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数据分析学习心得

数据分析学习心得

作者: 游遍星辰99 | 来源:发表于2018-02-22 15:58 被阅读48次

    一 未知,已知

    我的工作就是发现别人不知道的。
    ——福尔摩斯

    作为一个推理小说迷,我初中时就把父亲书架上、学校图书馆里的上百本推理小说全部看完。在我看来,推理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是一个从已知信息中发现未知的过程。案件发生,当前信息只有犯罪现场的痕迹,若干人的证词,他们每个人都有犯罪动机和作案时间,他们的证词里面有真话、假话,还有他们以为是真话,其实不过是个误解。侦探要做的事情就是辨别真伪,循着线索找到真凶。

    只是侦探生活离我们太远,我们只能在文字中领略这个过程。在学习数据分析时,我发现福尔摩斯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数据科学家。手机和电脑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工具,无论是社交、购物还是运动,都会留下大量数据,如同有一个无处不在的摄影机,记录下你的每一个动作,存储到数据库中,成为商家下一步营销的依据。《黑客帝国》中的世界越来越接近现实,个体、数据采集设备都成为一个庞大数据中心的终端,不断地输送数据。虚拟世界在不断扩大,把现实世界融入其中,两者边界逐渐模糊。虚拟世界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数据。

    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抽丝剥茧,找到其中隐藏的模式,把数字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数据分析所做的事情: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利用信息做出预测,古来有之。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科学家泰勒斯,凭借着丰富的数学、天文学和农业知识,断定第二年橄榄会丰收,于是他用低价提前租下了附近所有的橄榄榨油器。第二年,橄榄果然大丰收,他于是高价出租榨油器,发了大财。把眼光放回到现代,你是一位投资者,想要判断明年某种作物的收成,要怎么做?夜观天象还是借助科技的力量?

    二 数据分析过程

    image

    数据分析流程图(维基百科)

    直接讲理论或许过于抽象,这里以我学习数据分析时做的第一个项目作为例子,来简单介绍数据分析的过程。

    1.结合现实,定义问题和目标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例如推测明年橄榄的产量,就是一个明确的目的。公司有两种方案基于对用户进行广告营销,哪一种方案更好?销售量下滑,是价格提高还是质量问题引起的?也要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这里的示例是对豆瓣阅读上的电子书进行分析。属于探索性数据分析,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多的是目标明确的。

    2.收集数据

    确定目标后,首先要收集数据。有时数据是现成的,比如公司的业务数据库,存放了多年的系统数据。有时要利用各种方法获取数据,包括填写调查问卷,从网站上下载(例如国家统计局网站),自己写爬虫程序来抓取。数据的存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数据库,文本文件,Excel文件等。我所需要的数据,只能利用爬虫从网页上抓取,包括每本书的作者、出版社、评分以及目录等信息。

    3.清洗数据和处理数据

    就像做菜之前要先备好原料,在分析之前也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如果数据是错误的,得到的模型再精确也不具备参考价值,甚至可能会导致错误决策。 很多数据源都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例如:重复值,异常值,空值,以及多余的空格等问题。

    豆瓣阅读的页面是按类别显示的。我的做法是按顺序抓取每一类别下的图书,而一本书有可能在不同的类别下都出现,例如采铜老师的《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管理,所以抓到的数据肯定是有重复的。所以要把重复记录删除;豆瓣的评分是0-10分,假如出现了这个范围之外的数字,就是异常值;有的书是没有评分的,就会出现空值。结合业务实际,选择抛弃这些记录或者对异常值和空值进行填充,比如用平均数、中位数、出现最频繁的数。

    同时,要把数据处理成我们需要的形式,便于后面的分析。例如,图书有个类别属性,只有两个值:虚构和非虚构。可以给数据增加一个新的列,0代表虚构,1代表非虚构。假如你要处理的数据中存在一个身份证号的字段,我们可以增加两个列,出生年月和年龄,分别从身份证号中提取出来。

    4.数据探索是数据探索

    数据探索是对数据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能帮助我们认识数据的全局。通常采用可视化方法,即利用图形如饼图、柱形图、折线图、散点图对数据进行对比、排序,可以更直观的展现数据特征,读者也更易于接受。假如我告诉你今年已经过了83天,恐怕你不会有很深的感受,但是当你看到这张图,心里会不会就有一种紧迫感?

    image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图书分数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

    image

    也可以求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字比如平均值,中位数等等。

    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衡量某个出版社的在某一个主题比如心理学方面的水平?可以把所有心理学类书籍提取出来,计算每个出版社平均分。有的出版社只有一本心理学书籍,有的则出了几十本,用平均分来衡量并不准确。用箱线图来查看每个出版社的评分分布。

    image

    x轴为出版社名字和图书数目,y轴则是分数的分布。比如中信出版社,有34本心理学书籍,中位数大约是7.5,也就是说有17本书的评分在7.5以上。

    假如给图书数目和评分赋予不同的权重,就可以得到一个计算模型,用以衡量出版社的水平。就像把一位篮球队员的场均得分、得分总数、投篮命中率等等若干个参数综合起来,转换成特定的公式,就可以生成球员的评价模型。

    image

    5.数据建模
    模型是对现实问题的抽象,发现数据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评论人数较多的书,也就是热门书籍,评论人数和分数之间有没有相关性?引入一个线性模型来分析,结果显示相关度非常低,也就是说大家热衷于评论的书籍未必就是高分书籍。再如,假设我们手头有豆瓣阅读用户的购买数据,就可以对用户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用户推荐不同的书籍。

    6.数据分析报告结论
    结合前面的分析结果,对数据进行解读,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三、元认知学习法

    阳志平老师的《工作谈》中提到元认知学习法。当我们学习一个新领域知识时,时时对照,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过程。怎样进入数据分析这个新的领域,我们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主题学习

    广度优先搜索。我把课程给出的、网上推荐的参考书找来,对比之下,可以发现,数据科学是一个融合了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和特定领域知识的交叉学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面所说的数据分析每一个流程,都离不开工具的帮助,如python、R语言等工具包。无论多先进的算法都需要通过代码来实现,才能真正生成数据分析产品;数学、统计学则是数据科学的基础,在相关模型和理论的辅助下,我们才能从海量数据里提取有用的知识,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最为吃力的也是这一部分。并不是要求你成为统计学专家,但是常用的统计概念和数据挖掘算法是必须掌握的;结合业务去理解数据,才能发挥数据的价值。假如你是出版从业者,透彻理解一本书的出版,流通,销售过程以及每一环节中的关键因素,又掌握数据分析技术,便可以用数据验证你的猜测,支撑你的观点,发现未知模式,从一个新的角度解决问题。

    • 深度学习

    前面给大家介绍的数据分析的实例,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浅层次的应用,其中的知识也都属于“司机知识”。深度学习才是接下来的重点。我目前也在这个平台期挣扎。比如前面说的数据挖掘常用算法,要理解各种算法的适用情况和优缺点,找一些公开数据集来进行测试,才能真正掌握算法的使用。

    • 行动学习

    学习课程期间,难免有各种原因,客观如工作忙,主观如自己犯懒,导致进度跟不上。这时就要记住“最小行动”。实在做不出来,就参考他人的代码,从中学习。
    在写第一个数据分析项目时,我虽然有编程的经验,但是没有写过python程序,语法等具体知识也没有大量实践过。如果先按照书本,写一个个小程序来学习,必定是来不及的。就在网上找了一位同学的爬虫代码,于是先看明白他的代码,再进行修改,遇到问题直接谷歌。在这个过程中,也相当于是进行python的入门,理解了基本的语法和相关代码包的使用。

    四 生活中的统计学

    本科时也有概率论与统计学这一门课程,但在工作中从未应用过。数据分析课程让我重新学习相关理论,并且思考,在现实世界中,有哪些事情和统计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做大概率事件,不把希望寄托在小概率事件上。

    我相信每个人都在心里幻想过,如果我中了彩票大奖,会做些什么事情,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报纸上也常常报道,某个人一直守一个号码多少年,终于中奖。但是如果你了解统计学,就会明白,其实每一次开奖,都是一个独立事件,概率是固定的,不管买同一个号码多少年,都不会提高概率。

    人人都期待中奖,人人看到闪电袭来都会躲开,但是这两件事情的概率相比,哪一个更高呢?美国PowerBall的头奖概率约为3亿分之一,国内的双色球概率是1/17721088,。美联邦应急管理局估计当前美国人平均遭雷击的概率为60万分之一。我国的气象部门在2010年统计,雷击事件有759起,如果按照人口总数来计算,遭雷击的概率是180万分之一。不管是用哪一组数字来对比,都会发现中奖的概率的确低到可以忽略。只要具体一点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就能做出这样一个结论:彩票不是不能买,而是完全不值得花费任何的精力和时间在上面。所以,彩票行业里真正提高收入的是开彩票站的人,如同19世纪淘金热中致富者寥寥,为淘金者们发明牛仔裤的李维·施特劳斯,所创Levis品牌至今屹立不倒。

    • 莫把局部当总体

    “现在找工作都是靠关系,某某家的孩子,那学校名字都没听过,家里不也给安排了个工作,工资高又清闲!”
    “是啊,你看有些名校出来的还找不到工作呢,读这么多念书也没用。”

    这是偶然听到的一段对话,相信你也不会感到陌生。这种案例时不时出现,比如引发热烈讨论的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称捡垃圾比读书强。父亲的理由是:读大学花8万,不读挣8万;读大学是“肯定失败的投资”。好像也有一点道理?等等,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掉进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大坑——把少量样本当总体。

    是否上过大学,对工作收入有怎样的影响?国内的统计数据没有找到,美国旧金山联储2014年发表的报告Does College Matter?表明: 在过去四十年里,相比没读过大学的人,拥有大学学位的人每年平均收入多出了约20300美元。大学学位带来的经济回报是终生的,其回报超过了42万美元。

    大学教育的水平如何,那是另一个话题。如果仅仅是按照这位父亲的逻辑,有的人不读书一样能挣钱,有的人读了书也还在家里蹲,就做出不让女儿读大学的决定,那只能说是太武断了。

    • 人生的正态分布

    统计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正态分布,又称为钟形曲线。 比如,人类的智商、身高、胆固醇含量等。

    什么是[标准九](Stanine)?它是将正态分布曲线划分为九个部分,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2,除了标准一与标准九两级之外,各个分数的范围全部都是半个标准差。如下图所示:


    image

    标准3到标准7这五个区间,一共占据了78%,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个区间里面,两端的标准九和标准一都是极少数。当你清楚这一点,如同一棵树知道自己在森林中的哪个位置。前景黯淡时,不必妄自菲薄,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你并不孤独;花团锦簇时也不会被冲昏头脑,咱离最高那4%还远着呢。每一个区间都有上限和下限,到不了最高区间,但也可以尽自己所能,往前一步,再往前一步,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成长型思维。

    从以上角度来说,真心认为,基础统计学应该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普及给所有人,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或许,你压根儿不打算学编程,或许你的工作不需要和数字打交道,但是在统计学的帮助下,你可以尝试换一个视角看世界。

    注: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泰阁志》。文中提及的豆瓣阅读分析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lueseach/book_analyze,但是豆瓣阅读后来改版了,所以爬虫代码应该是不能直接用了,仅供参考。

    参考

    人生标准九

    数据科学-wiki

    气候数据可提前预警作物歉收

    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葡萄酒的品质

    遭遇雷击的概率有多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据分析学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rz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