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留住记忆——消失了的文化,劳动之歌!

留住记忆——消失了的文化,劳动之歌!

作者: 俗人趣谈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05-07 17:05 被阅读0次

    1970年代以前,机械工具很少,劳动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靠“出死力”,换取生活资料,维持基本生存需求。

    那时的劳动形式是:肩挑手提,镢刨锨铲,镰刀割麦,碌碡碾场,木楼播种,黄牛耕地……千百年的耕作形式,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延续。

    每一粒粮食都浸透着农民的汗水,每一项劳动成果,都是“一滴滴汗水,摔到地上,碎成八瓣”换取来的!

    那时候的人,对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会得尤为深刻!

    劳动是光荣的,也是繁重的,但也充满了乐趣!

    记得有一年,在沟里修水库,除了白天干,夜里也常常加班。由于是土沟,建的是土坝,所以,用大石夯,夯实坝体,是最重要的工作了。

    五六个人,每人拽着一根系在石夯上的绳子,在一个人的喊号声中,一起发力,二百多斤的石夯抬有一米多高,然后“咚”的一声,狠狠地砸在虚土上。就这样一下一下地把坝基打结实,打牢固。

    打夯的号子是即兴编排的,也是慷慨激昂的,粗犷有力的。

    开头都是这一句:“同志们吆!”大家一起应声“哎呦!” 一起用劲拉起夯子,然后一起松手,“咚”的一声,砸在坝基上,震的脚底乱动。

    下面是:“搁把劲吆!” “哎呦!”

    “出把力吆!” “哎呦!”

    “修水库吆!” “哎呦!”

    “灌农田吆!” “哎呦!”

    “夺高产吆!” “哎呦!”

    “过黄河吆!” “哎呦!”

    “跨长江吆!” “哎呦!”

    ……

    过黄河,跨长江,指的是,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纲要》对黄河、长江以南地区,分别提出的亩产指标。

    喊号的人一般是有点文化功底的识字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即兴编排出内容,不识字的人难以说出有内涵的词句。

    喊号的作用主要有三点。

    一是指挥发力,协调动作,这很重要。没有号子,步调不一致,你拉他不拉,石夯提不起来,或者发生倾斜,活就干不成了。

    二是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夜里加班,时间长了,难免犯困,轻者影响劳动,重者发生事故。所以,喊着号子,大家应着,就不会犯困分神了。

    三是增加劳动乐趣。号子内容,除了上面说的那些正面的词语外,还不时夹杂些俚语酸话,甚至脏话,虽不健康,但也是给枯燥繁重的体力劳动,添加一些笑料,增加一些乐趣。

    这样的劳动场面已经见不到了,打夯号子,劳动之歌,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科技进步了,生产力提高了,时代发展了,人们劳动强度降低了!幸哉甚哉!

    口头说的号子,应该记忆,因为,这是历史,历史不应忘记!这是文化,文化需要传承!

    此文为看点(荣根聊文化)原创内容,特此声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住记忆——消失了的文化,劳动之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sv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