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重要的是兴趣
阅读一部小说,理解或者不理解其实不是重要的,而是你是否读着有兴趣,有兴趣的话不理解也会读完,没兴趣的话硬读下去也不会有太多收获。
之前我参加过其他组织的共读,每周读一本、年读52本的活动,我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为了读而读”的尴尬局面。
当时我读了一些公认的好书,比如《穷查理宝典》《影响力》,书真的是好书,但没有在我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一来超出了我当时的认知水平,二来为了读完而读,没有真的去用起来。
我现在只记得查理芒格说的一句话: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这句话特别好。
因此,后来我在选书上比较谨慎了,只会去读自己感兴趣、当下需要的。而不是把自己读书选择权交到别人手里。
2、阅读是读感受,不是读知识点
阅读首先是感受到了什么,无论这种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欣赏还是不欣赏。
阅读最不重要的就是知识点,阅读的时候多问自己一句,这个点为什么打动我?
这点和周岭老师提倡的“触动读书法”特别像,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点,而是哪些知识点触动了你?和你自己产生了关联。
自己未来可以在哪里用上?要怎么去用?
再好的知识点,如果超出了你的认知水平,都是无用的。所以要在自己的舒适区边缘(即拉伸区)阅读。
3、没有必要勉强自己读书
不是每本书都合自己的脾性,也许自己的阅历、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储备不够,当阅读遇到困难的时候,没看完也不要勉强自己。阅读真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去年阅读遇到了一次障碍,就是碰到了一本好书,很多地方都想停下来好好消化的那种,以至于我那阵子可能1-2个月都没有读完一本书,被卡在了那里,那本书是王专的《学习学习》,确实是很不错的书,但我当时没有及时选择放弃。
有些书缘分未到,就果断放下,去阅读下一本更适合的书,没有必要强迫自己一定要读完。
4、反复阅读经典名著
经典都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阅读他们不会让我们上当,因为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人类灵魂的漫长旅程。
❤️樊登老师说过:一个人只要养成读书习惯,其阅读品味最后一定会走向经典,因为只有经典的东西才能提供永恒的乐趣。
在逆熵增中,申姐一直是经典文化的传播者,她的公众号一直分享自己学习经典的心得感悟;冬子姐也阅读经典,尤其对论语有深入研究;西西教练是国学文化传播大使......
我曾经深入学习过道德经一段时间,对我的影响很大很深,看问题都会更加豁达与利他。
读一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然读经典也讲究缘分,曾国藩就是遭遇了人生至暗时刻,读了庄子后大彻大悟的。
5、寻找机会去分享阅读体会
一个人读书默默消化,和读完书后几个人一起讨论,结果是不一样的。讨论时候的那种乐趣和兴趣,会反过来让你更加愿意去阅读。
这一点深有感触,也是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和推崇的共读氛围。
因此我在2组开了2次茶话会,昨晚的分享也会鼓励大家去发言探讨与碰撞。
你会发现,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真的会碰撞出非常不一样的火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还可以这么去思考~
每一个人都是宝藏,每个人的发言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个人特色。
比如二组的小卷,我听她分享《红楼梦》对她的深刻印象,不禁感慨:原来经典名著还可以通过知识迁移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是太妙了!
最后,做个总结
1、阅读兴趣第一
2、阅读重要的是感受
3、不要强迫自己读书
4、阅读经典名著
5、读完去分享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