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獲利主要是來自放貸差,而放貸差的背後是利用規模、期限和風險轉換的功能來實現。
規模是指可以有效收納零散的資金,然後打包在一塊貸給有需要的人,使得貸款人不需面對眾多零散的資金,只需面對銀行就好。
而銀行也可以整合資金需求的期限,面對不同的期限、給予出不同的方案,將期限間的落差給禰平。
最後,銀行承擔了信用的風險,使得放貸都不認識的陌生人都能得到保障,使得交易風險下降。
銀行透過上述方法來取得放貸差,賺取利潤,而在中國的黃金十年裡,因為存款利率低,但大家資金的需求高,道致放款利率節節飆高,因此使得銀行界在這十年有著極好的榮景。
而現在互聯網興起,其中的互聯網巨頭也踏入銀行界,像中華電信、Line紛紛搶奪網路銀行的牌照,而這個前景如何,我是認為無法取代傳統銀行的角色,但對中華這擁有最多客戶數和據點通路來說,前景可期,加油: )
网友评论