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电影,心情难以平静。
钱学森因为爱国,而选择了放弃美国的物质享受和名誉地位。30多岁的钱学森参加了美国航空与航海的科研实验,流利的英语,深入的理论研究,使他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一洗白衣尽显文人的儒雅气质,妻子蒋英的歌唱也天赋异禀。回国后,穿上了蓝色工作服,常年在荒凉的罗布泊,物质贫困,工作艰苦,但他毅然前行!
钱学森因为爱国,勇担重担艰苦奋斗夜以继日完成了国家领导人的重托。原子弹怎么才能升天?团队呢?实验场地呢?生产材料的工厂呢?于是就从克服一切困难,一一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苏联专家撤出之后,可以说没有了一点点依靠,完全处在了摸索状态。但就是这样,时刻没有忘记对国家领导人的许诺,夜以继日,只为早一天能试验成功。试想,如果一直不成功,也是可能的呀,自力更生最后获得了成功,这需要多么强大的自信,又需要多么严密的科技运算,真是亚历山大呀!没有困难,怎么叫勇敢?原子弹爆炸的困难尚且解决了了,还有什么困难是中国人民不能解决的呢?
国家相信钱学森,有求必应,在困难中集中力量高军事科技,为新中国铸造铜墙铁壁。国家领导人相信钱学森,给他调来军队,给他组建团队,给他动员试验地点移民,正是对人才的信任,才为钱学森的成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保障。当看到在国家困难时期,人人都吃不上肉的情况下,优先保障科学家他们的饮食,我被领导人的真诚深深打动。是啊!我们必须有原子弹、氢弹,有,不一定要用,但没有是万万不行的。
人民相信钱学森,听从指挥,在从零学起的基础上,团结如一,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当看到钱学森给科研人员上课的时候,与黑板的公式符号感觉如同天书,钱学森在美国课堂上讲课的时候,尚且有人听不懂,现在,面对着没有科技前沿知识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耐心的进行讲解,最后大家用爱国的热忱,团结如一人,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试验成功。
从这部电影中,我学习到了钱学森的爱国精神,也学习了他勇敢担当重任的精神,学习了部队战士听从指挥的作风,更学习了军民团结奋进如一人做人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