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中国人的勤奋,看老外的评论!

关于中国人的勤奋,看老外的评论!

作者: 云飞扬誌 | 来源:发表于2019-01-23 13:21 被阅读20次

莫泊桑在其作品《一生》中这样写道: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家庭观念、最讲究亲情的种族之一,并且深深地为之自豪,但在老外的眼中,却未必如此。

我澳洲的朋友谈起了中国人和澳洲人对家庭的重视。没想到,那几位澳洲朋友说:“你别生气,其实,我们觉得你们中国人并不爱家,并不像你们自己说的这么注重家庭。你们更爱金钱!

我愕然,于是,我记下了这些真诚的对话:

“无论在澳洲还是在中国当地,你们中.国人的确很勤奋,中.国人在海外也能比当地人积蓄更多的钱财,但我不认为这是你们中.国人有经商的天赋,而是你们比我们更节俭,更能省,是通过降低生活标准来完成的金钱积累。你们平时很少上酒吧,周末也很少度假,甚至周末或假期都不休息。衣服都是从中国买了带过去,因为上海这边更便宜,我甚至看到有上海学生带了很多碗过去。

你们会没日没夜的工作,把孩子都交给老人照管,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外,你们忙得很少和孩子一起玩。圣诞节你们甚至都不休息。所以,你们华人的孩子尽管学业上很优秀,但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另类,觉得和当地人比起来,父母更关心的是家庭的金钱收入、关心的是他们的学习分数,而不是他们的快乐。

“是的,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们中国人说这是为了孩子,为了下一代多挣些钱,但每一代都说自己赚钱是为了下一代,那么究竟哪一代会真正地使用这笔钱呢?

“生命是那么短暂,你们借口为了家庭的未来,而在现在就牺牲了家庭,我不知道这个帐是怎么算过来的,怎么还能体现你们自己很自豪的家庭观念。”

“你们为了工作,可以忍受长时间的夫妻分离,要在我们眼中,夫妻不在一起三个月以上,基本上就该考虑办离婚了。所以我们被派到海外来,就一定是全家一起来,我的妻子、孩子都搬到上海来。他们要是不愿意来,我就不可能接受这项工作,家庭比工作更重要呀。我在中国甚至听说过你们的上一辈人,甚至有夫妻几十年都分在两个地方的,到了退休的时候才能生活在一起。这太残酷了。难道你们就不会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吗?工作也还可以再找呀!”

“我的中国公司里有很优秀的人才,但因为不是上海本地人,家庭就在另外城市,每个月甚至每两个月才能相聚一次,为什么其中的一方就不能放弃工作呢? 我知道有很多在城市里工作的农民,他们甚至只能一年回家一次,都说是为了家庭在挣钱,可这样的钱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澳洲,你们中国人基本都比当地人有钱,但没有人羡慕你们的生活,我认为你们就是金钱的机器,但你们为自己的赚钱爱好涂上了一层家庭的色彩。

看看我们的周围,多少的人,为了一个房子,牺牲了自己的今天,加班加点地工作,“等买上房子,或还完贷款,就可以轻松了!" 等着吧,……房子完了,还有孩子呢!

又有多少孕妇,“等孩子生下来就好了。”……生下来更麻烦,还不如在肚子里,想去哪里,去哪里!有多少小孩子家长,“等孩子上小学了就轻松了,熬吧。” ……上学更轻松不了,各种辅导班,还不如幼儿园省事!

多少的家长,在为了一个小升初,牺牲了孩子的童年,周末奔波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的路上,“等考上初中,就解脱了!”……小学完了,发现初中也有辅导班,而且更多,孩子更没有时间玩了!只好等大学再玩了。“等孩子上了大学就完成任务了。”……大学上完了,找工作一样要操心! “等孩子工作了,我就没有负担了。”……工作找好了,又开始操心孩子的婚事、房子!“等孩子结婚了,我就不用操心了!”……结婚了,有房了,孩子的下一代又来了!

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视线永远在未来,为了未来,今天积累能量、积累证书,积累票子。结果就是抱怨,我们的视线永远没有活在当下,发现一辈子,没有一天是为自己过的。其实中.国人一辈子就是这么过的。

最懂得享受的是美国人,最有信仰的是欧洲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是中国人。

大多数美国人的一生:

0—10岁:参加野地考察等各种集体活动;

10—20岁:谈恋爱和追梦;

20—30岁:找份平凡稳定的工作;

30—40岁:终于发现自己的追求,享受有房有车有孩子的生活;

40—50岁:常常在工作压力中度长假;

50—60岁:享受教会生活,旅游;

60—70岁:开始写回忆录,旅游;

70—80岁:安度晚年;

死后:一般进公墓。

大多数欧洲人的一生:

0—10岁:参加学校乐队,学习古典音乐等;

10—20岁:组自己的乐队,进行各种尝试;

20—30岁:严重受哥特死亡文化影响;

30—40岁:乐队开始正式走黑色金属路线;

40—50岁:回忆童真,开始过回“彩色”的生活;

50—60岁:安定下来,寻找温情,过小生活;

60—70岁:去教堂总结自己的一生;

70—80岁:与子女一起安度晚年;

死后:安心躺在一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上。

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0—10岁:被迫学习各项课外技能,不断考级,多数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和期望;

10—20岁:死啃如山的书籍,应付如海的考试;

20—30岁:到处投简历,着急自己找不到工作;

30—40岁:成为房奴、车奴;

40—50岁:为孩子的未来操心,省吃俭用,努力存钱;

50—60岁: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却发现马上要退休,又开始担忧退休后怎么办;

60—70岁:花费大部分精力养生,却发现还要养孙子;

70—80岁:终于安定下来度晚年;

临死前:发现原来一块墓地都贵得要死!

相关文章

  • 关于中国人的勤奋,看老外的评论!

    莫泊桑在其作品《一生》中这样写道: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

  • 你想不想知道老外身边都是哪些中国人?

    一直写关于老外的故事,今天想聊聊老外周围的中国人。 灵感从哪儿来的呢? 最近参加了几个老外朋友的私人聚会,颇有感触...

  • 流动的文字 - 感受那些会在你岁月中留下痕迹的小说

    小说看的多了,就爱作比较。老外重精神,中国人重文字。有些人故事说得好,有些人人物讲的妙。 看老外写的书,首先要有耐...

  • 说“勤奋”

    勤奋≠埋头苦干 勤奋=思考+坚持 勤奋的目的是为了偷懒 关于勤奋,你怎么看?

  • 3、《到底什么是低水平的勤奋》

    3、《到底什么是低水平的勤奋》 由读者的评论回复,延伸出一个关于“每个层次低水平勤奋“的话题。 什么是低水平勤奋,...

  • 明天会勤奋生活吗?

    勤奋,最近无故看到很多关于勤奋的词,看杂志,每个创业故事告诉你应该勤奋,看北漂访谈视频,每个青年告诉你你要勤奋,看...

  • 规矩这个碗

    和许多老外儿侃大山,有时会谈到中外文化差距的事,通常是这样的: ——你们中国人,总是很守规矩,非常聪明,也很勤奋。...

  • 20171019

    老外叫她月球,中国人亲昵地称她为婵娟 老外说月球上有环形山,中国人却说那上面住着嫦娥和玉兔呢 老外说月球很轻,它上...

  • 老外竟然责怪中国人太勤劳了

    怪事!老外竟然责怪中国人太勤劳了,他们说中国人总是在工作,尤其是当老外在休息或者在度假的时候,中国人却还在拼命工作...

  • 浅谈从中国神话看国人的精神信仰

    我们经常听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你看老外们都有信仰,信什么教的都有。 常见的中国神话都揭示中国人的抗争精神,与天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中国人的勤奋,看老外的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pj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