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讲述了自明朝覆灭开始,到清王朝的统治,再到新中国改革开放,近400年来的荣辱兴衰。这400年间,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中央集权体制的鼎盛和衰落、全球化经济下的资本主义殖民统治及对中国的影响、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发展的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时期的崛起。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阅读历史,可以培育我们的大局观,一个宏观的世界观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读历史了解历史也就是学如何做人、识人、用人及明理;读历史,其实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每个人读历史,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和感受,历史是何其的相似,历史也确实非常的有意思。
最近我也看了不少历史剧,从大秦帝国到走向共和,《走向共和》这部剧看的很屈辱,一度不想看了,但是我必须正视过去这段历史,就如你的文章是读中国近代史,其实也是一部中国封建王朝的衰亡史,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已经根深蒂固,而且我们又守旧保守,故步自封,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不作为、国内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教育体系和文化的落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崛起等多方面的原因,加速了清朝的衰败,也导致封建统治根基的彻底动摇,我们必须改革,否则我们就不能与世界列强竞争。
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然复兴富强强盛,不接受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甲午战争我们竟然能输给领土只有中国一个省的日本,因为他们接受近代文化比较快,现在他们在国际上也是一个头等的强国。
彼得大帝迁都涅瓦河畔的圣彼得堡,他想靠海就容易与近代文化发源地的西欧往来,而且他也请了很多的西欧技术专家去俄国,帮助他们搞维新,这也奠定了俄国的近代化基础。
反观我们的中华民族,闭关锁国,我清王朝多次拒绝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我们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失败了以后甚至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还力图改革,我想这也的改革就是装样子而已,这也是是我们民族的致命伤,虽有反抗之心,却无取胜之实力,结果依旧是无法逆转的,通过变革是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命运的。
一个民族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走向民主复兴的道路,必然是要经历很多的困难,纵观整个中国的近代史,我们也在近代化这条道路上迈进了,虽然我们走的慢了点,但是我们也出发了,相信我们也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因为这就是我们可爱的祖国,无论怎么样,我们都是,爱他的,祖国的繁荣昌盛强大都是我们的心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