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自古艰难惟一死。对于死亡,人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死亡之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谁也不知道,但濒死之人经历的种种挣扎和痛苦却是人所能见。在活着的时候,有兄弟姐妹,要好的朋友,死亡之后,阴阳两隔,即是百年之后,也不知道能否再见。如果是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牛头马面,或是处于无边的黑暗之中,想想都可怕。
老子谈到生死的时候,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对于这句话,通常的解释是说,那些对人类有过重大贡献或者品德高尚的人物,虽然他们死了,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千秋万世被人怀念,所以是长寿的。
但这样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老子不求名不求功,怎么死了还要留一个虚名让后人怀念?老子的一生闪闪烁烁,云里雾里,难道不是他不希望被世人所知才造成的吗?
再仔细分析这一句,“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之“所”是什么?从老子整体的思想来看,只能是道,人不失道,故能久。死而不亡,是否可理解为肉体虽然死去,但悟道的话,与道同在,道不亡,精神亦不亡。
生与死本就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循环,我们给死亡赋予仪式感,正是因为我们热爱生命。
我们出于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所以在节日前去祭拜,这是寄托哀思。这份哀思其实也是双向的,它不只“寄”了出来,更化为某种力量回到了我们自己的身上。
死其实正是对生的一种补充,生老病死,只有经历了死,一个人的一生才算完整。
放大来说,千千万万人的人生,正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生死的循环。
对于道而言,生死是一个整体,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
人来世上就是为了体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的。没有经历就不懂生命的含义。所以,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事物,都是生命中必然要遇见的,也是为了让您这个生命更加丰满,灵魂更加提升维度。所有的遇见都是在牺牲它们而来成就你这个生命。每一个灵魂来到地球,彼此的遇见都是为了各自的提升。这或许就是高级生命创建我们地球这个游戏场的目的。最终的目的地是光的世界。佛陀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