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琴者向我咨询:曲目是不是练得越多,对自己的演奏技术就越有好处?
宛与洛认为,还是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目的性来看待这个问题。
于是今天针对这一问题,写了这篇文章。主要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如果是为了提高视奏能力,积累音乐审美与修养,那么所学习的作品,自然是越多越好
这里的练习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视奏能力,以及积累自己的音乐“素材”,培养审美与修养。
视奏能力的提高,必须是在见过了大量、不同作品的基础上,在对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乐谱内容,进行过读谱与尝试演奏后,所积累出来的。
本身就需要不同内容的数量“堆积”。
如果只对一首作品的乐谱内容,进行反复“锤炼”的话,这样的结果就是,只会把这一首作品中各种知识点与技能、演奏技巧、创作风格,掌握得越来越扎实。
而一旦碰到不同风格与创作手法的作品时,学琴者依然会感到非常陌生,视奏的效率与准确度,照样过低。
所以,多见识不同的作品,多在数量上做功课,是视奏、审美能力得到提高的根本。
哪怕每首作品练习得不够熟,这也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目的是积累“素材”,见识不同的作品风格,并形成自己的理解。
见得多了,视奏得多了,反应速度与处理能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快了。
二、如果是练习某种演奏技术,或是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则不如把一首作品“练透”
当我们的练习目的,是要把某一种演奏技术给“吃透”,这就是关于演奏“基本功”的强化了。
这种情况下,作品的数量过多,反而会造成我们选择上的困难。而且每首作品只练几遍,这种“浅尝辄止”的练法,是无法产生演奏技术上的“肌肉记忆”感。
因为“刺激”的程度不够,使得某一种演奏技术,它的演奏原理与练习方式,只能停留在“头脑记忆”中,而无法有效向“肌肉记忆”作“转化”。
这样也就有种头脑“懂了”,但身体依然不适应,达不到要求的感觉。
技术、“基本功”的强化练习,是需要对相同的内容,进行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
这与积累视奏与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并不需要练习很多作品。作品越多,反而越难深入进去。
最后,宛与洛建议各位学琴者,不要在练琴中,盲目地“堆积”作品的数量,也不要盲目地“死磕”一首作品。
先想想自己当前的练习目的,想要达到的近期效果。然后根据这些,制定接下来的练习计划。
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