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小时的田园

一小时的田园

作者: 兰若_f318 | 来源:发表于2024-11-15 22:08 被阅读0次

周三,又是90学时培训的一天。下午结束尚早,才三点钟,相比没有晚自修的下班时间早了一个多小时,这感觉,像捡了大宝。

此时,阳光还大好,这白得的时间不用实在可惜。

不想回家,跟杨先生商量,去乡下看看稻子。可是我这破脑子怎么都想不起来城北的一处美丽乡村的名字。打开高德地图翻看,也未能唤起我的记忆。说实在不行,两个人就骑车去曹桥乡下。但又不死心,继续“冥思苦想”,终于在杨先生已经把车开回了家,在小区里多转了一个圈后又把车开到了地下车库,我才灵光乍现一般想起了那个就在嘴边却憋了一路的名字“大力村”。

既然想起来了,那就去吧。

可是导航今天好像不太靠谱,眼看离目的地不远了,提示左转的地方路却明明不通。

总不能再回去吧!跟杨先生说,继续往北开,只要到乡下,看到稻田就好。于是,机缘巧合,就到了曾经看向日葵的村庄——北庄浜。

这里隶属钟溪街道。“钟溪棹歌,隐世田园”,这里是安静美丽的江南乡村。

小桥流水美如画。不是刻意的布置,就是原生态的自然。

前年央视举办的丰收节,这里曾经是分会场。

那片向日葵花海早已过了时令,只有零星还灿烂的花盘,还有花盘上虔诚勤劳的蜜蜂在忙碌着。

更多的花盘已然在成熟的路上,一个个的,都朝着太阳的方向行注目礼。它的敬畏与谦卑始终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

四处走走。

稻穗沉甸甸的,微风中飘荡着谷香。民以食为天,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粮食的味道总是最能使人心安。

还有这稻草人、稻草牛,更添了一份田园之趣。像童话里的场景。

有人在地头搭了棚子。浮生若梦,围炉煮茶,让脚步慢下来,才能滋养更健康灵动的心,才有好好生活的力量。

守着田园的房子,在夕阳中静默着。

门前菜地边的鸡冠花,热烈奔放,红得耀眼。

还有这田园犬,一见人来,尽显看家本色,狂吠不止,追着我们走出好远才渐渐熄火。

相比之下,这只丑狗倒是可爱多了。它跟随主人生活在附近的大棚里,比起被城里人捧在手心里当成宝,它可就入乡随俗更接地气多了。也是妥妥的“狗仗人势”。

南方人就是勤快又细心,一点点的地头都不浪费,种瓜点豆、各样蔬菜,都侍弄得有板有眼。

这芋头,比起吃,我更爱它心形的大叶子,看得人身心舒展。

这菜,我说是萝卜,被杨先生笑话了半天。细看看,好像确实不是萝卜。但他也说不上是什么菜,说反正能吃。哈哈,这简直是正确的废话。

“碧绿的菜畦”,不由得就想到了鲁迅的《百草园》。

齐整整的一片包菜,正在抱团成长的路上,看着就美啊。

原来的大片稻田,好多被建成了蔬菜大棚。而且还是智慧农业,自动卷帘机、温湿度监测与控制,都是科技赋能。

特别是下图这个共富大棚,虽还没有投入使用,但外观上看起来更高级,一律的网槽设计,充分利用空间,而且似乎仿佛完全脱离了泥土,不染尘埃,妥妥的科技感。

虽说有了科技的加入,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无比丰富起来,不分四季,冬天能吃到夏天的菜,春天也能吃到秋天的果,但我们却因此失去了从食物去认知四季的常识,去感受差异的能力,以至于搞不清什么才叫应季。失去了对自然的顺应,自然也就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没了敬畏,人就会浮躁,就会随心所欲,没有定性。

人不可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唯有脚踏实地才心安。人,创造了科技,是进步;反过来,人被科技拿捏,则是悲哀。

于此,我更爱土地,更爱自然,更爱自然的泥土的芳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小时的田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cr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