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竹韵格律学堂】第二百一十五课‖诗词写作之谋篇布局

【竹韵格律学堂】第二百一十五课‖诗词写作之谋篇布局

作者: 舞蝶儿 | 来源:发表于2022-05-09 22:09 被阅读0次

主讲/ 边义老师

诗词写作之谋篇布局

古典诗词的谋篇布局主要体现在情与景的组合方式上,叙事的时间顺序上,绘景的空间顺序上,以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反结合、抑扬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上。

一、情与景的组合方式

诗词贵在言志抒情,无论绘景、叙事,都是为抒情服务的。古典诗词中的情与景关系的章法安排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先景后情,也可以先情后景,还可以情景交融,甚至可以配合绘景,于叙事中以细微的动作细节生动地表现丰富的内在情感。请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中先写朝雨、柳色,描绘出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然后叙述临别之时的殷勤劝酒场面,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深情尽在殷勤劝酒的细节描写中。此诗先写景再叙事、议论,是先景后情,事中见情。

再看张籍《秋思》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中由客居地秋风吹落满地黄叶的萧杀之景,引发思乡之情,于是叙述“作家书”以寄意之举,“复恐”、“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典型动作细节中,显示出诗人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以景引情,寓情于事。

二、叙事的时间顺序

叙事性的古典诗词,常常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能够清晰地显得事件的发展过程。诗词中的叙事、绘景、抒情,能够表现出清晰的时间流程,使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请阅读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中是按照“受邀→上路→作客→辞别”的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写作的。先叙述诗人的农民朋友“具鸡黍”发出邀请,再描绘诗人前往朋友家的路上所见村外之景(近处的绿树环绕村庄,远处的青山依依相伴。这里写景既有近景,又有远景),进而描写诗人到朋友家之后的饮酒闲话情景(面对着场圃饮酒,一边饮酒一边闲话农事),最后写诗人临走之时的主动预约(重阳日还将再来“就菊花”),这样,以时间为序,依次写诗人的行迹,借诗人的所见所感记叙应邀到农家做客的一番经历,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与农民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故人待客的热情,诗人做客的愉快,主客关系的亲切融洽,其乐融融。

三、绘景的空间顺序

写景状物的古典诗词,一般着眼于空间的远近、大小的关系对比来结构篇章。可以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可以自上而下或从下到上,可以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可以自前到后或从后到前等,按照不同的空间顺序依次绘景状物。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的写景重在以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不断变换的场景,“帐外→帐内→帐外→帐内→帐外”便是诗中曲折有致的空间关系链条,通过帐内写人物的活动与所闻、所感,帐外写人物的所见与感受,反复渲染天气的酷寒恶劣、环境的凄凉萧杀,流露出对分别的不舍、对朋友归途的担忧、对自己归期未卜的惆怅。

2022.05.09 舞蝶制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韵格律学堂】第二百一十五课‖诗词写作之谋篇布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jk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