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的事情太多,都想要面面俱到。于是开始一遍遍在脑子里排序。结果啥事没干,什么事都干不好,引发了一波新的焦虑!
1.我本就是易焦虑体质。这是我的特质,我深受其苦,也心心念念想要将他隐藏,或者假装看不见!结果显示,这些处理方法都不行,因为他时不时的,在不同事上就窜出来搅得我内心鸡飞狗跳!
今天想到一些新的启发:既然去不掉,也定然有其存在的道理。让我焦虑的事,可能本就是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那么重视它!精心观察和找到解决办法,焦虑自然就消失了!
焦虑的事可以解决,焦虑的情绪会缓解,但是动不动就焦虑这个身体反应没有办法控制。先觉察,然后看见他,接纳他,把事情处理掉,看看结果。
千万不要和他对抗,对抗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啥事干不了,心累身体累!
2.不要等完事都想好了再动手,事情轻重缓急大概安排一下,然后就可以动手了,一边做事一边调整,还可以再思考。傻坐着思考,没有结果,事也干不了,回头看着一地鸡毛更是糟心!
3.所谓带孩子时的抓狂和心不在焉,都是因为自己想太多。
试试沉浸当下,陪完了孩子再考虑其他事。
对我而言重要的事:
1.孩子(当下照顾孩子身体情绪,教育孩子,影响孩子。为孩子长期的发展思考和规划)
2.自己(身体健康,外形得体,内心平和充满希望,不断学习成长积累智慧,开拓眼界,拥有更多感受)
3.家庭温馨幸福美满(家务及时处理,居家环境干净整洁,饮食健康可口)
4.工作竭尽所能(课堂高效有意思,课下作业巩固有效果,成绩优秀。)
4.我很纠结自己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只是被我因为焦虑而无限放大,需要有人给我提出中肯建议,而老公显然不能胜任。我处于非常无助和担惊受怕的状态!
解决之道:首先,我看到的,无论是被放大还是忽视,都是真实的感受,不用否定!但是事情可以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周围孩子,周围家庭,老师,同学,专业的机构。既然焦虑,必定也是个需要解决的事,无论是孩子还是我。都是个提醒,本来是好事!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我自己的焦虑影响到孩子,更不能让别人来为我的焦虑买单!
有的事,可能我真的用尽全力也没有办法扭转。一直揪着不放,可能对孩子,对我,对家庭都是有害无益!我可能得要学会承认自己的天花板!接受自己目前就是这样的能力和水平!
5.孩子也有自己的韧性,不要担心他遇到困难被拒绝,或者被排挤。经历多样的心路历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不要太紧张!
6.孩子他终究是个平凡人,平凡就意味着他有缺点,不可能如我所愿的事事都比别人优秀,全是优点!那也太可怕了!
7.不要对抗情绪,静静地看着情绪从身上经过。不要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里面。动起来,挪个窝,做点什么,平复了在回来看看刚才的事,就能释怀很多!
8.真诚的对待孩子,有什么都告诉他。不要强迫他,在他逃避或者表现很差劲的时候,允许他躲起来,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缓解!事后他愿意的时候聊一聊。
9.不要逮着个机会就开始说教。
10.不要指望事事完美。关系亲密,给孩子做情绪和安全的后盾,无论什么时候都给孩子满满安全感。然后培养习惯,扬长避短。提供及时的帮助。
11.想太多绝对不是好事,也不是坏事。时刻提醒自己,构思差不多就可以行动,一边行动,一边思考,绝对是可以的!万万不可光空想,不动手。
12.一旦开始就不要轻易放弃,用尽所有办法尝试,还是不行,就放弃吧!
13.高敏感,容易与别人链接,关系亲近不代表自己可以不尊重界限和交往原则。礼貌,尊重,先人后己,时刻谨记!
周二计划
叫孩子早起收拾上幼儿园。自己收拾妥当。
给二宝换纸尿裤洗脸。翻身,抓握,聊天,拉坐练习。陪二宝玩。
二宝睡着,收拾家里物品,拖地,吃早点。
备课,做饭。
二宝醒来,到小区晒太阳遛娃。
12:00前回家炒菜吃饭
大宝回家12:30上床午睡(陪睡)
吃饭休息
上班
做完饭吃完带俩娃出门骑车散步。
洗漱,看书,上床睡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