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自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喜欢说人生啊,人生怎么怎么样,小时候直到高中作文的第一句话常常用“人生”来开头,什么“人生是一场旅途,人生如戏”等等的。其实我也一直知道自己的所谓的人生的理解,不过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更像是看电视剧看多了,觉得别人说的有道理,就拿过来自己用,这样显得自己很有哲理,像个智者,其实自己心里清楚,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明白“人生”意味着什么。
我的人生至到今天,过的算是平平稳稳,没有什么突然的变故和大起大落,所以时至今日我仍不知道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的父母以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还健在,他们都非常的疼爱我,我不知道将来有一天他们如果离开,会对我的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怎样成长,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也非常健康,也可以说是按部就班。按照父母的所期望的那样,努力的学习,不做什么出格的事,然后考了一个师范大学,家。过来不出意外的话 我会成为一名老师,过着安稳的生活,有这安稳的工作,过一个平凡但也温馨的生活,但我也常常为我将来以设想好的人生路而害怕,一个人未来的人生竟在她只有二十几岁的时候已经确定,未来的五十年或者几十年已然确定,在我的内心里我一直觉得人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年轻时候的无限可能性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就像有人说的我们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我现在已经21岁,但我仍是个不成熟的孩子,我渴望人生多一些历练和多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人生准则。最重要的有些自己人生的准则。在《人生》中高加林和刘巧珍断绝关系,与黄亚萍交往。当最后高加林失去一切回到农村时他不再怨恨任何人,他意识到“他的悲剧是他自己造成的!他为了虚荣而抛弃了生活的原则,落了今天这个下场!他渐渐明白,如果他就这样下去,他躲过了生活的这一次惩罚,也躲不过去下一次惩罚——那时候,他也许就被彻底毁灭了”。“生活的准则”啊,是我活了二十多年仍没有确立起的东西,我常常为一件小事而抉择不定,犹豫不决。我是这个爱情故事的读者,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也思考着这复杂的关系,和高加林作出最后的抉择,我确实为高加林抛弃巧珍而非常生气,但我也对他选择黄亚萍而表示理解,因为高与刘之间的文化水平确实存在差距,他们之间的共同话题太少了,他们在一起谈论的只能是生了几个猪崽,然后死了几个……而与黄亚萍在一起的时候却可以天高海阔的谈论各种东西,我做理解的爱情一个基本就是双方有这共同的爱好,有这共同话题,而不是仅仅搭伙过日子与性爱。不管高加林选择谁,我都可以理解,而“生活的准则”不仅仅是为自己考虑,高加林同时爱着两个人,最后在自己前程的影响下,他选择了黄亚萍,狠心的将巧珍抛弃,可以说他丢掉了良心,忘记了是谁陪他度过最艰难的时光,恋爱关系一但确立,意味着一种责任,利益衡量下,爱情已经变质,最终确实害人害己。
最后说一下时代背景下,农村孩子的出路,我也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里出来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我也曾幻想过我可以考一个农业大学 毕业之后回到我的村庄,碧水蓝天黄土青砖绿瓦小院,不用担心高的离谱的放假,严格限制的上下班时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可以自由自在,虽然会脸朝黄土背朝天,身体上会很累,但机械化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应该不会让人太累。可当我寒暑假返回小村时,产生的确是另一番心境,我忍受不了小村的寂静,我更不想像爸妈那样下地干活,环顾整个小村,年轻人早就没有几个,他们宁愿出去打工也不会待在自己的家乡,村里只剩下一些老人,只有过年的时候村里的车和人才会多起来,而几天之后人们又纷纷离开,我也尝尝思考将来我的小村的命运会如何,我现在不会做普通的庄稼活,我相信大多数农村出来的孩子也已不会做这些了,将来的小村随着年轻人的搬离,老人们的离世,将会走消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