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3.2)

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3.2)

作者: 胡同学的读书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2-29 10:24 被阅读0次

1每个人时间都有自己的价格和价值,如果跟人学习请教,最好问自己:我能给对方提供什么价值?

2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3有个采访,节目中,主持人问宗庆后:
娃哈哈加上宗馥莉等于什么?
等于更强大的娃哈哈。
主持人转而问宗馥莉:娃哈哈减去宗庆后等于什么?
等于零。

4德川家康三句话家训,第一句是:“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第二句是:“视不自由为常事,则不觉不足。”第三句是:“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

5 “横在我们面前的许多事都使人痛苦,可是却不用悲观。社会还正在变化中,骤然而来的风风雨雨,说不定把许多人的高尚理想,卷扫摧残,弄得无踪无迹。然而一个人对于人类前途的热忱,和工作的虔敬态度,是应当永远存在,且必然能给后来者以极大鼓励的!”——沈从文《<长河>题记》,1942

6All the past, all is overture.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7和人讨论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我说除了一般大家公认的标准之外,我认为最好的文章一定是自由的文章,自由表达的文章,自然,真实,率真,不装,没有框框,没有道学气,天真烂漫是我师。
法贵天真。

8苏东坡曾经这样说自己的文字:“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问题是,自由太难得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表达太不容易了 。一个人,不燥,不喧嚣,不容易。一个人表达的东西,如果也能这样,就更难了。

9雾锁烟霾宴寂堂,含虚凝绿水云乡。
搜玄揭裹真风远,招隐诗中野思长。
真柏最宜堆厚雪,危花终怯下轻霜。
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

10人类社会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一种合乎情理的解释。这恰恰是人类道德价值的最高意义。一个力气大的人揍一个力气小的人这是合乎动物天性的。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文明就体现在:这个力气大的人会因为平白无故揍这个力气小的人而感到不适。为什么会感到不适呢?因为以大欺小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他无法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所以他会感到不适,为了摆脱这种不适所带来的痛苦。他就会选择克制自己以大欺小的冲动。这恰恰是人类道德的约内在约束力!也间接说明道德是用来自我约束,而不是用来对别人进行道德捆绑。但每一个人都被这种自我约束校正自身行为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呈现出一种文明的景象。

11敢于说不。一直是苹果文化里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巴菲特买苹果的时候,赞扬苹果所有的产品可以全部放在一张桌子上。

12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最大的变革,是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迁徙。
在生成式AI的驱动下,这种迁徙正在被重新定义。

13一个人能够在牛市赚钱其实是需要两轮牛市的:
一轮牛市认清市场,如何博弈取舍一轮牛市认清自己,如何守住财富。

14可选择的项目放在一起,听听心的语言。因为大脑会自我欺骗,而心不会。静下来,哪个是你想到有愉悦感的优选哪个。因为强迫持久不了,且对身心有极大的损伤。

15不要忘记你曾是怎样的一个小孩,不要忘记你曾来望变成怎样的大人。

相关文章

  • 数九

    数九赴寒关 南风依凛冽 沙沙惊掠影 雪处尽无痕 ​​​

  • 独脱无依处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一 宋 · 释绍昙 小小青山,丛丛翠竹。 野景无多,怡然纵目。 明觉老人,向独脱无依处。 闲坐解疏...

  • 念佛颂(宋)慈受

    树林水鸟各宣扬, 宝网金台尽道场。 会得钟鸣并鼓响, 弥陀触处放毫光。

  • 青山头

    寂寂青山云雾里, 缕缕炊烟尽此中。 朗朗山头不觉处, 方知身后是人间。

  • 玉楼春·又梦故人骑车来

    玉楼春·又梦故人骑车来 文/心一 一夜梧桐飞几许,昨日欢歌无觅处。 眸中皆是故人来,扶把依车轻笑语。 梦醒方知凄冽...

  • 尘埃尽处无芳菲

    几许沧桑划过岁月的眉梢,凝结成一粒朱砂,印在美人额间,触目惊心。曾几何时,时光尚有一丝柔情,奈何岁月的长河太过汹涌...

  • 春尽水滔滔

    不知不觉间山岭青,不知不觉间川水绿。今日忽稍经意,才晓三月已去,初夏正临。若不去山间漫步,不如至澧川观...

  • 岁末感怀

    谁教竟日雾茫茫,更有尘霾借道场。 回首年来无是处,却多风雨满行囊。

  • 读书丨十里洋场繁花处,看尽人间灯酒红

    【巍巍大上海,滔滔黄浦江。十里洋场繁花处,看尽人间灯酒红】 ...

  • 轮回

    假若来世可重生, 从此只唯内心声。 快活信马由缰处, 方知对错无二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滔滔一点无依处,举足方知尽道场(3.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qq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