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哲学是互通的。
在我读完《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这本书之后,深有同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6083/41e91ceca8e61e0d.jpg)
这是一场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有希腊作家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在长时间研究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尤其是法家思想以后,对于苏格拉底和孔子两人的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沟通和阐释。
在这本书中,作者把柏拉图比作孟子,把亚里士多德比作荀子,而把苏格拉底比作了孔子。
当西方的哲学巨头和东方的思想哲学碰撞,就出现了哲学的有趣现象。
在作者看来,中国古代思想更侧重于表达日常生活的组织及行为规范。貌似是一种实用哲学。而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都曾被人误解为他们的哲学有自闭的局限,比如孔子的有关社会组织及运行观点,主要建立在道德准则及礼仪习俗的基础上。这一特点会削弱孔子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价值。
而苏格拉底则更擅长美妙的自我解嘲。他将自己比作一只牛虻,片刻不让雅典人安宁。牛虻时刻提醒着人们保守的弊端。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6083/196e9bb333a62528.jpg)
当然,从历史角度来看,东方的哲学更接近智慧,让人尊崇,但是西方的哲学总是会让人恐慌,起初,它被宗教鄙夷、然后它反抗。而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思想,虽然也曾被虚伪的极权而敷衍,但是它一直处于极权的顶端,它为统治而生,但是也为了群体利益和人类文明而生。
书中,作者提到了文字的演绎。他说,从当年的古代汉语,经由拉丁语或法语,再转换成希腊语,最终又译回现代汉语时,文字在文明传播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魅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16083/3b9c1ae03fb492de.jpg)
文明是宽容的,也是包容的。
文明是一种上进的力量。
哲学凝聚了文明的智慧、文化、历史和未知。哲学既有总结性,也有预见性。
当然,希腊和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样拥有5000年的灿烂文明,是地中海文明圈和喜马拉雅文明圈的集大成者,我们的文明经久不息,不仅是民族的智慧所得,更是无数思想先驱的功劳,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类的发展,用哲学和智慧的方式影响着无数人、影响着无数代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