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何为业?
业,是无始以来身(所做)、语(所说)、意(所想)三者的积累,一旦产生,就大多数时间是贮存在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处于一种休眠状态,但一旦有了合适的土壤(机会等),这个业的种子就会发芽、生长,最终成为影响个体人生的一种重要因素。每个人所积累的业,我们称之为个业,无数的个业,汇集成共业。
每个个体都或多或少受贪、嗔、痴的影响,众多个体的生命经历,最终形成一种磅薄之势,影响着整个世界,在这样一种共业的裹胁下,有时个体想从中跳出来,独善其身都不太容易,因此,有些人会哀叹着:一切都是命!我们所作的一点点小小努力,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大环境下,是没有意义的。果真如此吗?!其实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再微小的进步或努力,它也是进步或努力。

二、摆事实,请道理
这里想跟大伙儿分享两个例子:
事例一:孔子出生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在那种时代背景下,孔子及其弟子们要实现其政治主张是很难的,也就是说当时的共业环境是很不好的,但即使如此,孔子还是坚守自己内心的理想信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吃尽了苦头,所受的痛苦和磨难是可想而知,周游列国十四载,到处去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在他死后,被尊奉为“孔圣人”,荫及子孙百世。从孔夫子那坎坷的一生历程,也可以充分知晓我们在处理个业与共业时应采取的态度。
事例二:前几天,在集美跟一个同事(A)在聊天时,他有谈到一件事,小部门组织大家进行大部门党代表选举, 当时负责组织小部门选举的书记特别交待,说某某领导是放在我们小部门来参选的,因此,在选举代表时,这个领导一定要选上。A听到这,当场勃然大怒,说如果这样,他就不选了,让支部书记自己去定人选好了。我听完A的介绍,说现在的人大多都是这样的心态,你一个人抗争是没有用的,改变不了任何的结果。他听完后,脸顿时严肃起来,说,即使是没一点用,但他起码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不想跟其他人同流合污。听到这边,我也很受触动。是啊,如果人人都是守土有责,守住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其实扭转整个社会风气也不是很难的事。关键的问题是,有不少的人都是惰于思考,更不没想到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志问题,因此,只能是当一个毫无主见、随波逐流的芸芸众生了。

三、要感染而非说教
我们总想着去改变他人,最终形成良好的共业。而没有想到的是,在你想要改变共业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说首先是改变自己的个业,只有自己先改变了,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而不是说教他人,只要自己的意志够坚定,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持之以恒的努力,跟随你的队伍一定会人数越来越多,你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多,最终也改变你起初想要改变的共业。
一定不要小看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力量,个人的力量再弱小,那毕竟也是一种力量,最终把这种力量是放在善的天平一边还是恶的天平一边,其决定权完全在自己的手中,因此,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共业(无论善恶)都是由无数的个业组成,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在这个共业在作着你应有的贡献。

四、缘起的世界
这是一个缘起的世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我们都被别人所影响,也同时也影响着别人,在缘起的世界里,谁也无法独善其身,因此,我唯有传导出更多的善与爱,才能跟无始以来就存在的人的贪嗔痴念头相抗衡,让这个世界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当然,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
个业组成着共业,共业影响着个业。因此,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共业,你有参与义工(志愿者)的责任和义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