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巴菲特传》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战略能否在中国应用?而这个问题我想由至少分出两个问题,一是要看孕育出哥伦比亚大学格雷厄姆价值投资信徒们的美国华尔街的这种土壤环境,我们中国是否具备,如果不具备那么以后几十年的长期来看能否具备?二是坚持长期主义就势必需要展望政治与国运,这个一般不方便谈,历史上没有新鲜事,那么可以稍微回看汉魏与民国的相关历史来领悟大历史的步伐与道理。
先说第一个金融环境方面。看完了10集七个多小时的纪录片《华尔街》,简要谈一下感受:
1,华尔街到底是好是坏?
总体上说,从百年尺度上看,推倒荷兰的墙而改建为华尔街可谓是美国国运昌盛的起点和里程碑事件;自此之后,美国可以依托它的金融力量初尝,修运河、发展经济,强大军事和政治力量,对外战争取得世界核心霸主地位。是大好事,是上天眷顾。
但它几乎是每20年就淘气一次,变成坏孩子,甚至短期下拉美国的国运。尤其是大萧条和08年金融危机。所以要做的就是用各种办法规避它偶尔变坏孩子,具体是不要让参与其中的普通人颠覆三观:在投资中感到他人皆恶意、社会忒可怕、国家也不管。欺诈的人和公司得提前预防和治理,金融与相关实业协调配合,国家施加法律、保险、监管等方面保护。
2,中国能否拥有自己的华尔街?
不能。因为华尔街是个世界的金融街,不只是美国的,虽然历史上几次战争导致,全球重大金融机构都设立在美国。这更多的是文化与现代金融经验,中国不缺人才不缺力量,即便是民国时期,上海也已经有了世界金融东方据点的气质,后面的孔祥熙去布雷顿森林会议也进了十二强,拿到世界银行席位。
但本质上关键是文化内核,中国的文化自创造之初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独特到只能别人融入我们,不可能我们变成大家的。当然中国要的是各过各的,也不追求自己的地盘和意识形态领域有多大的世界版图势力,也就是不称霸缓称王。中国建立世界投行的目的和方法也与他们不同,更像是我们文化中说的那种集中力量办大事,我来多出钱投资基建一起发展。
这种文化里关键是从上到下的管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一层都挺话都会忍。英美等国出了大问题,缺钱花需要去借债,中国文化有底蕴优势,可以挖或者吃众多的老百姓即可,自古使然。而英国和欧洲是去美国那借债,美国则发国债等,也就是中国喜欢向内求,万事不求人,我有十四亿人和存粮,人民能吃“共和面”也能活,而西方文明体系下的国家则是相互利用世界金融市场。英美应该不是不想用老百姓的吃老百姓的,费劲,只不过他们的老百姓不能忍,不用和伟大中华民族比,就是连俄罗斯人的熊的品格他们都比不过。这就是文化内核的不同,本质的底层的最重要的差异。
所以以千百年为时间单位来看,中国文化内核还会保持自己的传统与特点,不会变,还是得用自己的方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点我们的管理者们看的也很清楚。而不是寄希望于华尔街来到我们这,我们自己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华尔街,吃世界人民的利益,一起为世界人民创造利益。除非世界整个东方化了尤其是中国化了,此前上万年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还没有过。只能是同时并存几大文明板块。
再说第二个方面,近期回看汉朝的历史,汉朝先后开辟两条丝绸之路,为了解决谷贱伤民,贵也伤民的问题,开创平常仓,对农产品做宏观调控,是不是与我们的供销社等有点神似?尤其开国刘邦的困境,王莽与随后刘秀的光武中兴这段。刘邦的什么问题,就是中央与地方,分封的强地方与刘邦的弱朝廷,导致刘邦一生跟韩信等诸多拿着丹书铁劵的诸侯缠斗。到了中期遇到各个朝代都遇到过的兼并垄断问题,当代我们也遇到了,王莽和刘秀面对此问题,改革思想都蛮好,王莽没成,刘秀改出一段光武中兴,后世史学家认为刘秀水平超过刘邦以及赵匡胤等帝王。而长期来看历朝历代似乎都没彻底处理好朝廷与地方,以及兼并垄断,这两大问题。当代能否处理好,大家自己判断。
有一个判断的小依据,不论是什么思想,就像诸葛亮出师表总结的一样,先汉为啥兴隆,后汉为啥倾颓,就是贤臣与小人的使用。诸葛亮前出师表,主要是叮嘱君主文官哪几个有才好用衷心,武官哪几个有能力可以用。用好人以后朝着唯一的始终不变的目标兴复汉室继续努力。后出师表说了几个诸葛亮一生所失算和不解的大事,承认和感叹自己的能力不足,但是为了目标死而后已。蜀汉与魏比起来看,核心还是人才之争方面败下阵来,可谓人是一切的本源,并非某一个或几个强人,而是一群优秀的文武之人。
另外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历史是人民大众创造的还是几颗闪耀的人类之星创造的?从清史读到民国史,看了老袁的承前启后的精彩纠结富于争议的人生。此前有个重点问题是他为何傻到不识时务地称帝?往往历史教材是把矛头指向了老袁。前面他是有功于国,后面则成了民国共和的罪人。
实际上总起来看,如把历史比做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由一个个组织细胞构成,也就是由千千万万的人包括上层精英和普通老百姓构成,巨人所做出的动作也是由这些组成部分的若干小动作拼凑而成,也就是大家一起促成的历史巨人的选择和一个个大动作,不应说是某一个人单独代表历史做出种种大动作和错误选择。
老袁与国会不对付,导致行政低效和矛盾重重,看那时候的国会是从何种国民环境中选拔出来的便知。他能走向帝制,看那么多心怀下跪称颂以博得自身利益的精英和大众尤其是杨度他们成立的“筹安会”即可认识到实因民心仍未统一。
民国初年尤其前五年,大家批判也都说不到位,只有像梁启超这样的大师写的檄文才能透彻有力,统一读者思想,结论深入人心,让人读来越发有力,明确知道是非曲直和正确抉择。到了中后期,这些大师培养的学生们,比如梁启超的学生蔡锷将军以及清华教学宣贯的同学们多了以后挑起了历史演进的大梁,在武卫和文诤的两大方面做出应有的诸多动作,才让历史坚定地向前迈进,不至于蹉跎反复。
由此可见,什么是历史,你我他每个人都是,我们的观念水准、统一与纷争程度,我们的一个个细微动作与小选择作为涓涓细流,共同汇聚成过去、昨天、今天和明天这正在进行着的历史的缓慢的大步伐。
最后总括一句话:巴菲特的那种环境土壤,我们此生应该不会有,假设一个朝代200年,我们后半生某些方面可能有点类似东汉;大历史的步伐则需要大家去观察几点,就是出师表里语文老师划出的中心句,以及周边百姓们的思维向度,进步的速度与达到的高度,短期的中兴有历史先例,长期尤其超过40年的盛世还没找到,希望我们迎来的光武中兴时间长一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