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邻居又主动提出让女儿去拿份化学试卷做一下,她们考虑到马上月考了,提前帮忙拎一下。
非常感谢她们对女儿的学习如此关注并用心用时来帮忙引导。
周末女儿没有时间做题,周一正好有参加艺术节的同学去比赛,她利用这个自习时间做好了,放学后主动让我联系邻居去帮忙检查。回来后女儿感觉还不错,说这次做的比上次好(上次是化学计算没学好),同时提到邻居家孩子学习都是自主学习的,并且很快乐,自己做好作业拿到妈妈那里去检查,然后问是否可以玩10分钟手机,而妈妈也高兴地回答:当然可以,只要让我听到你的课文朗读声。
这让我一下子想到自己最近陪儿子写作业,但中间总有种种磨蹭,做着作业就突然想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来问我,从而不停打断学习,计划好要阅读或给他独立的时间最终都不了了之。
我瞬间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没有给儿子独立的学习空间,导致规定好完成作业的时间没能正常执行下去,作业效率低下。
明白了就行动,今天晚上,我提前和儿子讲好:照例6:10左右开始写作业,但不要和我一个房间,7点多写好作业可以来玩一会手机。
儿子开始不是很习惯,自己写了一会就忍不住又拿着作业来到我身边,果然几分钟就忍不住要和我讲话,我坚持说:那妈妈到另一个房间去,因为我这样会打扰你写作业。写好作业我们可以一起聊天,看书等。儿子开始还有些委屈,但后来还是基本做到了,最后全部写好作业问我几点时,一看不到8点,儿子自己都有些惊讶地说:我怎么感觉时间变多了。
吃晚饭的时候,女儿愤愤不平地说:班主任老师讽刺她自私,说什么不参加艺术节活动,只顾学习不顾班级,这样的学生学习不会好,而有的学习好的同学为了班级考虑,主动参加,(第一次参加),肯定学习也会好等等,女儿说:我前两年一直参加的怎么不说了?当时怎么也不见表扬,现在不想参加也是为了弥补以前的时间等等。
爸爸说:事情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老师这么说也是为了班级,也可能正是因为觉得你前两年负责得好,才想今年你也能参加。开始我是不想帮老师说话的,因为知道这个时候她本身有情绪,但女儿越说越激动,我忍不住开始说:你看电影里于谦演的那个老师,刚说到这,女儿就生气地说:你们怎么都这样,都只和老师站在一起,不考虑我的感受的?说完就回房间不再出来了。
中间喊过她感觉还是没有放下情绪。 我和爸爸说: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她,不但不起作用,反而还有反作用,等情绪平静了再说才能听得进去。 爸爸说:自己不能学会控制情绪,还不能说了,这样怎么长大?
我想了想也是,各自考虑的角度不同,存在即合理。
接受女儿因不接受老师的话语而有情绪,也接受爸爸因为觉得这种情况要让女儿学会辩证地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接受自己因此而产生的情绪波动,由起初担心她因此而影响学习继而释然,明白这也是要让她自己从经历中不断成长的必然。
生活本身就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插曲,孩子成长过程中更是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学会用正常心来看待,学会释然,风轻云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