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只小鸟关在笼子里,然后这只小鸟很感恩把它关起来的人,这就叫笼恩。其实这只是一个比喻。我估计任何一只小鸟都不会因为我们把它关在笼子里而感恩我们的。动物的本性是爱好自由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说家畜,家畜估计符合我上面的这个比喻。但也说不准,王小波书中就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凡事都有例外,动物也是一样,当然包括高级灵长类动物“人”。
人和其他动物有个相同之处,就是如果躯体被囚禁,会非常难受,甚至很痛苦,这大概就是监狱存在的意义吧。不过,这里有一个疑问,就是动物有没有意识,或者说有没有精神层面的需求?那些被驯服的家畜是不是从精神上被人类所驯服了,才会心甘情愿被关在人类给他们建造的笼子里,有的甚至主动进入笼子里的,就像那些鸡、鸭、鹅一样,到了傍晚时分都会自觉地回笼子里。不知被人类驯服的第一只家畜是什么家畜?为什么它们心甘情愿作为人类的食物。也许根本就不是心甘情愿的,你会发现那些家畜成为人们食物之前,那叫声是多么凄惨。怪不得那些心善之人不喜欢杀生,他们是不忍心听到这声音吧。
回到上面的疑问,到底是精神上被驯服还是仅仅只是躯体被驯服。经过思考,我认为它们应该是精神上被驯服了,那么也就是说动物也有精神层面的需求的。现在来说说为什么是精神被驯服呢?让我们想象一下,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在最开始的时侯,是死都不屈服的,即使自己撞的头破血流,它们还是会继续想着挣脱笼子,当然也不吃任何人为给予的食物,有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那是相当倔犟的鸟了,那属于特立独行的鸟。很多时候,大部分的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意志会被逐渐消磨殆尽,但也只是暂时的,这时候强烈的自由意志胜过一切本能。这里的关键是意志,动物也有意志,自由的意志,你也可以说是本能,但我更加倾向于这是意志的表达。而真正的本能是在它体能消耗差不多的时侯,它需要休息的本能,它饥饿需要食物的本能,也就是生理保全本能在这时候占据上风。这时候如果囚禁它的人如果放入食物,那么它就会津津有味地享受它的美食。有些好面子的还会在没有人在的时侯再偷偷食之,免得被人发现自己已经投降了。
然后,随着时间继续延长,它或许还继续保持着自由意志,只是在等机会,但是随着更加漫长时间的消磨,它的自由意志终究被本能压制,它本能占据上风,我相信懒惰不仅仅是人性,动物性里面也是如此。面对逃跑无望,它们会选择安逸被关着,然后索性享受这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食物。直到有一天,主人完全信任了它以后,它从笼子
被放出来了,可它发现,在外面飞累了,甚至是饿了的时侯,突然发现外面食物实在是太难觅到了,还是笼子里好,笼子里有它喜欢的美食。就这样,我对笼子有了一种莫名的依赖,直到最后它甚至离不开笼子。所以,它从此以后对主人充满了笼恩。
说完动物,再说下高级动物吧,高级动物不能多说,只能轻描淡写。人对于身体被囚禁的痛苦或许比动物更甚,就如我上面所说的,这就是监狱的威力。但是给予足够长的时间人也不能幸免,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里面的语言叫“体制化”。即使这样,谁也不敢犯重大错误,让自己被“体制化”。但是从动物身上,我发现人类一个重大的秘密,那就是人喜欢控制,控制除自己以外的一切,甚至有时连自己也不会放过,但是现实往往很难实现这个愿望,因为每个人都想控制,结果是谁都不要控制谁,最后只能自己控制自己。自己控制自己,我认为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境界,是人类最高的文明,高于一切社会和国家,这是属于个体的终极成就,也是人最终的发展方向。
然而,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他们会发现,大部分的人无法自己控制自己,因此,国家和法律应然而生,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必须这样做。这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更加是对大部分人的保护,这是先进的,有未来的。
但是,有些时侯,利益团体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抹杀个体性,美其名曰,集体大于个体。在深知无法控制个体身体的情况下,用精神来控制个体,换个词叫文化。须不知集体也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哪来的集体,个体才是文化的根本。只有每个个体强大,集体才会强大,这么简单的道逻辑难道不懂吗?答案是否定的。点到为止,以免别人胡思乱想。
本想就此结束,但总觉得还没说完。为什么人偏好用精神来控制别人,而且效果显著。这是因为精神的洗脑就像春天的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当你意识到的时侯,你已经进入状态了。当然很多时候,你并不能意识得到。对于没有独立思想的人那是一试一个准,百试不爽。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单位你什么也不是。”这是一句及其厚颜无耻的话。没有单位至少我还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有了单位就不一定能称之为“人”了,这是我的观点。就像曾经很火的996,还有什么企业文化,公司文化等等,多多少少都会带点洗脑的成分。但如果是真正人本的东西,我相信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也是得人心的。但是人称之为人,不只是一个称谓,它是智慧的存在,而且一直处于智慧增长的状态。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人终究是会觉醒的”。而且人只会越来越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