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无新事,何况是流量越来越不值钱的年代。
我们总是被推着走,一边走一边忘。
两年多过去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求职青年李文星。或者当初信誓旦旦认为Boss直聘必将被取代,以及希望它被取代的人,是否还记得自己的愤怒。
确实应该愤怒,毕竟在正常的社会形态中,人命大过天。所以我们在愤怒之余也难免不安: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哪怕只是互联网招聘这个小世界。
(李文星,图片来源于网络)
珍妮特·温特森在《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里说,不能改变的其实仅仅是历史,而历史,常常是否认过去的一种办法。否认过去,就是拒绝承认它的完整和真实。修正它,强迫它,让它运转,榨出它的灵魂,直到如你所愿。
1
时间跳回2016年,李文星事件前一年,或许悲剧的引线早就已经埋下。
那年初,许多公司或许年味还没散尽,各大招聘平台之间早已充满了浓烈的火药味。
本就紧张敏感的氛围因Boss直聘App莫名奇妙从App Store下线彻底引燃,爆发。Boss方将矛头直指竞争对手拉勾网,经过几轮battle甚至报警起诉之后,拉勾网以其董事长许单单的名义回应并道歉,称是其一名员工通过黑客技术所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嗯,至少依然说明了得技术者得天下。
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一时瑜亮的拉勾网陷入沉寂,Boss直聘最终凭借道义上的先天优势收割了许多资源,以及路人缘。
随后Boss直聘在其产品功能上直击面试痛点,省掉HR的中间环节,让老板直接和求职者像微信一样聊天。
同年7月,Boss直聘召开两周年媒体沟通会,其创始人兼CEO赵鹏正除了宣布完成第五轮融资之外,他还特别提出了一个独创的英文单词——Direcruit。在赵鹏的解释中,“Direcruit = Direct + Recruit”,换成中文也就是所谓的“直聘”。
到了8月份,Boss直聘发布数据:平台注册求职者数量已达1065万,注册老板人数181万,每日在线职位183万。通过这些数据,Boss直聘完成了由华映资本领投的C1轮及高榕资本主导的C2轮融资,C1、C2两轮融资共计2800万美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互联网招聘领域,一时风头,无出其右。
但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在跟老板谈,可能老板自己都不知道。
知乎上曾经有人提问,用Boss直聘不小心给现在的老板发了一条信息,请问她能看到吗,该怎么办?有人回答,Boss直聘里不都是boss,就像老婆饼里不一定有老婆。
好吧,不用在意这些细节。反正那一年Boss直聘因为拉钩网的技术事故成功超车,又因自身的技术创新更进一步。
2
技术驱动是Boss直聘的龙骨,被清清楚楚地写在了员工守则的第一条。
对技术的执念,甚至可以追溯到创立之初。2014年4月,在搜索和推荐这两个选项之间,Boss直聘选择了后者。
执念让人进步,也容易让人迷失。说得文艺一点,梦做得多了,会被那个梦复仇。
互联网里日子快,顺境尤其快。
2017年转眼而至,一切看起来都很好,直到李文星事件陡然发酵。
5月15日,毕业一年的李文星在Boss直聘上找工作,5月19日,他收到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聘用通知函。他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然后只身一人落入天津静海的传销窝点。7月14日,他的尸体在天津静海区的水坑里被发现。
就像陕西青年魏则西一样,李文星也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将一个黑暗的现实角落呈现到我们面前。
仍然是7月。
TalkingData的监测数据显示,招聘行业老牌巨头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的用户活跃率分别为21%和14%,而成立刚满三年的Boss直聘在这个数据上已经追到12%。
(图片来源于网络)
8月3日夜,北京大雨,Boss直聘办公室灯火通明,全公司连夜上线安全审核系统,道歉,赔偿,针对性措施,而这一次,道义站在了Boss直聘的对面。
3
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在线招聘领域依然暗流涌动,新人要上位,老兵不卸甲,人们也越来越习惯在各大求职App上找工作,招员工,那么互联网招聘的环境变好了吗?
MobTech在2019互联网招聘行业研究报告中总结:
1. 互联网求职招聘市场规模: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互联网求职招聘市场规模一路走高,各求职平台的下载量在增多。
2. 综合招聘领域:智联招聘与前程无忧稳居第一梯队,双方难分高下。
3. 垂直招聘领域:模式多样,Boss直聘与猎聘是典型代表。
4. 社交招聘领域:领英更能吸引高收入高学历用户,脉脉用户忠诚度更高。
5. 在校生招聘领域:实习僧与应届生求职用户规模差距小,秋招季应届生求职用户增长快。
(图片来源于“报告研究所”)
市场规模一路走高、各类求职平台层出不穷是变好的征兆吗?我希望是的,但这显然只能说明找工作是刚需而已。诛心一点来看,说明失业的人在增多,大家的日子不好过。
而且我们都知道,规模越大,越容易出乱子。
多年前腾讯科技记录了一项搜索数据,在微博上搜「招聘网站名字+骗子」,智联招聘的搜索结果是241条,58同城331条,前程无忧94条,拉勾网32条,中华英才网31条,BOSS直聘22条。
李文星被卷入传销组织后死亡,只是这些案例中的极端。
一直以来,招聘行业成为虚假信息重灾区并不是新闻。你随时打开微博或者各类搜索引擎,输入互联网招聘被骗的关键词,弹出来的结果依然多到看不完,到处都是被骗的小年轻。
没办法啊,大众无法停止找工作,企业无法停止招聘,我们除了一再告诫年轻人在找工作时注意安全外,剩下所能期待的似乎只有这些招聘平台的审核机制与社会责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消息是,李文星求职事件之后,身份审核等机制在各大求职平台确实得到了改善。2017年8月之后,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考验各大招聘平台审核机制的经历。
坏消息是,他们究竟对平台监管的漏洞补足了多少,又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并无太多细节公布,似乎也没有义务公布。而人们也很难对某一事件报以持续不变的关注度。
事情到这里,几乎成了一个黑色幽默。
公众希望能在一个安全诚信的环境里找工作,而招聘平台有苦说不出,咱也不是警察,没能力鉴别每一个坏蛋,更何况还要忙着挣钱发展,以免被后来者拍死在沙滩上。
到最后,结果依然只能是找工作的人多长点心眼,并衷心希望对面看不见的面试官是个好人。
4
情况或许会更复杂一些。
我国在线求职招聘行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三大巨头相继成立,互联网招聘头一次在国内有了声响。之后十年,网络招聘乘着互联网东风扶摇直上,拉勾、Boss、猎聘等网站涌现,以垂直互联网的角色扎进在线招聘行业。04年,中国网上招聘的市场规模仅为5.5亿元左右,14年后,这个数字达到了91.2亿元。
随着媒介传播方式的变化与革新,一定会有更多的招聘形式出现。
今年九月,小美科技旗下产品抖聘以短视频面试的方式获得数百万美元的融资。五花八门的场景与情节制造着前所未有的视听密度,这一切让短视频招聘看上去生机盎然,前途可观。这是招聘行业目前所能抵达的最开放、也可能是最混乱的领域。
开放,混乱,简直就是起飞的温床。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几乎是所有社会性互联网公司需要面临的抉择。
它们从人们切实的需求出发,为解决某类问题而生。为了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活下来,它们手段尽出,高速运转然后急速膨胀,最后因发展太快导致准备不足,安全事件频发,直到危及人们的生命。
这样的例子这几年不要太多,所以问题来了。
在改变业内形态甚至人们生活方式的大手段下,它们是否能时刻保持自省。在迅速得到财富人脉与社会地位的大成就下,它们是否能保持清醒。
当一名陌生人闯入它们缔造的世界不幸失去生命时,它们是否依然觉得人命比天大。
关于答案,我们不得而知。一枚硬币,有人选择正面,有人选择反面,有人想把硬币立起来。
但我们总说,正义不会缺席。
当然不会。
可惜正义真正降临时,事情往往也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而且关于正义,你有必要知道,正义的第一条件不是正确,是强,所以正义必胜。
所幸,这世界上强人很多,好人也不少,那么这个世界正在变好吗?
这同样是一个天问。
凡是有鸟唱歌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作响。
我们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