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选
今闻“美好书屋”求荐馆藏经典,吾觉曹公《红楼梦》非入选不可。
昔日有贾府胜败兴衰,现有今人叹红楼仓皇。三两杯淡酒浓茶,一本曾记贾府繁华,抬手翻阅,痴情木石姻缘,终是红楼梦一场。一本红楼,讲尽胜败兴衰,儿女情长,今日相约红楼,细品一番其流芳百世之故。
一尊贾府,是故事的起点,也是终点,荣耀繁华是其最好的代言词,“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面对如此繁盛的大户人家,既无亲人陪伴,又无熟人在此,只身一人,寄人篱下,该如何是好?红楼的主人公——林黛玉给出了她的回答。步步谨慎,小心翼翼,不多说一句话,不多做一件事。贾府家宴当前,众人迎黛玉入府,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贾府当家琏二奶奶——王熙凤初登场,王熙凤虽迟但到,嘴上说着“我来迟了”,可贾母并未责怪,反而亲切介绍她为“凤辣子”,足以见其在贾府位置之重。之后熙凤便夸赞黛玉“像个嫡亲的孙女”,此言正巧戳中因女儿贾敏去世而额外疼惜黛玉的贾母之心,三言两语间,王熙凤精明干练,机敏有智的角色形象便跃然于纸上。家宴时,贾府众人以贾母为中心,开展一场“好戏”,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上独坐,进食虽无声,但暗流涌动,气氛非常。家宴饭毕时,丫鬟捧茶上桌,黛玉不知何意,方见贾府众人吃茶漱口,即使不合林家中之式,也照做无误恐不合规矩被耻笑,至此,黛玉敏感多疑,细心仔细的人物形象留在人们心中。一场家宴,将贾府上上下下的繁华锦盛,人物地位,角色形象刻画的清清楚楚,此为红楼一绝之处。
众所周知,《红楼梦》以黛玉宝玉“二玉”的爱情为线,金陵十二钗众人穿插其间,她们每一个都深陷贾家的悲剧里,她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参与者,与贾家的衰败息息相关。掌家病死的王熙凤,被送入“见不得人”之处的元春,独守古佛青灯的惜春,远嫁的探春,被迫嫁于烂人最终惨死的迎春,死里逃生的巧姐,坠入污泥的妙玉,停机德的薛宝钗,云散高唐的史湘云……都是贾家灭亡时的红颜薄命,那个时代,那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贾家就是她们身上最沉重的无形枷锁,却到处摸不着锁链,也摸不着钥匙。但是人就在日复一日的不甘和灰心中过去了,在不见天日的深闺里后宅里过去了,偶尔敛容屏息抬起手行礼时,才恍然看到手腕间那条无形的锁链。她们当中,有有心反抗的人,有暗自神伤的人,有逃避现实的人。志向远大的探春曾道:“我但凡是个男人出的去,我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候自有我一番道理!”可那绝望中爆发的怒吼最终也抵不过滚滚翻涌的时代之流。贵为贵妃的元春被迫于亲人分隔在一墙之外,当她看见自己的奶奶,父母,兄弟姐妹在自己面前下跪行礼时,不知作何感想?最终,她也成为了鲜血淋漓的皇城中的牺牲品。金陵十二钗的香消玉损,其中包含了女性在时代限制下种种悲惨遭遇,种种反抗,此为红楼二绝。
红楼梦的每一个角色都是贾府雪崩时勇闯天涯的雪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贾府的真实从来不是什么风花雪月,谈情说爱,而是家破族败,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探春曾言:“像我们这样的大户人家外头杀来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游丝一断浑无力,百足之虫死而僵,金银满箱珠为土,转眼乞丐人皆谤。贾家败落枯骨凉,雕栏玉砌梦一场,此为红楼之三绝。
满纸荒唐言不尽,一把辛酸泪未干,红楼梦后梦红楼,古今一梦尽彷徨,都云作者痴如我,谁解其中味阑珊。
以上拣取红楼三绝,细品味犹浓。愿君亦有幸浸读,品出个中滋味,惟愿经典永流传,惠众益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