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秋律同学对于本文提纲的分析整理,本文建议阅读时间:9分钟)
心流的朋友们大家过年好!今天是心流造物2019年春节特刊的第六篇。您可以点开链接具体查看我们曾立下的“Flag”和“春节特刊”前期的文章:
2019年春节,我们“坚持”营业。可这就够了么?
目前看来,最成功的商业模式莫过于平台了。而全中国最成功的平台也非微信莫属。昨天和前天,我跟大家从“作为产品的微信”这个角度分享了我学习张小龙演讲的心得;今天,我想来分析一下作为一个“平台”的微信。我觉得微信的平台属性主要可以这么划分成三类:
- 社交平台
- 内容平台
- 商业平台
表面上看,这三个平台彼此之间配合作战,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或者可以说有点像亚马逊的“飞轮效应”;但实际上,前两个平台是在获取流量,为第三个平台做铺垫。
1. 社交平台
社交是微信从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进化成平台的“第一站”,也是其他平台的基础。我觉得,从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通讯工具演化成一个社交平台本来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因为“社交”本来就是“通讯”的延续。通讯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从一对一的信息交流,到“多对多”的信息交流,于是,“群”这个概念诞生了;再进一步,把信息交流的两端演化成“一对多”和“多对一”的模式,于是,“朋友圈”这个概念也诞生了。
那么到此为止,社交平台的搭建也初步完成了。可如果仅仅是做到这个地步,虽然可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创举了,毕竟基于智能手机端的、很好用的通讯工具 + 熟人社交工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刚刚起步的几年没有人能做得像微信这么成熟,但这还远远不够。微信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还应该归功于张小龙以及微信团队对于“社交的本质”这个问题的深刻理解。而我认为张小龙抓住了社交这件事情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人设
在演讲中,张小龙提到“社交”这个话题时是这么说的:
大家在朋友圈里面必须要发一些很夸张的旅游照片等等,其实就是延续了这个习惯,不过如此。担心就被排斥了,所以大家会在朋友圈挑选一些很夸张的东西放在朋友圈上面。
我觉得,这几段话基本上把社交的本质说清楚了。可以说,张小龙充分地理解了“人设”的重要性,说白了,
就是深植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虚荣心
和影响他人的欲望。
而作为一个“很好用”的社交平台,微信必须要在“帮助用户强化人设”方面做得非常优秀。不信你可以总结一下微信多少功能都是帮助用户们在表达自己的“态度”:
- 发朋友圈:转发文字(发表观点)、文章及评论(发表观点)、图片、短视频;
- 看朋友圈:对微信好友们发的朋友圈进行点赞、评论;
- 拉微信群:除了实际用途层面的原因外,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拉一个私密的微信群、形成一个“圈层”,还彰显了自己的态度。
- 微信表情:用形象化的手段表达自己的一种有时候用文字很难形容的态度,甚至可以让用户把拍摄的短视频做成表情包。
- 微信红包:用金钱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塑造人设。
我刚才列举的这些强化人设的手段其他社交平台多多少少也在做,但不得不承认,微信是做得最早也是做得最好的。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张小龙又进了一步,因为他发现了这种单纯展现人设的负面作用。在演讲中,他是这么说的:
这只是一个人设推广,它虽然有作用,但是也会过头,你很难表达你的真实状况…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往往是最好的状态,然后屏蔽了所有的不好的状态。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来记录一下我们一天里面真实的状态…
正因为它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的说了一句话,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是比较强的。
大家往往把自己周围的人的情况,当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但是真相并不是这样子的。
这几段话说明张小龙充分地意识到了当前微信在社交方面存在的问题。前两句话指出了“基于人设”的社交会带来的问题:
- 为了“虚荣心”,而无法体现真实状态
- 为了维持“人设”而带给我们的压力
面对这两个问题,微信也在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例如,推出展现用户真实生活状态的“视频动态”、坚守“熟人社交”的思路并在方方面面维护保持好用户的隐私(例如,只让微信的共同好友看到评论和点赞、让用户可以设计自己朋友圈“三天可见”等功能...)
而第三句话所涉及到的平台属性已经不仅仅是社交平台了,还有内容平台。
2. 内容平台
张小龙指出了一个全世界社交和内容平台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停留在“舒适区”,因此,我们只会关注那些我们感兴趣、与自己观点相符的内容、关注并为那些自己认同的人设点赞,但同时却忽略了那些“在自己舒适区”之外的信息。而真正能让我们学到新东西的信息都一定是存在于我们的舒适区之外的。因此,如果我们长时间使用对我们“投其所好”的内容分发平台(例如某些“头条”极其短视频APP),我们就会陷入到自己打造的“牢笼”里,舒舒服服,永远也不会想要出去...
因此,微信这时就推荐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功能:看一看。
这个功能的优势非常独特:它可以让你看到你的朋友们在每篇文章右下角“赞赏”了的文章(而不是转发朋友圈或者朋友圈点赞)。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很有意思:你的朋友们的喜好、认知和接触到的信息不一定完全会与你一致,因此可以帮你拓展眼界;而他们发的朋友圈更多地是想展现“人设”,因此,在“看一看”这个无需过分在意人设的地方就给了你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让你能够看到来自你认知世界之外的信息。本质上,这是在用社交做内容,也是微信同时作为“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这两个“飞轮”完美融合的一个范例。这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看一看”这个设计的初衷虽然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 自己的朋友们也是一个比较局限的圈层。如果只能看到自己朋友们的推荐,这样的信息来源仍然不够多元化。而用算法推荐即使效果很好,也很难做到不“投其所好”。
- 虽然没有直接发朋友圈,但自己赞赏过的文章在“看一看”的信息流里仍然能被朋友们看到,而且朋友们也会知道是谁“赞赏”了这篇文章。这样的操作虽然不像直接转发朋友圈这么直接,但也会起到展示“人设”的效果。而如果在“看一看”里不展示是谁赞赏了这篇文章,那么我们也会对“看一看”里面的文章兴趣大幅降低,因为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分非常“复杂”的关系网络,有些时候加了微信好友仅仅是为了工作,如果看不到赞赏者是谁,我们很难保证“看一看”里被赞赏的文章都是自己欣赏的质量。本质上,这仍然是“内容”与“社交”融合的难题。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倒觉得可以让用户生成一个“好友名单”,在“看一看”里只能看到这些好友们所赞赏过的文章,但你不会看到具体是谁赞赏了哪篇文章,甚至可以给这些好友们分类,在“看一看”里形成不同“板块”。但这样做仍然会产生视野局限的问题,而且用户操作起来可能会增加难度。但不论如何,“看一看”这个新功能的设计是微信作为一个平台非常有意义和有趣的尝试。
此外,张小龙关于 “微信公众号”也有很多金句,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只想摘出这样几句话:
对于平台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应该自然会鼓励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创造好的内容。
微信公众号,让创造价值的⼈获得价值。帮助那些真正有好的服务的⼈,去触达它的潜在客户,让它的⽤户更好的联结到它。
⼀个好的平台的机制,要⿎励内容创造者写出更好的内容,让更多优质的内容产⽣。
我们都认为我们是在帮助真正创造价值的⼈体现价值,并且获得回报,这是平台的⽬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因为张小龙很清楚微信作为一个内容平台,其最底层的价值所在:
优质内容
因此,微信的很多设计都是在不遗余力地奖励优质的内容生产者。因为只有让平台上的优质内容多了起来(并用社交的优势让优质内容更容易触达到合适的读者群),这个平台才会聚集更多的读者,而更多的读者转化成流量也就会吸引更多的优质内容的入驻,让“良币驱逐劣币”,良性循环的链条才会启动。因此,优质内容是一个内容平台的“命根子”。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直白的道理,却是曾经被很多内容平台忽略的“第一性原理”。
通过微信这些年的不断进步和张小龙的演讲,我们能看到微信这个中国流量最大平台的社会责任和战略眼光。大家都知道,微信在“流量变现”这件事情上做得很克制,这是非常难得的。此外,张小龙还在几年前就说过,微信不想更多地“粘住”用户的时间,他们想做一个帮助大家节省时间的、提高效率的工具。这在当下对于用户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里,真的是一个“异数”。虽然作为中国流量最大的APP,张小龙的这种说法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但我愿意相信他的诚意。因为这些年来,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的微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而至于商业上的成功,我认为这将会成为一个确定性的事件,还是因为那句名言:
一切商业的本质,
都是在为用户创造价值。
而微信这个平台,就是在想方设法地在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成天思考怎样“割韭菜”。
3. 商业平台
按理说,这应该是微信最重要的一个平台。因为腾讯毕竟是一家商业集团,微信在最终当然是需要盈利的。但我并不太想深入展开这个话题。就像我刚才所说,一切商业的本质都是在为用户创造价值。而如果微信把前两个平台做好,那么它就是在为用户创造了极大的价值,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有了微信支付、小程序、腾讯云等功能的加持,微信就可以联系几乎所有的业态并衍生、迭代出无穷多的可能:
社交电商
内容电商
知识付费
互联网金融
娱乐
教育
出行
生活团购
…
全都是万亿级别的机会。
如果微信真的能够做到在中国的商业社会中“连接一切”,那么在这个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的生态体系中孕育出的“小趋势”就会源源不断。
最后,我想跟大家交流我最大的一个收获。作为一个创业者,我和我的团队也在积极地寻找各种各样的机会,尤其是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平台”的机会。而微信作为当今中国最成功的平台,无疑有很多可以让我们学习的地方。而我最大的收获也来源于此:很多创业者都想打造平台,但他们把太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研究各种复杂的商业模式上了,而忽略了更基础的东西,那就是你的产品给用户带了多少价值。平台的创业机会早就没有了,但在2019年如果你仍想创业做一个“平台”,你至少可以从微信的成功当中获得启发:
不要一上来就想着“平台”,而是像微信一样扎扎实实做好一款高颜值的产品、一个好用的工具,反复打磨用户体验,让你的产品作为未来平台的基础。只有这样的基础,未来的平台才有可能性。
2019年,让我们重新启程,在寒冬中虽然亦步亦趋,但要留下每一个扎实的脚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