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随物生心,心生万物 ”

“ 随物生心,心生万物 ”

作者: 吃了不会肥 | 来源:发表于2020-11-09 22:59 被阅读0次
「展览标题“随物生心”取自容格的《金花的秘密》一书,指涉及古人体感世界的第一部,从对万物细致观察中把握物行的规律,推究事物的原理是为“格物致知”。物之于我们不是对象化的课体之物,而是具体实在的本质之物,物以象的方式显现,在运动变化中与人的认知与情感呼应激荡,契合中散发出内在的光亮。这是艺术家对瞬息的生活世界的驻足思考,也是一次对自我内心的审视。」

这次的展览太值得来看啦,大型装置艺术现场充满着神秘,未来感,带互动的装置艺术,布满电线的大型空间,表现性极强的线条绘画,每一组作品都能让人们陷入沉思。光与影、视觉与听觉,艺术家通过作品来传达主观意识,与观者的感官世界相连结,引导我们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感知。

此次展览的装置包括了LED地平线、液压式图、流动的风景等大型装置,每个角落都有不同形态的光影投进来,更突显了场景的层次感。

「 没有人强求艺术作品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去解释世界,或者像哲学家一样去总结世界,但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能够具有打开观看者眼界,擦亮观看者眼睛,敏锐观看者感知的能力,在我看来,格伦德和和尼苏南的创作做到了。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这对芬兰艺术家组合围绕简单的工业材料如钢球、铝板、铁丝、电机、电磁铁、扩音器、定时器等 展开工作。这些模拟时代(Analog)的技术工具,在两位有着建筑专业背景的艺术家的手中被剥离掉物质的技术属性,在特定的建筑空间内被转换成穿行在世界各地建筑物的钢梁和白墙之间触动人们感官世界的微妙体验。今年5月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以格伦德和尼苏南在中国的首次大型回顾展重启疫情后的艺术展,禁飞禁足的世界现状让展览的落地充满挑战。现场视频虽然可以帮助艺术家解决布展的问题,但作品存在于空间的现场感就只能在数字技术打造的虚拟展厅中去感受了。对于一直以使用建筑空间为作品的场域和前提为创作特色的两位芬兰艺术家来说,2020年的远程参展的行动本身,无疑为两位艺术化视觉化地展现技术奇观的艺术家看待技术的实质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关文章

  • “ 随物生心,心生万物 ”

    这次的展览太值得来看啦,大型装置艺术现场充满着神秘,未来感,带互动的装置艺术,布满电线的大型空间,表现性极强的线条...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万物由心

    万物由心。心存,则万物生;心灭,则万物灭。心静,则万物静;心乱,则万物乱。相由心生,境由心生,爱由心生,福由心生。...

  • 天道衍生万物,万物归宗。 乾元至哉,一生万物,万物生一,一生万息,万息生世界。 修德修心,修心修行。 一生万物...

  • 万物生.心生万物

    壹心理第二届心理学创新峰会感悟 为期两天的峰会就这样结束了,但仍意犹未尽,乐此不疲地整理着自己两天的积累,对...

  • 佛家经典语录,照亮你的内心!

    命由己造,相自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随心、随性、随缘;无妄、无怖、无忧。...

  • “心”生万物

    自2017年6月陆续接触实用心理学以来,回望这一路过来,虽没有理想当中的那么和谐和美好,但比前两年,遇到一些事情的...

  • 《心生万物》

    无水,入耳十里蛙声 无月,闭目浮光万顷 无镜,回眸丽影惊鸿 无花,细嗅暗香浮动

  • 心生万物

    安住于当下 时时刻刻观呼吸 平和,内敛,吸收 落日余晖 心中的太阳 责无旁贷 心生感恩 阿弥陀佛

  • 心生万物

    盈盈数朵兰花间 细雨绵绵春水闲 岁入清明东风老 人生半百不由天 岁入清明东风老,人生半百不由天——岁入清明属于暮春...

  • 心生万物

    心有万千情绪,心中广阔天地。 心生念起念落,心怀凌云壮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随物生心,心生万物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zr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