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卡巴卡小朋友:
节日快乐呀!
每月的1号给你写信,好像成了一个有仪式感的事情。聊一聊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好像这“虚假的友谊”都变得真实了不少呢。
前两年,我变得很懒惰,也拒绝社交,主要是觉得和人打交道让人筋疲力尽。但今年好像变得不一样了,我愿意接受别人的主动,甚至有时候我也愿意主动一点。所以,从今年开始,有不少事情找上了我。当然一开始也不是那么顺利,因为我的转变也不是一下子,总是需要点时间和过程的。
做事情的好处就是,它更能改变一个人的状态,也更人塑造人。也许这就是人为什么需要别人吧。阿德勒说,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那我也可以这样理解,好的人际关系会消除很多烦恼。在你来我往的做事情里,我发现了几个反复出现了阻滞点,就在昨天,我把它们一一写到本子上。写完我就发现了,是我自己的清高、嫌麻烦和把有些东西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导致的。写下来,好像更有助于发现问题。然后,我忽然有一种感觉,人不能把自己看的太重要,自己其实就是一个通道,一些事情或者能量流过来,最终是要通过自己流出去,而我不能阻挡这个流动性。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以来我的内心都有一种漂泊感,也许从我初中离家上学开始,也许更早。这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感觉,虽然它曾经被一些事、一些人短暂的覆盖过。以前的时候,我也不懂这些,只是笼统的归入不舒服的感觉。但现在,这个感觉好像也慢慢消失了,转而变成了内心的笃定。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词,叫“内心的秩序”,让我恍然大悟,这几年我一直在寻找的,就是这个。
在说内心的秩序之前,有个比这还重要的东西。
还记得前几天我说的那对中年夫妻吗?那个妈妈的状态要更糟糕一些,她当时说了一段话让我心里很难受。她说,她年轻的时候忙生意,把孩子丢给了**师傅看管,因为师傅佛法宣扬的好,最后孩子皈依了。表面上看她是在赞扬师傅佛法宣扬的好,但实际是一种深深的自责。那种语言和内心的割裂,更是无声无息的表达了她的痛苦。让我难过的,不是事情,而是这个妈妈的态度,她要是一直不面对自己的内心,而找诸多理由说服自己,她会困自己一辈子。
对,我想说的就是要面的真实的自己,越真实越好,也许一开始会痛苦,但是在痛苦里会慢慢看清路。而试图哄骗自己的,既骗不过,又找不到路。
你曾说,如果我啥也不知道可能也会是幸福的。我说不是,这不只是站在此时此刻说的,站在彼时彼刻也是这个答案,但那个时候我不一定会说实话。
再回到内心的秩序。我不知道我的内心秩序是怎么建立的,当我面的事情越来越稳定的时候,我想我是有这个东西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秩序吧,因为这个东西,好像是个纯主观的。以前我会对人生有点悲观,但想得到所有人都是在无限的逼近死亡,结局都一样的时候,我又觉得有点乐观。哈哈哈哈哈。我的意思是,那我可以创造这个过程,为过程赋予我自己的意义。
以前,我总想从别人的人生那里找点参考意义,但现在我不这么想了。没有一个人生有可比性。我会试着前行,试就是人生的最大捷径。
《漫长的季节》里的龚彪,很多人为他的人生唏嘘,我咋觉得还挺好呢。
酱酱·六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