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南国医医学研究院官方订阅号,如侵删。
自2016年以来,针对中医(专长)医师考前培训的市场逐渐形成,大量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培训机构为收取更多学员使出浑身解数,客观上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因一部分不良机构的恶性竞争,出现了损害国家、行业及相关人员的行为。
为此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先后发布了3次声明,力图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但至今仍有不良组织以培训为名吹嘘包教包过,声称即使是中医零基础的学员,经过他们的短暂培训后也能报名考核并的拿到《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影响非常恶劣。
本文尝试针对行业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感知行业的别样视角,帮助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合法合规的途径,早日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成为人人敬重的中医师。
零基础上培训班就能拿证??
这样的想法太天真
《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发布落地,使一个新的中医师资格证书——《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备受瞩目:没有相关学历的限制,只要通过考核就能发证,拿到证后可以直接备案开诊所……
要知道,中医药大学临床专业本科毕业生如果想要开诊所,也是需要在考取《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才有资格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而拿到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可以直接举办中医诊所!!!
一时之间,许多无证医务人员、中医药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甚至是零基础中医爱好者们都兴奋不已、奔走相告,在将这个好消息广泛分享出去的同时,也在打听各种小道消息,看看有没有“捷径”可走。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些大大小小的机构看到这股喷薄欲出的强大需求,纷纷推出了中医(专长)医师考核培训的相关课程。
但市场初起,鱼龙混杂,总体向好的培训市场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为吸引更多生源,许多假借培训为名的不良组织声称只要缴纳一定费用,经过简单培训后就可以报名并通过考核拿证;甚至有部分不良组织冒充省中医管理局,或以咨询中医管理局的名义,擅自解释《中医药法》所规定的中医师承和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政策,向社会发出虚假信息,影响国家有关机关的社会公信力;更有甚者,个别不良组织吹嘘自己有资源所以知道考什么、如何考,名为培训实则圈钱,扰乱市场公平竞争之外,更是严重破坏了有关机关形象,损害了相关人员利益。不良组织这些短视行为的结果,必将是抬起石头砸自家招牌,若不及时刹车必将被市场淘汰。
河南国医医学研究院也想告诉各位希望报名参加考核的朋友,成功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更何况医学是救死扶伤、维护健康的特殊领域。古人说“学医三年,便谓天下无可治之病。
行医三年,始信世间无可用之方”,足见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不经过勤学苦读和大量临诊是不可能实现的。
毕竟“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若非医术精湛,轻则延误病机加重病情,重则误人性命,遗害于人。
自古至今,感叹庸医之杀人者,又岂少耶!
那些没有什么中医基础的人,轻信上个培训班随便培训一下就能拿到《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合法行医开诊所,从未深想这种情况完全背离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背离了“仁心仁术”的中医传统职业道德,背离了《中医药法》立法推出中医(专长)医师的初衷,只是单纯而幼稚地沉浸在中医速成的美梦中,沉浸在前途一片光明的幻想里,实际却是被美梦和幻想放入了破灭的炖盅。
而省中医管理局组织的考核工作,就是拆穿无良组织的谎言、戳破某些人天真梦想的利剑。“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政策的生命在于执行,省中医管理局作为河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考核政策的制定者和最坚定的执行者,必将严格执行相关考核政策,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虽然参加第一次考核人员的备案工作已经结束,但相信之后的资格审查、正式报名、考核等环节会像一张张大筛子,将不合格的人筛出去,那些不学无术幻想交钱拿证的人,最后会发现美梦和钱财两空。
有《乡村医师证》就能报名?---------纯 属 断 章 取 义
近几个月来,在看到基层乡村医生旺盛的考证需求后,一些不良组织假借培训之名进行牟利,宣称只要有《乡村医生证》就可以报名参加考核,没有中医医术不要紧,只要经过培训机构的简单培训就能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事实果真如此吗?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乡村医生。橘香园学堂为大家解答:
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医生诞生于缺医少药的20世纪50年代,最初的名字是“赤脚医生”,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医学世家;
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
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最初乡村医生中是有大批中医人才的,他们半农半医,一根针、一把草治病,是中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支柱”之一。
1985年《人民日报》发文要求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到此“赤脚医生”逐渐消失。随后各地主管部门陆续为乡村医生们发放了执业证书,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老乡医证”,在证书中用“中医类别”、“西医临床类别”来标注其提供的主要医疗服务类型。
2004年后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原来的老乡医证作废并集体更换新证,在发放的“新乡医证”中,不再对中医、西医进行区分类别,统归为临床类。
事实上,随着大量医学院校毕业生考取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进入乡村医生队伍,目前乡村医生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家传中医、师承中医,也有院校毕业但未考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中医、中西医,还有临床只提供西医诊疗技术的从业者。且在临诊实践中,大多数乡村医生提供的是西医诊疗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
其次,需要了解国家的立法本意。《中医药法》第十五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这既是对中医医师资格管理进行改革创新,为通过师承、家传等非学历教育方式学习中医的人员合法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打开了一扇门,也是希望遵循中医药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为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所以对参加考核的人群,始终限定为“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
以此观之,只有那些多年来始终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且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的乡村医生,才符合本次考核报名要求。所以《河南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中,严谨而清楚地要求只有“具有我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临床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在中医专业某一领域具有特长的乡村医生”才符合考核报名条件。以此观之,乡村医生这一群体中,大部分人是不符合考核报名要求的。
那些不良组织之所以宣称只要具有我省《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参加其举办的短期中医师承或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培训,保证能够通过考核取得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就是因为《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中不区分中西医,而规定报名需要提交的资料又从简,他们认为有空子可钻,只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完全无视乡村基层人民的健康需求。
但事实的真相是,这些人即使是备案报名成功,基本上也是通不过考核的。毕竟中医博大精深,学起来可不容易。一个中医临床本科毕业生要读5年,这期间必须要熟读中国四大医书典籍的条文,并熟背150首方剂,200味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疾病。
而仅仅上述四大经典,就在30万字以上,更不要说长达数年的临诊实习。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只是经过培训班几天、几十天的简单培训,要在中医专业的某一领域具有“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明显”的特长,这听起来怎么都像是笑谈。
但那些临床长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他们大多属于家传中医、师承中医,并经过多年医术实践,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
国医大师王琦曾说,“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重心、基础、活力应该在基层。”可以说,这些临床长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与那些无执业证书的民间中医们一起,构成了基层中医药服务人员的从业主体,代表着中医药的基础,是未来中医药人才的生力军。
这些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也是将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人,他们才是此次考核的重点人群。
医术确有专长者需要报培训班吗?
上文我们说到,中医零基础的人经过简单培训就能参加考核拿《中医(专长)资格证》,这无论是理论、实践还是立法本意都是不现实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被这些不良组织忽悠。
但在走访中河南国医医学研究院发现,许多经验丰富、四里八乡颇有医名的民间老中医们,也报名参加了培训班,那么这些人有必要参加培训班吗?
河南国医医学研究院的观点是,若报名参加考核的民间老中医们,属于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临诊中医技术安全独特、语言表达能力突出、逻辑思维能力严密,是不用上培训班的。
但若自觉自己属于“茶壶里煮饺子”类型,不擅总结自己的医术特点并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或者自觉中医基础理论功底不够扎实,或者自学能力较差,上一个培训班也未未尝不可。
当然,这里的培训班指的是规范的培训班,课程体系没计科学、管理规范、招收学员符合相关政策要求、师资力量有雄厚、有相关从业资质,开展各项业务合法合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规范的培训班虽然不会教大家具体的医术技能,但是在助考助学方面,却有着个人自学复习所没有的优势,橘香园学堂概括起来大致能提供以下4种帮助:
一、系统梳理基础知识。
大多数民间中医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中医基础课程,即使有,许多人长期以来只看某一种或几种疾病,许多知识点已经忘记或记忆模糊,掌握的中医知识已经不成体系。
许多培训班针对民间中医的这种情况,科学安排课程体系,合理规划复习进度,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线下基训课和线上网络课程,可以帮助大家“温故而知新”,强化中医基础知识水平。
二、解决自制力差的问题。
许多报名参加培训班的民间中医们,在提到自己为什么报名缘由时讲,基层医疗工作比较忙,自己很少有大块儿时间用来学习的,加上不时要处理一些琐碎事情,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学了一两个月收效甚微,所以才报了培训班。
报班后日常有网络课很方便,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跟着网课学习,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每天督导老师也会督促、提醒自己完成既定学习任务,所以每天都会坚持学习两三个小时。一两个月下来,自觉学习效果很不错。
三、学会条例清晰地回答问题。
中医(专长)医师考核采用的是专家评议方式,要求考生通过现场陈述问答、回顾中医医术实践资料、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等形式展示个人医术专长,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你是不是掌握了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安全有效的中医医术技能,常常需要考生明白清楚地说出来。
但许多民间中医不擅“讲演”,回答问题条理不清晰或词不达意,最后都变成“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
规范的培训班针对这种情况,开设有专门的课程,教会考生如何层次分明、主旨突出、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地回答问题,通过提升外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帮助考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内在实力(基础知识和中医医术技能)。
四、提前调适心态。
“怯场”是人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轻者表现为原来已经熟记的材料、熟练的动作不能重新回忆、再现或再做,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头晕(俗称晕场)、目眩、心悸、恶心症状等,结果造成考试失利。
出现怯场的常见原因大多是过度兴奋、缺乏适应能力、成败得失考虑太多、评价忧虑等,若能在考前进行一定的辅导及心理疏导,可大大减少怯场出现的可能,保证考场上正常发挥水平,不留遗憾。
此外辅导班学员比较多,比较有学习氛围,各种信息交流也比较快,这些对考生来说,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帮助。所以笔者认为,医术确有专长者若能报名参加规范的培训班,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零基础仍然想拿证怎么办?
可以走中医师承教育
无论是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还是主修西医的乡村医生,或者是推拿、按摩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从业人员,若想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成为中医师,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符合条件的中医师,连续跟师学习中医满五年,待掌握中医基本理论技能,对某些病证的诊疗,方法独特、技术安全、疗效确切,并经指导老师评议合格后,再报名参加考核,考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
如何选择师承指导老师?
根据《河南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实施细则(暂行)》规定,应为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注册执业地点在河南省”的“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师。
以此观之,民间中医只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达15年以上的,在顺利通过考核拿到河南省《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后,就具有了当师承指导老师带徒授业的资格。
笔者认为,若想走师承教育,除了拜各大公立中医院符合条件的知名大夫之外,多向民间中医拜师学习,也能学得一身好本事,济世救民实现人生价值。
就像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教授说的那样,中医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中医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民间中医的发展史,许多青史留名的中医名家像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无一不是来自民间。
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偏方、验方、秘方,都是历代临床实践的结晶,即便是中医经典著作中记载的方药、技术,也离不开民间中医的贡献。
“英雄莫问出身”,只要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不管是公立医院的顶梁柱,还是民间乡野的好大夫,都是我们拜师学习的好老师。
走师承教育要具有哪些品质?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这种职业特点决定了中医必须实行精英教育,只有那些志向坚定、乐于奉献、悟性较高的学生,通过跟师临床实践中的言传身教和个人努力,才能成长为优秀的中医人才。
而在这些条件中,对悟性的要求是排在最后的。这是因为只有志向坚定、真正热爱中医事业的人才能坚持下来,只有乐于奉献的人才能成长为济世救民、仁心仁术的好医生。
所以做医应该先学会做人,医德先于医术。个人品质好的人,师承指导老师会更喜欢收徒授业。
师承指导老师只喜欢收年轻人吗?
当然不是。年轻人虽然记忆力比较好,但是学中医讲究悟性。毕竟中医是自然哲学的产物,只有亲身体会大自然的现象,才能对中医的六淫七情真正感悟,三十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比年轻人做过的,听过的,亲身经历的事多得多,对自然现象当然会理解得透彻,悟性相对较好。
且人到中年学中医,大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比较容易坚持下来。
因此如果碰到悟性好、志向坚定、热爱学习的可教之材,师承指导老师仍会视为爱徒,倾囊相授。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你们的理想与热情,是你航行的灵魂的舵和帆。” 但要从现实的此案,驰往理想的彼岸,一定要靠行动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
在信用社会里,依法合规地做事,才是行动这座桥梁最稳固的基石。
希望各位希望获取《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的人,都能脚踏实地的凭借实力拿到中医医师资格,仁心仁术造福乡里;希望各培训机构能规范自己的从业行为,远离弄虚作假,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实现理想;希望我们的中医药事业人才辈出、繁荣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