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今天下午忙完工作之后看到女儿班群里弹出有一位妈妈发布的关于给孩子组班学英语的信息,后来有几位妈妈陆续加入讨论,讨论加入这个英语小班的大体情况:人数,费用以及上课时间等等,聊到上课时间的时候话题就转换到孩子放寒假的时间,有的妈妈发出了这一学年孩子放寒假的计划时间表,有的妈妈看了立马回话说今天的寒假太长了,难为他们家没有人专门带娃,然后就接着这个妈妈的话题一直聊下去,直到有一位妈妈说希望放寒假老师别布置太多作业,然后话峰一转就谈到她前段时间碰到一位家有初中生的朋友跟她诉苦说她家的孩子今年初三,在全年级排名前30,全年级一共有五来个学生,虽说孩子排名还算靠前,但是她家的孩子学习任务很重,每晚的作业都做到11点12点甚至于凌晨1点,而且周末还要去补一些比较弱的科目,孩子自身压力也很大,总是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孩子妈也感到很心疼,听完这些描述有另一位妈妈表示左力山大,马上家里有孩子上初中的妈妈出来缓解紧张气氛,说到时候就习惯了,现在不用过分担忧云云。
二.
这个时候跳出一位妈妈发了一段200字左右的吐槽书,说她为了家里的两娃操碎了心,她家的爸爸一年到头几乎都是出差在外顾不上孩子,她既要教孩子写作业,还要送孩子上十几个兴趣班,自己病了也是咬咬牙坚持过去,从来都放不下俩娃,这个丧偶式的家庭环境快把她逼疯了等等,这时候就有人出来夸赞她把孩子培养得优秀,很棒,接下来很多妈妈都复制粘贴表示同意并且支持她,而我静静地看着,觉得很是无奈,心里对这位妈妈充满同情:这位妈妈生了一对活泼可爱的孩子,大的是女儿,今年十岁,上小学四年级;小的是儿子,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女儿据说报了将近十个兴趣班:英语,作文,书法,画画,钢琴,唱歌,舞蹈,语言艺术,艺术表演,在学校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平时或周末还到处去表演,比大明星还忙得多,每天晚上都是十一点半过后才睡觉,但是第二天依然精力充沛。
我在想,孩子你学这么多能消化得了吗?身体受得了吗?是为了兴趣而学吗?此前有问过这位妈妈怎么给孩子报这么多兴趣班,这位妈妈的回答是她自己坚持要报的!我不否认,孩子可能会因为接触到一些新的东西很感兴趣就要求报班,可是家长呢?你就这么天真的认为孩子的所有要求都需要满足吗?你是否有对孩子的选择进行指导?
三.
有一次在兴趣班上碰到这位孩子,孩子瘦瘦干干的,皮肤暗黄,没精打采,明显没有这个年纪的孩子所拥有的健康活泼。更甚的是,眼睛都满是疲倦。还有一次碰到孩子的父母带着姐弟俩吃完饭计划出去海边游玩。打过招呼之后孩子的父母也我面前细数女儿各种生活中的坏习惯,而且还对孩子的女绩表示不满,原来经常考双百,现在只有98或者更少一些,要孩子更努力一点等等。我实在无法接话闲聊了几句便匆匆离开。
很明显,这位孩子的父母对她充满了希望,要求十分严格,几近完美。可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的天性以及孩子自身的发展过程,期望过高,孩子为了顾全父母而无奈地选择所谓的努力,甚至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
由闲聊到深思,也透视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环境令人担忧,我们的祖国花朵被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以及成了父母炫耀的资本,实在可惜。写得太乱,有空再整理。
PS:今天是感恩节,感谢父母给予我生命,感谢所有在我生命中出现寸的一切。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