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为学校撰写一副楹联:
东西南北俢己家国情怀
风花雪月著我锦绣文章
此联为藏头联,隐含本校“东风”之校名。
上联:我校师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后又走向天南海北;又,东西南北,世界每一个地方都是教室。
下联:风花雪月即生活,教育即是使人过上风花雪月的诗性生活;又,世界上每一种事物都是教材。
上联言进德、成人,下联言修业、成才。镌刻悬之,以宣示本校教育思想之一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行中去悟,实践中学,学以致用,这一人文精神贯穿古今,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
寒假假期,孩子们或北上,或南下,开启一场场研学之旅。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研学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怎样的收获?
司马迁“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游历和文化访古,对其终成《史记》,有很大的助益。
有唐一代,众多士子走出书斋,多作郊游、远行、交友、边塞之旅。他们访古问俗、优游林下、寻幽探胜、结交豪杰、相互学习,在旅行中学习知识、体悟人生、修为人格、传承文化,成就很多传世的诗篇,而开放、包容的文化,更成就了当时文化的空前繁荣。
宋代的沈括少随父宦游州县,出仕后重游历研究,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最后写就集科技之大成的《梦溪笔谈》。
上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抱着教育救国理想积极倡导“知行合一”,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组织新安小学的“新安旅行团”作长途修学旅行。在50天时间里通过唱歌、劳动、卖书卖报、爱国演讲等办法自筹经费,看江南风光,观察、学习沿途地理、风俗、民情,了解近代工业文明,旅途中学生们爱心相助、增进情感,学到很多关在学校死读书学不到的知识。学生们还参观英法日等占领的上海租界、淞沪抗日战场,了解爱国军民奋起抗战的英勇事迹,增加学生们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研学游,即是让学生走出校园看世界,把世界变成课本,从而实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研学旅游产品主要有三类:科技研学类,以博物馆、科技馆等为主;文化研学类,主要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等;营地研学类,主要以青少年户外拓展教育为主。比如最受欢迎的研学内容设计,以人工智能、科学探索、名校名企参访为主,学生们可以前往国内顶尖学府,与在校大学生面对面沟通交流;到知名企业实地参观自动化设备,亲自动手体验智能化操作流程,感受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研学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应更注重实践和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兼具实用性,学生通过对文化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探究和体验,获得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未来的生活和学习。
所以,家长需审慎甄别,选择符合孩子个人特点和兴趣的研学项目。以历史类博物馆为例,平时学生们在课本上接触的历史知识未免片断化、碎片化,而博物馆的展览则能给人一种全方位、宏大的历史画卷的展现,将平时日常生活中看不到、听不到的过往呈现出来,对孩子们认识我们的文化很重要。
研学不是单纯的“课堂搬家”,不是书本里有的东西到实地看一看,它一定是综合性的学习,包含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根据对研学地的了解自主确定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发现并提出问题、再尝试解决的过程。比如在贵州丹寨非遗小镇,孩子们“混进”壮观的苗族巡街队伍,很难不被那种欢乐的氛围所感染,伴着民族乐器的节奏,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舞动。他们的服饰、头上的银饰,每个都大有学问,只看热闹是不够的。因此租来盛装融入队伍,开启探秘之旅。热闹之后,还可以走进体验店,画脸谱勾泥虎,制蜡染打银饰,自己动手做非遗宝物,怎么看怎么美,再看看手艺人的成果,对比之下,也会更觉非遗之精妙处。扎染、银饰打造、古法造纸等,走进非遗,不仅会发现其美其妙,更会被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所打动,为之流连忘返。
总之,游必有学,要让学生学习知识、学会自我认知,通过旅行增长阅历、锻炼意志、修为人格,学会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走向实践、走向社会,体悟人生与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对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和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