”是广汉的传统习俗,年轻的父母到这一天到广汉房湖公园为孩子拉个“保保”(干爹),以欺保佑其健康成长、无病无灾。这种习俗近年来更是受到更大范围的追捧,保保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单是广汉,就又开辟了更年轻的金雁湖公园作为保保节的分会场,若干年前,什邡也把每年的雨水节定为什邡的保保节……

          2009年,广汉房湖公园举行一年一度的民俗“保保节”,出现“职业拉手”借机赚钱,民俗“保保节”出现变味。

             全文完


    2010-10-13 11:35  发表

    2014-10-15=498

    2018.11.27-阅读1846,评论77,网易博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广汉:“房湖”与“古雒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ig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